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
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源自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是《论语》,道家思想的代表著作是《道德经》。这两种传统文化对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就是说,道理或真理是可以知道的,是可以说得出来的,但不一定是平常说出来的道理。联系到翻译理论上来,就是说:翻译理论是可以知道的,是可以说得出来的,但不是只说得出来而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空头理论,因为实践是检验_切真理或理论的唯一标准。这就是中国学派翻译理论中的实践论。其次,联系到文学翻译理论上来说,文学翻译理论是可以知道的,但并不是大家常说的科学翻译理论。因为科学可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自然科学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社会科学却或多或少要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这就是说,自然科学是因为正确才得到承认,而社会科学往往是得到承认才算正确。例如领海问题,距离一国领土若干海里的海面和海底都算一国的领海,因为得到国际公认,所以这个理论是正确的;但如果国际公认改变,领海的范围也就改变了。因此社会科学是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文学翻译理论的客观性不同于自然科学理论,而接近社会科学中的人文学科的或艺术的理论。因此,文学翻译理论不能算科学理论(自然科学),与其说是社会科学理论,不如说是人文学科或艺术理论,这就是文学翻译的艺术论,也可以说是相对论。实践论,艺术论,相对论,都是文学翻译理论中的认识论,源自老子《道德经》的前六个字。后六个字“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事物是可以有个名字的,但名字并不等于事物。应用到文学翻译理论上来,可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原文的文字是描写现实的,但并不等于现实,文字和现实之间还有距离,还有矛盾。第二层意思是译文和原文之间也有距离,也有矛盾,译文和原文所描写的现实之间,自然还有距离,还有矛盾,这就排斥了译文和原文完全对等的可能,但并不排斥译文和原文所描写的现实之间的距离或矛盾,可以小于原文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或矛盾。因此译文应该发挥译语优势,运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来和原文展开竞赛,使译文和现实的距离或矛盾小于原文和现实之间的矛盾,那就是超越原文了。这就是文学翻译理论中的矛盾论,优势论或优化论,超越论或竞赛论。文学翻译理论应该解决的不只是译文和原文在文字方面的矛盾,还要解决译文和原文所反映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这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
至于翻译的本体论,罗新璋在《翻译论集》第1页上提到唐代贾公彦给翻译下的定义:“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罗新璋解释说:“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换易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并不变更所传递的信息,——以达到彼此沟通、相互了解的目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