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帝国之后--21世纪俄罗斯的国家发展与转型/新华国际政治精品文库
0.00     定价 ¥ 3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6615034
  • 作      者:
    (俄)德米特里·特列宁|译者:韩凝|校注:左凤荣//张光政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超级畅销书《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姊妹篇,
  权威系统地勾勒今日俄罗斯国家发展与转型的路径选择!

展开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特列宁,1972—1993年间在苏联和俄罗斯军中服役,任职经历丰富,包括苏军驻波茨坦的外交联络官和美苏日内瓦核裁军谈判代表团成员(1985—1991年),还曾在军事学院的战争研究所任教(1986—1993年)。从1993—1997年,特列宁先后在北约防务学院和位于莫斯科的欧洲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现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莫斯科中心的主任。特列宁先生著述颇丰,编写了一系列有关俄罗斯政治与安全问题的书籍和文章,其中包括《让俄罗斯回到正轨》(Getting Russia Right),《俄罗斯动荡的边界:后苏联的俄罗斯中的车臣因素》(与阿列克谢·马拉申科合著)(Russia’s Restless Frontier: The Chechnya Factor in Post—Soviet Russia)和《欧亚的终结:地缘政治与全球化之间的俄罗斯》(The End of Eurasia: Russia Between Geopolitics and Globalization) 。
展开
内容介绍
  与格鲁吉亚的战争以及与乌克兰和其邻近国家的紧张局势,让俄罗斯势必要巩固它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特殊利益区”。基于这些起伏不定的局势,人们对俄罗斯与其邻国的关系以及地区局势稳定的前景提出了质疑。
  在《帝国之后:21世纪俄罗斯国家的发展与转型》一书中,特列宁提出俄罗斯需要放弃在后苏联的空间建立一个排他性的权力中心的理念。像其他前欧洲帝国一样,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个全球性的国家,并成为更广阔的国际社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特列宁对俄罗斯的愿景发生了改变。一个开放的欧洲太平洋国家在发挥软实力的影响和实现与前加盟共和国的完全和解方面是一个有价值的概念。尽管对此或许显得过于乐观,但特列宁也警告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替代的选项并不是一个新版的帝国,而可能是在国际舞台上最终走向边缘化。

展开
精彩书摘
  导论:浴火重生?
  像其前身俄罗斯帝国一样,苏联也是突然崩溃的,无论是其国民,还是外部的观察者都始料不及。将其与泰坦尼克号的突然沉没相比也未尝不可。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俄罗斯这艘帝国巨轮经受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最为强劲的风暴的考验,正当它驶入安全的港湾时,却突然沉没了。的确,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首次赋予其政治制度“人的面孔”时,苏联也以相似的方式走到了尽头。在两幅场景中,花费数百年时间构建起来的帝国大厦,一旦其最高统治者——1917年是沙皇,1991年是总统—改革者,对事态的发展失去控制,大厦便顷刻间倒塌。然而,两者产生的结果却不同:20世纪初期,帝国以另一种方式被迅速重建,四分之三个世纪后,帝国彻底崩溃。
  一部末落帝国的编年史
  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令人难以置信。1989年2月15日,苏联在阿富汗的最后一任指挥官格罗莫夫将军跨过喷赤河,来到铁路尽头,一座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小镇泰尔梅兹。公众所不知道的是,这位将军不是最后一位离开阿富汗的苏联军人。由加列耶夫将军领导的一个高级军官小组仍驻留在喀布尔,为纳吉布拉总统的政府提供建议,直到1991年他们才接到命令撤离回国。仅仅一年后,喀布尔落入“圣战者”组织之手。然而,当天新闻的主要内容还是绝对准确的:经历了10年的战争,官方统计付出了14354名士兵的生命后,苏联最终结束了对阿富汗的侵略。
