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近代风雨(一本书读懂近代文明)/全民阅读中华文明史系列
0.00     定价 ¥ 3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802568358
  • 作      者:
    编者:姜越
  • 出 版 社 :
    群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厚重精美的青铜器、古朴的陶器、色彩亮丽的漆器、五彩缤纷的瓷器、温润的玉器、典雅的家具,美轮美奂的丝绸刺绣。群言出版社的这一套中华文明史图书系列图书,简明通俗、图文并茂。全套图书共10册,全系列共10册,分为《青铜时代》、《鼎盛春秋》、《秦风汉韵》、《梦回隋唐》、《魏晋风流》、《漫话宋元》、《细说明朝》、《大清之风》、《近代风雨》、《大国复兴》。因为古代文化是现代生活中优雅、有情调的生活方式。很适合做为中小学生普及文化知识的读物,也很适合起步阶段的收藏爱好者补充文化知,更可做为外国朋友学习了解中国文明及中国历史的教材。

中华文明史系列图书推荐
《青铜时代》
《鼎盛春秋》
《秦风汉韵》
《梦回隋唐》
《魏晋风流》
《漫话宋元》
《细说明朝》
《大清之风》
《近代风雨》
《大国复兴》
《中华文明史套装全10册》
展开
作者简介
  姜越,江苏人,大学文化,长期从事文化事业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青少年心灵绿茶”系列、“青春少年样样红”系列、“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著有《找对婆家嫁对郎》、《正儿八经地生活》、《顺势者昌》等。现供职于北京图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中国对西方文化的逐渐了解,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不断渗入,在近代的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新旧文化的冲突、交融、革新。近代中国门户大开,外洋风雨,如潮来袭。交通、科技、金融等,成为中国文明发展的辉煌见证。本书以1840年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为近代史的起止上下限,从思想、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对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的文明印痕进行梳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一直是近代历史的主线,影响着近代文明的方方面面。
展开
精彩书摘
  《近代风雨:一本书读懂近代文明》:
  从1869年开始,从手工工场发展为以车床使用为标志的机器工厂,可以承造小火轮。在1894年前,手工工场通过这条道路发展为现代工业的比较少。三是由商人、华侨、买办、地主、官僚、钱庄主等拥有货币资本的人,投资设立工厂。这个阶段的私人近代企业,多数是通过这条道路产生的。最早的缫丝工厂即继昌隆缫丝厂,是华侨商人陈启源1872年在广东南海创办的。上海道道台聂缉架投资华盛纺织总局,可以说是地主、官僚在这个时期投资的一个典型。外国在华企业的高额利润,对已经积累起货币资本的富商大贾、达官贵人和地主宦绅,是一种强大的刺激。一些近代工业,如印刷业、制茶业、船舶修理业等,是模仿外资在华企业而建立的。
   早期投资于近代工业的私人资本,绝大部分是由地租、商业利润、买办收入、高利贷利息等转化而来的,属资本原始积累性质,也有一部分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中资本主义性质利润的转化。就已经投资于近代工业的人来说,近代工业不仅不是他们经营的惟一场所,甚至也不是他们中多数人经济活动的重点。在这些企业中的投资,只是这些人财富的一部分,他们的另外一部分财富,则用于购买土地,经营钱庄、商号、典当,用于附股外资在华企业或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企业,用于捐个官衔,弄个顶戴、花翎,挤进官场。
   一些工矿企业招股的条件是其利润为资本的10%。在半封建的中国,只有保证私营企业的利润率高于投资地权所得地租收入和高利贷利率时,才有人肯冒风险投资于近代工业企业。所以,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少,规模小,大部分企业的资本都在万元以下。
  这个时期办的100多个私人资本企业中,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只有54家,资本总额480万余元。平均每家只有8~9万元。在工业部门方面,主要是轻工业,如缫丝、棉纺织、印刷、造纸、火柴、碾米、磨面等。采矿业中,以煤矿为主,其次为金、银、铜矿。由于资金薄弱,企业设备简陋,手工操作占相当比重,缺乏与外国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少工厂创办后不久就停业。
   机器缫丝是民族资本最早建立的近代工业之一。
  1872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用女工,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获得厚利。在继昌隆的带动下,南海、顺德两县的缫丝业蓬勃兴起,到1881年已有10个工厂,缫车2400架。到19世纪90年代初,广东缫丝厂发展到50多家,大厂雇佣工人达800人之多。1892年后,上海也出现了缫丝厂。1885年至1886年,严信厚在宁波首创通久机器轧花厂。1891年前后上海也出现了好几家轧花厂。1894年严信厚又扩建了通久源纱厂。1891年上海建成华新纱厂,朱鸿度则于1894年成立上海裕源纱厂。轧花与棉纺织业便首先在上海、宁波发展起来。
   此外,还有面粉业、火柴业、造纸业、印刷业等轻工业部门,而重工业部门则不是很发达。1866年出现于上海的发昌机器厂是近代第一家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它最初只是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的一家打铁作坊,资本仅200元左右,四五个工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造了第一艘小火轮,1877年兼造车床,到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多人工作的工厂。1866——1894年,上海、广州、天津、汉阳先后创办的机器制造厂共约20家,主要业务是船舶修造业,还有少数几家兼造轧花车、缫丝车等。此外,制糖、制药、玻璃、碾米等行业也开始使用机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实业商途——“求富自强”的工商业文明
中国近代工商业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下求发展,在此过程中受到了来自清政府、帝国主义、封建买办地主阶级的三重压迫。一些朝廷大臣开始认识到兴业救国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实业商途富国强兵,达到救国的目的。因此,在“经世致用”的思想下,出现了一大批的著名商人,通过官商合办的途径,形成近代社会的新型工商业文明。
