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本经济缘何败给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可以说是强盛起来的日本向美国、向世界说“不”的时代。日本议员石原慎太郎和当时的索尼公司社长盛田昭夫,当年合著了《日本可以说“不”》。它说我们之所以说“不”是有理由的。
第一条理由,日本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当时的日本经济强大到什么程度呢?日本成为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大工业强国。世界500强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一半是日本企业,日本有人豪言我们可以将美国的华尔街都买下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句表达了日本气概的广告语更是风靡世界。
第二条理由,日本民族非常有经济精神,有集体主义精神,负责任,讲效率,非常重视质量和成本。
第三条理由,日本经济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理论实现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别的国家提出了理论,日本能把它变成技术;别国搞出了技术,日本能把它变成产品;别国搞出了产品,日本可以做得最好。如美国发明了电视,但是当时畅,’销全球的电视却是松下和东芝生产的。荷兰飞利浦发明了盒式录音机,又是日本的品牌卖得最好。德国发明了汽车、美国发展了汽车,但是还是日本人的汽车占了上风。
面对“日本可以说不”的态度,一部分美国人提议要警惕日本的崛起,警惕日本的挑战与威胁。也有许多人认为日本还没到可以对美国说不的时候,他们认为日本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欠缺,日本的狂妄态度是不可取的。
日本人根本听不进去美国的批评,石原慎太郎、渡部升一与小川和久又写了一本书说《日本就是敢于说“不”》,不料再次遭到美国人批评。他们随后又写了第三本书,叫做《日本还是敢于说“不”》。进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人再也不写书与美国人叫板了,因为今天美国和日本孰优孰劣已明见分晓。
我们比较日美在21世纪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领域的发展,比较在基因技术、基因工程领域的发展,乃至整个新型经济的发展领域,可以泾渭分明地看到日本彻底输给了美国。在全世界前50位领先的信息技术公司中,几乎没有日本的份。现在日本社会痛定思痛,许多日本人都说,日本迷失了20年。
日本和美国在经济上竞争了几十年,为什么现在落败了,为什么现在迷失了呢?这正像我在前面所说的:任何国家经济的发展往往都有两个阶段,即经济的稳定发展阶段与结构性变化阶段。从哲学的角度说,也就是量变与质变阶段。
经济相对稳定的量变阶段经济发展不是没有变化,而是没有本质的变化,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经济的结构性变化阶段则是经济发展的质变、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在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之所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重大的成就,其原因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世界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变化并不是巨大的,互联网这些彻底改变世界的新技术当时在世界上还不存在或不普及。正如美国人说的,日本在一个经济稳定时期把现有产品的质量做得最好和成本做得最低,日本经济的本质是精确经济。而精确经济的特点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在技术不变,产品不变,消费偏好不变的情况下,看谁的质量好,看谁的成本低,谁就能取胜,所以日本在经济相对稳定时期可以取得成就。但是今天,新技术革命出现、全球化形势突出,新一代消费者的偏好和老一代消费者的偏好有很深的代沟,人们需要有新的产品和服务。而美国经济的本质是转型经济、创新经济。美国人说得非常好:你能够做到的,我不做了,我要做的是明天市场需求的、你们没有看到的。日本做好今天,美国领先明天。所以,日本是工业化、自动化时期的精确经济,美国是信息化、知识化时期的转型经济、创新经济。
事实正是如此,当日本在实现高清晰度电视时,美国却在搞数字化;当日本在将VCD盘不断缩小成MD的时候,美国的公司却已经大量生产MP3。当年笔者去日本时发现日本人使用的传呼机非常精确和小巧,就向我们的两张电话卡那样厚。但是好景不长,当互联网出现之后谁还用BB机呢?我们还是听听尼格罗·庞蒂的经历,我们就能深刻理解日本败给美国的症结。
1992年,有几位富有前瞻性的日本人在讨论,电视的下一步应该朝哪个方向走?他们的结论是:更高的分辨率。他们认为电视从黑白转为彩色后,最重要的是如电影般的画面。于是在此后的14年间,日本人孜孜不倦地研究他们眼中的高品质电视(HiVisioil)。
我在1992年和日本首相宫泽喜一说过“高品质电视”没有前途,他很震惊;倒是撒切尔夫人听了我的建言。最后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否决了给高清晰电视补贴6亿美元的提案。欧盟(当时还称欧共体)1993年也决定放弃高清晰电视计划,迎接数字化的未来。
直到1994年,还算有些远见的日本邮政省放送行政局局长江山晃正提议日本应跨入数字世界时,日本的产业界领袖第二天群起而攻之,硬是逼着江山把话收回去。
我想,这一方面是日本缺乏远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在高清晰电视上花钱太多了,他们很难另起炉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