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云 系列之(1):乱世枭雄》:
正是人生中的这段经历直接导致了朱元璋独特的个性性格的形成。那么朱元璋的个性性格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究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朱元璋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大家知道朱元璋青少年时代,父母双亡,兄弟离散,各奔天涯,没有倚靠,四处流浪,可谓极度缺乏关爱。这些说明了什么?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状况。传统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孩子成长阶段,对于女孩子我们应该更加呵护,给她们更多的关爱,而男孩子则应该培养他独立自强的性格,不要太多的呵护。然而当代美国心理学家的最新一项研究发现,事实恰恰相反,比如在小孩子最初成长阶段,男婴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爱与呵护,就会哭闹得特别厉害,会强烈地表达出他的关爱需要;而女婴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却是吮一下自己的手指头,噘一噘小嘴罢了。如此说来,男人在成长中更需要关爱,而女性需要的程度则相对缓和一点。从这样的研究进行推论,由于朱元璋在最需要父母亲情关爱的时候独自流浪,生活无着落,没有情感依靠。于是性格中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孤僻型、暴力型,甚至带有攻击型和破坏型的倾向。这种性格的人如果生活在太平之世,很可能成为沉默寡言而脾气暴躁的施暴者;如果碰到天下大乱,他很可能就参加了暴动和起义,进而成为一方的领袖、战胜者;但同时可能留下了巨大的心理潜影。
第二方面,朱元璋的性格特征、心理潜影是与他的人生经历、社会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
首先我们从经济地位来看,朱家几代人都是打工者,经济条件很不好。因此说朱元璋自幼就是在极度贫苦状态下长大的。这么一来,朱元璋的潜意识里就渴望在未来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所以他一旦掌握了政权,就会竭尽全力地建设自己所向往的那种社会秩序。反映在大明帝国的治国过程中,他不仅自身非常节俭,而且严格要求他的文武百官养成廉洁勤政的作风,他设立严刑酷法,坚决治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同时朱元璋在制定治国政策时贯彻了抑强扶弱之精神。他认为,一个王朝之所以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异悬殊,关键就在于富民豪强剥削穷苦百姓。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潜影,我们不难看到,在大明帝国建立前后朱元璋推行了“均工夫”“均徭役”和迁徙豪民等一系列非常治国措施。(《明太祖实录》卷30;卷36;卷54;卷98) 其次,从社会地位来看,朱元璋出身于社会的底层,曾经被抛到了社会的角落,加上他长相奇特,没有什么优势可言,青少年时期又缺乏亲友的关爱,所以他的内心是极度的自卑、敏感、多疑甚至是冷漠。
有读者可能不同意我的这种说法,为什么说朱元璋没有朋友呢?汤和不是他的朋友么?此言差矣。那些都是朱元璋儿时——也就是童年在凤阳时的朋友,17岁之后流浪的这些年,他无依无靠,到处漂泊,哪来什么亲友的关爱?而正是这个年龄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时刻。由此非常的经历和非常的社会地位造成了朱元璋孤僻、乖戾的心理潜影,外在的表现最为典型的就要数朱元璋创造出剥人皮等治贪方法。而极度低下的社会地位一定程度造就了朱元璋极度自卑的心理潜影,它的外在表现就是极度的自尊、极度的敏感,怕别人背后说他的不是,更怕别人看不起他。反映在明初的治国进程中,朱元璋往往望文生义,屡兴文字狱,等等。(【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明初文字之祸》卷32) 再次,如果从个人经历来看,朱元璋的个人经历可以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那就是漂泊不定。生活长期动荡的人往往内心极度渴望安定。因此,当朱元璋登上权力巅峰宝座时,他时刻警觉着周边是否有不安定的因素,一旦发现就立即将它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我们不难看到,洪武年间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都成了潜在的不安定危险分子,因此大杀功臣也就在所难免了。除此之外,朱元璋还要致力于大明帝国的社会安定,消除社会中隐存的不安定因素。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开国后朱元璋下令在帝国各个村庄——类似于今天的街道社区和自然村,建起旌善亭制度和申明亭制度——有一点类似我们20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黑板报。他规定在旌善亭和申明亭里面常常更新公示栏内容,好人好事,坏人坏事,都要写在上面,让大明帝国的老百姓能够自觉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习惯,由此带来社会的安定祥和。可以说,洪武年间民风古朴,百姓安居乐业,是为人所称颂的。(《明太祖实录》卷72;卷147;卷172) 第四,思维定式。自小穷苦,再加上8年的乞讨流浪生涯,让朱元璋深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可以说他的“执政理想”中有相当的成分——要建立人人有饭吃的大明帝国。比如,他积极倡导,招徕流民,实施屯田,修缮水利,推行粮长制,等等。但实际上朱元璋更多的是承继中国传统社会比较保守的思维与理论,以农为本,重本抑末。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