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族的复兴——从一个女人开始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河北省大名县,位于今天河北省东南部。“大名”这个地名诞生于公元前661年,也就是晋献公十六年,乃是掌卜大夫卜偃从“魏”字中解出来的,此事在《左传》《史记》中均有记载。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因该地曾属魏地,所以设立魏郡。又因曾是魏公子元的食邑,故而以元城名之。在魏郡元城的东北角,有个名叫委粟里的所在。何为委粟里呢?“委”是“抛弃”的意思,“粟”是粮食的统称。所谓“委粟”,就是不用交税粮了。一个不用交税粮的地方肯定大有来头,住在这里的不是皇亲也是国戚吧?在一处闹中取静的所在,坐落着一座壮观的府邸。这座府邸属于王氏家族。一个显赫一时,早已破落的贵族之家,此时既没有之前的荣华富贵,也没有后来的权倾朝野,正处于最失落、最尴尬的时期,看似家业不小,其实不过是强弩之末。那么,这个王氏家族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何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几十年后,王莽曾在《自本》中将祖先一直追溯到了黄帝,黄帝传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至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陈胡公的后人陈完避祸到了齐国,齐桓公以为卿,赐姓田氏。没想到竟“引狼入室”。经过十一世之后,田和控制了齐国,传了两代,开始称王。传到田建时,齐国为秦国所灭。到了项羽渡河救赵,田建的孙子田安前去投奔,被封为济北王。刘邦建立大汉朝之后,曾“站错了队伍”的田安失去了王位和封国,后因田荣造反而被诛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田家尽管失了势,仍旧是高门大户,奴仆成群,与寻常人家不同,被当地人尊称为“王家”。田家人听得入耳入心,索性就改姓“王”了。
田安的孙子王遂,字伯纪,文、景年间,住在济南东平陵,王遂生子王贺,字翁孺,曾做过武帝朝的绣衣御史。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穷兵黩武,横征暴敛,以至于哀鸿遍野,民怨沸腾,坚卢、范主等人在魏郡聚众起义。汉武帝对外不肯示弱,对内同样眼里揉不得沙子,要求全力剿灭,一个不留。绣衣御史们纷纷被派往地方,处置胆小懦弱、不作为的官吏。这些绣衣御史多为心狠手辣之人,如暴胜之之辈,堪称皇帝的爪牙。以至于株连者六郡,遭到诛杀者多时竟达万余人。唯有王贺宅心仁厚,对“犯错”官吏往往宽大处理。上级听闻此事,勃然大怒,以王贺渎职为由,将其免除了官职。王贺倒也相当豁达,曾自叹道:“我听说,救活一千人积累下的福报,就能让子孙得到封赏,我如今救活了万余人,后世必然兴盛。”王贺流年不利,不但得罪了朝廷被免了官,还跟东平陵的终氏结下了冤仇,故而迁到了前面提到的魏郡元城委粟里,建起了这座曾经很是壮观,如今已经陈旧破败的宅邸。在委粟里,王贺的运气有所好转,他行善积德,宽宏大量,颇受当地百姓的欢迎,被尊为“三老”。百姓们遇到什么争执或是麻烦,都请他决断、评理,一旦他提出意见,无不遵照执行。如今,王贺早已驾鹤西去,王家则日渐凋零,只剩下个空架子。王贺的儿子名叫王禁,字稚君,胸有大志,不修廉隅,沉湎酒色,经常抱怨生不逢时。虽然他继承了这座大宅子,但已经没了做贵公子的资本。在少年时就被迫学习了律法。在仕途上也不得意,成年后做了廷尉史。尽管官职很小,却遗传了祖先的风流潇洒和挥霍作风。几经沉浮之后,终于坐吃山空,捉襟见肘。当时风行男子多娶妻妾,王禁也不能免俗,除了正妻李亲之外,还娶了好几个小妾,生有多个子女。
目录
1 第一章 家族的复兴——从一个女人开始
14 第二章 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28 第三章 大司马之争
36 第四章 接手的是个烂摊子
48 第五章 跌入人生低谷
61 第六章 重返姑母身旁
74 第七章 秋后算账的日子到了
81 第八章 安汉公的崛起
96 第九章 成为皇帝的岳父
103 第十章 开始大清洗
113 第十一章 人臣的巅峰
128 第十二章 假皇帝
139 第十三章 一次大考验
146 第十四章 皇位在招手
157 第十五章 爱折腾的新皇帝
163 第十六章 费力不讨好的改革
173 第十七章 剑拔弩张的边境线
186 第十八章 肃杀的朝廷
196 第十九章 “为王者永无宁日”
209 第二十章 不断恶化的周边关系
234 第二十一章 沉迷谶纬之学
241 第二十二章 子孙也不省心
248 第二十三章 叛乱泛滥开来
254 第二十四章 天灾和人祸
265 第二十五章 决定生死存亡的一战
275 第二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284 第二十七章 悲剧的结局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