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家国情怀四十载:高满堂作品评论集
0.00     定价 ¥ 52.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220612
  • 作      者:
    袁缙村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高满堂现象应当重视,高满堂的创作追求值得研究。在我看来,在他的创作追求中有三点是特别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其一,平民中国梦的激情书写;其二,讲述故事的巧夺天工;其三,正确理念的执着坚守。

             ——著名文艺评论家 李 准

 

高满堂的创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视剧艺术提供了民族学理论研究的最厚实、最有价值的文本,高满堂的剧作充分体现了中国电视剧艺术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美学特色和艺术风格。

                                        ——著名文艺评论家 仲呈祥

 

 

满堂剧作的成就,缘于他真正做到了让艺术回归心灵。

我在这里讲艺术回归心灵,是说艺术回归创作者即艺术家的心灵自由。常常有一种号称为艺术家的人,裹挟着一种艺术,迷失在离家出走的歧路上,或者说逃离它所栖居的心灵,这种逃离,又常常是一种叛逃,有时候甚至是一群人的群体性叛逃。我们眼下的中国电视剧界就是如此。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曾庆瑞

 

总结高满堂的编剧艺术,需要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来认识。共性,是指高满堂所有电视剧编剧艺术的总体特征;个性,是指通过这些作品的共性来看高满堂编剧艺术的个性风格。他是一位自觉追求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剧作家,其作品中个体人物、同姓宗族,他们的命运史与整个中国社会历史主题有不可割开的紧密关联,他们不是拒绝而是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可谓是“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彰显。  

                        ——著名文艺评论家 阎晶明

 

 

  高满堂是一位勤奋多产的剧作家,也是一位正处在艺术生命旺盛期、逐步走向成熟的剧作家。当他的作品不断获奖,当他的才华不断受到赞叹,当他的名字越来越受到人们注目的时候,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但没有满足和陶醉,反而更加清醒,思想更为深邃。

                        ——著名文艺评论家 杜 高

 

 

 

 

 

 

 

 



展开
内容介绍

高满堂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编剧圣手”,其从事电视剧编剧艺术实践已四十年。四十年里,他创作了一千多部(集)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作品,深受中国亿万电视观众所喜爱。这部作品评论集是研究高满堂影视剧创作详实、全面的资料,是高满堂的创作价值从荧屏延伸向学术界的基石,具有长久的学术研究价值。本书收录了关于高满堂编剧艺术的研究文章八十余篇,分为“综合评论”和二十一个评论专辑,使研究者能更好地研究其创作的发展轨迹、风格演变和美学特点,业内的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等,都能从中获益。


展开
精彩书摘

满堂老酒能醉客

 ——综合评论专辑

以艺术的热情关注脚下厚重的热土,以体察人情的细腻视角贴近奋斗中的人民,从历史起伏和生活跌宕的交织中开掘正义、正气和正道所在,正能量就在其中。

 

 

书写民族主旋律 铸就平民大史诗

——高满堂编剧艺术研讨会发言摘选

 

2013年10月19日,天高云淡,金风送爽。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和大连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高满堂编剧艺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适逢高满堂从事电视剧创作三十周年。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夏潮,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孟祥林,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陈建文,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的领导等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张显主持,李准、仲呈祥、曾庆瑞、王一川等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对高满堂的创作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对高满堂电视剧的创作历程、艺术特色和作品影响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

我有一颗真诚的心

高满堂/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长

我在二十八岁时写了第一部电视剧,一转眼今年五十八岁了,写了三十年。今天中午的时候我姑娘给我打电话,她说:“爸,你在这次会议上千万别嘚瑟,千万低调再低调。”我老婆从英国给我打电话说:“高满堂,你一生最大的毛病就是收不住,到英国看看莎士比亚的故居,你什么都不是。”

是,我什么都不是,但是我有一颗心,与我们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患难,感受我们这个时代和共和国一步步艰难的历程。我想我的电视剧始终坚持几个原则:第一,真诚面对艺术;第二,真诚面对生活;第三,真诚面对观众。在这个基础上,任何一部电视剧都应该追求三个方面:一、追求大精神;二、追求大境界;三、追求大前途。

我还想说我们的电视剧应该保持四股气:第一股气是历史剧要有正气;第二股气是年代剧要有神气;第三股气是当代剧要接地气;第四股气是我们作家应该有志气。这些年我努力遵循这些原则,在自觉和不自觉当中一直努力着,一直坚持创作。

我想起三十年前,我的第一部剧要播出时,我妈妈就拿着电视报每家每户地敲门说:“你们一定要晚上八点看看我们家老二写的电视剧。”我们工人大院一共有六十多家,她挨家挨户地走了一遍。但是这部电视剧写得很不好,骂声一片,我当时不敢出门。我妈妈说:“孩子,你要出门,早晚得见邻居。”她一边劝我,一边和人家争执。当时有一个剧情,我在剧本上写一个角色身中数弹没有倒下,但是导演拍成了被机枪扫射还没有倒下。有一天,我听到我妈跟邻居吵起来。邻居说:“老高大嫂,你家老二最能吹,从小就能吹,现在还吹,七十多枪没有打死一个人。”我妈说:“你净瞎说,我家老二写得有道理,没打到要紧的地方,没有打着心脏。”最后我妈跟我说:“老二,我给你挣足面子,跟人家打架,但是以后别胡说八道。”

妈妈的这句话对我这三十年的创作有根本的指导意义,那就是说要尊重生活,尊重历史。对历史不敬、对古典不敬、对古人不敬的人,我永远不敬他。我们应该把民族的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百折不屈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高满堂的成功与启示

