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之根:经济学博士的<论语>笔记》:
《论语》虽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但今天国人之对待《论语》,却不及外国人对待《圣经》。在基督教的世界里,《圣经》几乎是每个家庭藏有一本,时时翻阅;而星罗密布的社区教堂,则有专职的牧师或神父讲经布道,宣传《圣经》的教义。在中国,有多少家庭存有一本《论语》?又有多少人认认真真地通读过一遍?这本对我们先辈、我们自己和我们周边的人影响如此之大的书,我们却了解得如此之少,既令人汗颜,更令人遗憾!一年来,笔者利用闲暇时间,把《论语》从头到尾抄录了一遍;在抄录的过程中,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有所乐。我真切地感受到,《论语》所记述的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关于个人道德、家庭伦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智慧,大部分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极强的教育和借鉴意义;而其中包含的社会管理和政治思想,通过创造性转换,也有许多内容可以指导我们的工作。这里,笔者以一个现代读者的身份,从一个国学门外汉的视角,不受学术论文的刻板拘束,抛开高头讲章、故作高深的心态,把研习《论语》的新鲜朴素的感受和大家交流和分享。
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珍视家庭、族群、情感,那么重视道德、礼仪,那么鼓励好学、上进?从《论语》中,这些问题似乎都可以找到答案。当我们在组织里崇尚忠诚,在人际交往中崇尚诚信,在家庭关系中崇尚孝道的时候,当我们称颂圣人、君子、仁人、志士的时候,当我们激励人时说“三十而立”、“不怨天,不尤人”、“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当我们夸奖人时说“后生可畏”、“文质彬彬”、“成人之美”,当我们提醒人时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思而后行”、“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乱大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我们批评人时说“饱食终日”,当我们安慰人时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既来之,则安之”,当我们推脱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我们坚持时说“当仁不让”,当我们拒绝时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当我们劝架时说“和为贵”,当我们随意时说“无可无不可”,当我们愤怒时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朽木不可雕也”、“愚不可及”,当我们蔑视时说“色厉(而)内荏”,当我们大度时说“以德报怨”、“既往不咎”,当我们豪迈时说“割鸡焉用牛刀”,当我们旷达时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当我们说自己忙得“不亦乐乎”时,当我们学习“察言(而)观色”时,当我们追求“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尽善尽美”(尽美矣,又尽善也)、“诲人不倦”、“不耻下问”的境界时,当我们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语,寝不言”时,当我们劝诫别人不要“道听(而)途说”、“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时,实际上,这些时候我们都是在说《论语》,尽管语境或已变迁,语义或已转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