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是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的中原王朝,鼎盛时期疆域达1100多万平方公里,经济和军事规模位居当时的世界第一。大明王朝在明神宗朱翊钧之后开始走向衰落。公元1627年,朱由检继位,次年改年号为“崇祯”。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大厦将倾。崇祯十三年(1640),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分别在四川、河南击败明军,此后势头越来越猛。再加上关外的后金势力,双重压力下,大明王朝找不到一刻喘息的机会。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身亡,大明王朝宣告灭亡。
大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大明王朝的灭亡可以上溯至“万历三大征”。尽管在三大征之一的朝鲜之役中,明朝喊出了与汉朝类似的历史最强音,但是汉朝结束了与匈奴的百年大战,明朝则在50多年后灭亡了。
提起“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9个字,今天的人们依然会情不自禁地遥想那时的汉朝。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明朝也有一句类似的历史最强音——跳梁者虽强必戮!此语出自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平倭诏》,是其在明朝大军平定倭乱后,胜利回京的献俘仪式上宣读的,原句为“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意思是:振起正义之威武,奋起昂扬之斗志,世上所有跳梁小丑,无论貌似多么强大,最终必将得到审判和惩罚。
同样的豪情满怀,同样的激情澎湃。陈汤喊出历史最强音,南北匈奴一统。随着王昭君出嫁呼韩邪单于,汉朝与匈奴之间长达百余年的战争结束。而万历皇帝喊出这句历史最强音,大明王朝50多年后就灭亡了。
这是为什么?
其一,军费开支巨大,国库大为空虚。
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号称“万历三大征”。打仗就需要花钱,而朝鲜之役中的花费更是巨大,基本等于其他两役军费的总和乘以2,高达780万两。“万历三大征”的总花费突破1100万两,据统计,明朝万历年间的年度财政收入多在1000万至1600万两。但是“万历三大征”首尾相连,没有留给明朝喘息和休养国力的时间。尤其是朝鲜之役长达8年,大明王朝先后动用了四五万大军。《明史》记载,三大征后“国用大匮”,国库已经十分空虚。大明王朝军队长期执行的是朱元璋立国时制定的屯田制,为此朱元璋曾经颇为自豪地宣称:“我养活百万军队,没有花费老百姓一分钱。”如今,大军开赴朝鲜,原有的屯田势必长期撂荒。为了应付巨大的军费开支,朝廷只能不断加派赋税,横征暴敛,鱼肉百姓。
同时,皇室宗亲和官绅地主趁机大肆兼并土地,屯田制更加名存实亡。并且他们运用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逃避赋税。要知道,大明王朝最主要的税收就是田地税。皇室宗亲和官绅地主的做法,无异于对大明王朝的财政收入来了个釜底抽薪。
其二,精锐部队伤亡惨重,元气大伤。
在朝鲜之役的首战中,副总兵官祖承训亲率辽东铁骑中的精锐出击,因轻敌冒进,在平壤城下中伏,副将史儒战死,三千铁骑损失殆尽,祖承训只身逃出。
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