  5周之后,苏联举行了第一次部分代表的自由选举,产生一个新的立法机构,即人民代表大会。令人震惊的是,苏联共产党的候选人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现叶卡捷琳堡)等主要政治中心都落选了。新的立法机构在5月和6月召开的大会被实况转播了两周。全国民众都像着了魔般地坐在收音机或电视机前收听、收看。我没有按计划给课堂上的军官们讲授地区研究,而是加入他们收听代表大会的实况转播。当时,萨哈罗夫——这位核物理学家和伟大的人权捍卫者——刚刚从流放地高尔基城(现下诺夫哥罗德)归来,正强烈谴责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主持会议的戈尔巴乔夫在位置上表示反对,但并没有中止他的发言。公开性给予了言论自由。萨哈罗夫在谴责莫斯科的阿富汗政策时,又细致入微地表达了对派往阿富汗的官员和士兵的尊重之意。这在课堂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同一年夏天,苏联帝国的东欧板块产生了严重裂痕。6月,波兰在结束军管后,在政治框架内实现了民族和解,迎来了二战后首位非共产党总理马佐维茨基。莫斯科对此表示默认。在位于斯特拉斯堡的欧洲理事会上,戈尔巴乔夫亲自呼吁在团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共同的欧洲大厦”,其实质是接受西方的价值观——萨哈罗夫曾为此呼吁多年的,他因此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被驱逐出莫斯科。
  与此同时,苏联国家内部也发生了分裂。4月,格鲁吉亚动用武力镇压了一场和平的游行,导致16人死亡后,局势仍动荡不安。此外,波罗的海三国数以千计的群众走上街头,手拉手抗议“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当年8月是这一条约签署15周年纪念。数天之后,摩尔达维亚也表示反对1939年苏联与纳粹德国达成的协议,并通过了一项法律将罗马尼亚语的地位置于俄语之上。在莫斯科,此前否认存在相关协议的声音消失了,并成立了一个由以不妥协著称的雅科夫列夫领导的真相调查委员会。
  然而,所有这一切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事件仅是为接下来发生的更具轰动效果的事件拉开了序幕。夏季晚些时候,苏联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堡垒,民主德国,受到了自1961年柏林墙修建以来最为强烈的震撼,数千名东德度假者聚集在了匈牙利,该国突然出人意料地开放了边界,让这些人逃到西方邻国奥地利。数千人包围了西德驻布拉格的大使馆,仓促间达成了一项协议——他们可以前往西方,但条件是他们必须象征性地乘坐火车穿过东德以表示在法律上被民主德国“驱逐”。苏联对此没有干涉。
  位于东柏林保守的共产党领导人正在准备庆祝“德国大地上第一个工农政权”成立40周年,对此大为震惊。当戈尔巴乔夫于10月上旬前来参加庆祝活动,清楚地表明不会再支持他们时,东德的共产党政权开始溃败。在苏联的军事镇压威胁消失后——自1953年镇压了一场工人起义后成为常态——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此起彼伏,遍布莱比锡、德累斯顿以及其它城市。获得了独立地位的东德共产党员们推翻了他们保守的领导人。屈于日益高涨的压力,柏林墙开放了。不到6周的时间,游行者的标语发生了一个细微变化,“从我们的人民”到“我们是一家人”,改变了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科尔计划在10年内建成统一的德意志联邦,当他的计划在11月下旬向外公布时,人们认为这脱离实际,毫无希望可言。德国却一往无前,毫不停歇,迈向了完全和快速的统一。40万苏联军队只是安静地呆在军营里。
  德国的示威者们既不孤立,也不乏援助,柏林墙倒塌的响声回荡在东欧上空。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天鹅绒”革命颠覆了亲苏的共产主义政权。在波兰,10年前由团结工会掀起的反共产主义浪潮再次复苏。只有罗马尼亚经历了严重的街头暴乱并处死了独裁者齐奥塞斯库和他的妻子埃列娜。其它地区的和平剧变,得到了苏联的默许,它立即承认了新政权。同时,除罗马尼亚,苏联仍在这些形式上的盟国驻有相当数量的军队:8。5万人在捷克斯洛伐克,5.8万人在波兰和6.5万人在匈牙利。
  ……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导论:浴火重生?
一部没落帝国的编年史
帝国解体的后果
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
帝国之后
界定后帝国
帝国的建设
20年之后
不再有统一的空间
第一章  从帝国走向后帝国
民众在想什么?
领土和边界.043
边界的调整
领土问题与新独立国家
内部矛盾
民族国家构建
经  济
国家制度
军事力量
国际地位
小  结
第二章  地缘政治与安全
俄罗斯对新独立国家的总体战略
西部侧翼
南部前线
东部侧翼
北部侧翼
小  结
第三章  经济和能源
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利益
贸  易
投  资
劳动移民
一体化
能  源
独联体国家向外部世界开放市场
小  结
第四章  人口和移民
人口危机
海外俄罗斯人的回归
外来移民与融合
反移民的情绪
“中国人来了!”
地区人口的脆弱性
“海外同胞”
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俄罗斯族人
向“外国人”发放俄罗斯护照
在异国他乡的俄罗斯族群
小  结
第五章  文化、意识形态和宗教
理念和意识形态
一体化落空
俄罗斯选择独处
渴望一个全球角色
历史问题
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分歧
历史的民族化
宗  教
语  言
小  结
结  论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