近代资本工业的诞生002
官办民用工业文明005
近代造船与船政工业的发展009
近代商会组织出现015
“实业之父”:盛宣怀019
“红顶商人”:胡雪岩021
“状元实业家”:张謇023
扩展阅读  “一代船王”包玉刚027
第二章 中体西用——外弩内强的金融新体系
明朝中后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有些行业在鸦片战争前已有资本主义萌芽,以后在此基础上生长出资本主义工业,如丝织业、煤炭业、陶瓷业等。如果没有外国势力的侵入,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社会。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加速,这就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新兴民族资本030
多币并用的货币流通032
新式银行:通商银行036
“南三”“北四”财团039
“四行两局”金融体系041
“废两改元”的货币制度044
证券交易市场的出现047
扩展阅读:农村信用社049
第三章 民主科学——革故鼎新的思想文化文明
清代中叶以后,清代文学急剧滑坡,直到鸦片战争爆发,文学才发生新的变化。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约七十年间,中国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这一历史阶段,是封闭的中国社会被迫向世界开放、正面接触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时期。对中国的知识界来说,这种文明既是新鲜的和先进的,又是同殖民主义侵略及民族耻辱感相伴随的。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在黑暗中呼唤光明,呈现出革故鼎新的新局面。
“中体西用”思想文明052
中国自由主义之父:严复054
新文化运动与“毛泽东思想”的诞生058
反旧倡新“新文化”062
学贯中西:胡适066
文学巨人:鲁迅068
文化旗手:李大钊071
曾朴与《孽海花》073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075
扩展阅读  刘鹗与甲骨文078
第四章 兼容并包——建立教育文明新秩序
随着清朝统治的衰落和西方文化的渗透,旧的教育体制已经不能满足近代社会的历史要求,这一背景下,新的教育体制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新型学校拔地而起,成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摇篮。与此同时,一大批新思想的教育家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划时代的杰出贡献。
近代教育学的诞生082
废除科举制度087
“六三三”学制089
教会学校:英华书院091
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093
航海学校:南洋公学096
海军学校:水师学堂099
制造学校:船政学堂102
青年导师:杨贤江106
提倡“活教育”:陈鹤琴109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113
扩展阅读  马礼逊学校117
第五章 机械动力——近代交通文明大发展
近代中国门户大开,外洋风雨,如潮来袭。轮船、飞机、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不断涌入,促使中国交通工具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在这一时期铁路运输的大发展,成为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的辉煌见证。
交通规则的革新120
人力交通:黄包车124
水上交通:轮船126
航行之始:宝顺号128
陆地交通:火车、汽车130
航空交通:飞机134
铁路建设大高潮137
建立中国“铁道部”141
铁路先驱:詹天佑143
扩展阅读:钱塘江大桥147
第六章 巧借西风——近代科技与通讯文明的崛起
近代科学技术自19世纪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曲折过程。近代中国科技刚刚崛起,天文、地理、出版、印刷、邮电、电信等不同领域便在西风的吹拂下形成了崭新的气象。
近代报刊业崛起150
民营出版业出现153
引进凸版印刷术155
引进平版印刷术159
创建近代邮政业161
翻译家:李善兰164
地质学家:李四光167
气象学家:竺可桢169
清代科学家:徐寿172
扩展阅读:冯如与他的飞机174
第七章 融汇中西——欣欣向荣的书画艺术文明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古老的中国进入了近现代。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的绘画艺术经过匠师们长期的实践,使一度沉寂的清末画坛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近现代时期的中国画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输入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成了时代的主旋律。此时流派众多、名家辈出,大量优秀作品涌现。经过他们的艰苦努力,中国绘画艺术实现了由古典到近代、继而向当代的转变,并由此进入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更高境界。
推陈出新的画报文化178
“前海派”绘画文明180
“三熊二任”绘画文明183
“海派”高峰:虚谷185
“后海派”绘画文明187
岭南画派绘画文明189
“西泠后四家”的名手格调193
画坛巨匠:徐悲鸿195
艺术大师:齐白石199
扩展阅读:国立艺术院203
第八章 除旧迎新——东西交融的社会文明新气象
随着中国对西方文化的逐渐了解,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不断渗入,在近代的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新旧文化的冲突、交融和革新。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新旧礼仪的冲突和更新。从称谓到服饰再到娱乐活动,无不呈现出一幅除旧迎新、东西交融的景象。
近代称谓的革新206
握手礼仪的兴起207
“土布”“洋布”之争210
近代服饰千般秀213
独特的旗袍文化216
水乡服饰的万千风情219
近代学堂乐歌文明222
中国的“舞龙”226
民间游戏“嘎拉哈”229
近代茶馆文化231
扩展阅读  民间的庙会活动23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