李准/著名文艺评论家

高满堂现象应当重视,高满堂的创作追求值得研究。在我看来,在他的创作追求中有三点是特别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其一,平民中国梦的激情书写。他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平民,但他们不是消极被动的芸芸众生,更不属于自甘沉沦的一群,而是民族命运的承载者,民族精神家园的坚守者和开拓者。在高满堂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曲折,主人公们都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都怀有一个用诚实劳动去争取美好前景的美丽梦想,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祖国的万里江山,无数他们的梦想追求汇成了伟大的中国梦的追求。他的几十部电视剧通过对众多平民中国梦的真实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种不懈的梦想追求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屡创辉煌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并激情呼唤着为实现民族复兴更大辉煌的当代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其二,讲述故事的巧夺天工。作为最大众化的艺术样式,电视剧要有个引人入胜的好故事,而高满堂正是一位少见的讲故事的高人。一是作品开篇不论是平地惊雷式抑或平平而起式,他总是很快就能把主人公的命运悬念和情感拷问推向极致,波澜迭起,层层推进,紧紧抓住观众的兴奋神经,吸引人一口气看完。二是善于从丰厚的生活积累中提炼出一连串出人意料的精彩细节,用充满生活质感的细节描写去支撑起戏剧冲突一浪高过一浪的强烈震撼力,既收到了戏剧冲突的极致化艺术效应,又与胡编乱造划清了根本界限。三是精心按照塑造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的需要结构剧情,努力把人物性格刻画和不同人物间性格碰撞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使故事和人物互相水涨船高,既提高了讲故事的审美品位,也使朱开山、周万顺等艺术形象深入人心。

其三,正确理念的执着坚守。高满堂坚信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不管文艺界刮什么风,也不管什么影视剧操作模式走红,他都不跟风,不照搬别人的创作模式,始终自觉坚持走深入生活的创作道路,坚持并拓展着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每接触一个新的题材,每着手一个新剧本的创作,他都首先在深入生活上下笨功夫,绝不搞闭门编造。

高满堂的电视剧创作并非无可挑剔。比如,如何更好地揭示一百多年中国发生的多次大变动的深广社会背景,以给主人公们追求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提供一个更厚实的历史舞台,在着力表达一个有意味的主题时如何防止顾此失彼,同一个题材续写剧如何能跨出更大的步子,这些方面都还存在着短板。

高满堂的高产与高明

向云驹/中国艺术报社社长

在最近二十年间,高满堂的创作一如井喷,不仅量大质高,而且以长篇电视剧为主,不仅题材跨度大,而且人物众多、主题多样、思想丰富;既不重复自己,又大多为原创性、开拓性创作,形成了自己成熟的电视剧创作风格和特色,他的创作也标志着电视剧特别是长篇电视剧创作方法和艺术样式的定型与成熟。

这个成熟在高满堂的作品中表现为:具有驾驭各种题材的艺术结构能力;每部长篇作品都能塑造出鲜明而生动的人物;既善于处理本土的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并使之来源于生活也更高出于生活,同时也善于处理跨地域或重大历史题材(需要丰富想象和虚构因素),使之再现和重塑历史;掌握了成熟的视觉语言、对话语言、形象语言,形成了符合电视剧创作规律的编剧方法与技巧,具有把控观众观看的剧情结构技巧;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超乎寻常的采集素材新编新创的创作能力;有思想的深刻与深度,讴歌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时代的发展与潮流有清醒的判断与认识;爱故土、爱人民、爱祖国,与人民情感相通,为人民树碑立传。

高满堂的电视剧创作有三个节点,可以反映他的创作走向和风格形成的原因。

第一,中短篇创作是大批量高质量长篇创作的奠基仪式。高满堂电视剧创作中有为数不多的中短篇电视剧,这些作品形制相对短小,情节相对集中,人物一般较少;主题主要揭示一个时期的社会热点,比如《午夜有轨电车》反映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持续不退的出国潮,以工业遗产有轨电车象征时代变革及其阵痛,质疑出国潮的意义;带有鲜明的“文学化”痕迹,既有浓浓的思考、思想、思辨韵味,也有形象较弱、画面不够好、语言过多、情节与冲突张弛随意的不足。

但是,从中短篇入手,从现实题材发端,从文学性出发,也形成了高满堂的后期长篇电视剧创作的优势和特点:善于塑造人物,具有报告文学一样的驾驭各种题材的能力,创造出电视剧艺术的形象不离思想、思想寓于形象的美学品质。这种创作特色在《温州一家人》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第二,《天大地大》标志着高满堂编剧技巧的高度。这部作品具有高满堂创作的各种要素、元素、因素,两个男主角既是一对冤家,又是互不可离的抗日英雄,他们的家族史、抗战史亦庄亦谐,一波三折。对侵华日军的描写也别开生面,触及一个罕见的角度:文化侵略与武力征服互相配合,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侵略军的形象。这部作品充分展示了高满堂的艺术发现力和创造力。他的《家有九凤》《真情错爱》《北风那个吹》《山里红》《大工匠》《钢铁年代》等作品,都展示出他对某一类题材素材所具有的独到理解力和艺术表现力。

第三,大地的史诗与时代的画卷。在高满堂电视剧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写东北这片神奇土地的人、事、史。一开始,这只是表现为普通可见的作家对自己身边人和事的关注,是一种常见的创作现象。以后,这种写作与表现逐渐强化,逐渐扩展为具有人文地理和创作生态的文化理念,直到明确意识并自觉转化为一种创作的地域性追求。以《闯关东》三部曲为标志,高满堂的电视剧创作将历史史诗化的艺术追求彰显突出到极致。一部东北史就是一部中国历史的浓缩,东北人的命运也是中华民族的命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