《雨天 炎天:希腊、土耳其边境纪行》:
船到达菲尼港。从远处看,不过是个到处可以见到的普普通通的希腊港口。但随着距离的拉近,开始三三两两看见若干不普通之点。因是女人禁入之地,说理所当然也是理所当然,可是一个女人也没有的光景就在眼前的时候,还是产生一定的感慨。港口四周聚集着数百之众,无一不是男人,而且半数以上是僧侣。所以,整个光景黑压压一片。这就是说即将进入圣域。
还有一点——作为夏季的希腊极为罕见——没发现像是外国游客的人影。既没有胖得可观的德国夫妇,又没有背囊上缝着加拿大国旗的快乐游客。当然,旅行者模样的人还是不难找见的(他们是乘三十分钟以前的渡轮先一步到达这里的),但差不多全是希腊人,而且全部身穿十分朴素的——换言之,即平均线上的希腊人式的——服装。他们是从希腊各地远远赶来这神圣的大本营朝觐的善男们(没有信女)。
占人群主流的僧侣们全部身穿叫做“拉索”的那种肥肥大大的希腊正教僧袍,头戴呈生日蛋糕形状的圆筒帽,而且统统留着长胡须。对希腊正教我所知无多,不过剃须大概是有违教义或有违什么。头发也都很长,像发髻那样紧紧束在脑后。这副模样的僧侣在希腊各地屡见不鲜,但目睹如此密密麻麻聚集一处却是头一遭。而且有趣的是,仔细观察之下,所穿服装所携物品各有微妙差异。里边甚至有顽固不化的所谓武斗派僧侣,他们身穿破烂得不成样子的拉索,腰间缠一条粗麻绳,肩上搭一个俨然游方僧背囊那样的口袋。说清楚点,较之僧侣,看上去更像乞丐。而一转眼,旁边又有整齐穿着仿佛从洗衣店刚刚取回的全无褶痕的拉索、手提公文包、戴着太阳镜的新潮雅皮士僧侣。以此二者为两端,其间又浓淡不一地散着形形色色的僧侣。真想把他们聚在一处按顺序排成一列。
同一宗教,而且是在如此狭小的半岛之中,僧衣何以存在如此差异呢?我难以理解。
不但整洁或脏污这点,而且拉索的颜色也一件件大不相同。从浅灰到深紫以至漆黑,大凡颜色一应俱全,众彩纷呈。不知是每座修道院各有不同,还是地位和职务造成的差异。我很难判断。莫非僧侣之间也有贫富之差7也有赶时髦的和不赶时髦之人,也有武斗派和温和派7这东西一一琢磨起来也琢磨不出个究竟,心想反正就是那样,如此不了了之。
反正就是那样。
不过这点也是后来才明白的。实际上他们是各不相同的。他们因其所属场所或生存方式而迥然有别。阿索斯便是这样能够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做法的地方。所以,他们的打扮各所不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下到达菲尼港,首先有个类似护照管理那样的地方。把护照放在这里,然后去首府卡里埃。卡里埃有个阿索斯山事务局那样的机关,在此进行入境审查,审查完毕发给停留许可证。没有这许可证就不能在阿索斯山走来走去,相当严格。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