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历代中医文献中,对糖尿病的认识可追溯至上古?中古时期,卷帙浩繁,数以千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孕育萌芽期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糖尿病“消渴”?“消瘅”?“消中”?“鬲消”?“肺消”等不同名称的记载,对消渴病的论述散见于约14篇中,对消渴病的名称?概念?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则?预后及调摄方法等都分别做了论述?在病因方面,认为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等因素,与消渴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变篇》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在病理方面,指出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消渴发病的主要病理,如《素问?阴阳别论》谓:“二阳结谓之消?”书中对消渴的主要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形瘦等已有明确记载,《素问?气厥论》谓:“肺消者,饮一溲二?”“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灵枢?师传篇》谓:“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在治疗方面,强调指出消渴病人要禁食膏粱厚味和芳草?石药等燥热伤津之品,如《素问?腹中论》谓:“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并指出可用性味甘寒能生津止渴的兰草治疗?《素问?奇病论》曰:“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尤为可贵的是,古人已观察到在预后方面,已有根据脉象判断病情的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谓:“消瘅 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黄帝内经》对消渴的认识,是后代消渴理论发展的渊源,至今对消渴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学的发展阶段
1.隋唐时期(公元581~960年)——发生完善期
隋?唐建国之初的安定局面,给百姓带来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经济文化亦蒸蒸日上?影响所及,在糖尿病领域也出现了几度辉煌,《古今录验方》?《备急千金要方》更为世界医学作出了贡献?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消渴病诸候,凡八论?“渴利候”中不仅把握了消渴的主症——“随饮小便”,而且还阐明其病因病机:“由少时服乳石,石热盛时,房室过度,致令胃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得传制水液,故随饮小便?”认为消渴发病原因主要是服五石散,使下焦虚热?肾燥阴亏所致?巢元方还明确认识到消渴病易发痈疽和水肿等并发症,并提出导引和散步是治疗消渴病的“良药”,主张饭前“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以初步认识到体育疗法的重要意义?
隋唐间,甄立言《古今录验方》中,确立了糖尿病的定义:“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消渴病也?”他发现的患者尿有甜味,比德国生理学家Minkowski和VonMerin克1889年的发现早了1200年?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消渴第一》载论6篇?方53首,历数饮酒对糖尿病的危害,竭力告诫饮食起居是决定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
《外台秘要》一书集唐代以前消渴大成,它不仅保存了《古今录验方》中具有历史价值的稀世资料,而且还保存了《古今录验方》?《近效极要》?《崔氏》?《广济》?《文仲》等亡佚古籍中的消渴古方15首?这些古方中包括《近效极要》疗消渴方4首,《文仲》加减六物汤方,《广济》疗消渴麦冬汤方,《崔氏》疗消渴常服有验方?又方?疗消渴无比方等?每首古方中,几乎都以清热燥湿的黄连作主药,该不是偶然的巧合?
2.两宋时期(公元960~1270年)——鼎盛向荣期
宋代王怀隐等著《太平圣惠方》,其中有“三痟论”一卷,明确提出了“三痟”一词?谓“夫三痟者,一名痟渴,二名痟中,三名痟肾?”“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也者,痟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赤黄者,痟中也;三则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痟肾也?”至此之后,多数医家根据消渴“三多”症状的偏重不同而分上?中?下三消?王氏根据其证候表现?并发症和预后的不同,将消渴病分为十四种证候类型进行论治,载方177首,常用药物包括人参?花粉?黄连?甘草?麦冬?知母?地黄等?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关于消渴的论述中,分叙论?脉证?治法三节,阐明病机“精血走耗,津液枯乏”,把握主症“引饮既多,小便必利,寝衰微,肌肉脱剥?”脉证提挈消病纲领:“消病有三:曰消渴?消中?消肾?消渴属心,故烦心,致心火散蔓,渴而引饮?”治法载方26首,真珠丸?烂金丸?鹿茸丸为上焦燥热?气津两伤?阴损及阳而设?其立意之深,构思之巧,配伍之精,堪称上乘?
3.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流派争鸣期
金元两代,南北对峙,民族纷争,烽火不断,民不聊生,致使疾病滋生?蔓延?地域隔阂,病种各异,加上医者对疾病的认知不同,于是医学流派应运而生?刘完素的寒凉学派?张从正的攻下学派?李东垣的补土学派?朱震亨的滋阴学派的争鸣,被称为金元四大家?他们对糖尿病的见解,可谓各抒己见?
刘河间?张字和等发展了三消理论,提倡三消燥热学说,主张治三消当以清热泻火?养阴生津为要?刘河间《三消论》是阐述三消燥热学说的专著,可称为是中国第一部消渴病专著;他认为三消的病因病理系由“饮食服饵失宣,肠胃干涸,而气液不得宣平,或耗乱精神,过违其度,或因大病阴气损而血液衰虚,阳气悍而燥热郁甚”所致,对三消本证和兼证的关系论述精辟,认为“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或“虚热蒸汗,肺痿劳嗽”,并将本证与兼证的种种表现,皆归咎于“热燥太甚”,从而得出“三消者,燥热一也”的结论?他提出三消的治则是“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人身津液之衰”,推崇白虎?承气诸方,所创宣明黄芪汤,立意在于补肺气以布津液?刘河间论治,多偏于寒凉,补充发展了用寒凉药治疗本病的经验?刘河间的独到之见,受到张字和和李东垣的推崇和赞成?朱丹溪更是发展了刘和间的三消燥热学说,在《丹溪心法?消渴》中说治消渴应当“养肺?降火?生血为主”,三消学说经丹溪学派的不断充实之后,形成了一套以养阴为主的消渴治疗体系?
4.明清时期(公元1368~1840年)——大成臻善期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从嘉靖到万历年间(公元1522~1620年)近100年中,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工商业空前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科学亦日新月异,医学著作更是集一时之盛?
明代医家重在对消渴治法的探讨,戴元礼注重益气,在《证治要诀?消渴》中云:“三消得之气之实,血之虚,久久补治,气尽虚,则无能为力矣?”并学习一僧人专用黄芪饮(即黄芪六一汤:黄芪?甘草)加减治疗三消的经验,把益气放在治疗的首位,对后世医家用药颇受影响?戴氏经临床观察,对三消预后及并发症有新的发现,如“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而甜,气在溺桶中滚桶,其病为重”,比较符合临床实际?李健斋主张治消渴重补脾益肾,于《医学入门?消渴》中谓:“治渴初宜养肺降心,久则滋肾养脾?盖本在肾,标本肺,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然心肾皆通乎脾,养脾则津液自生,参苓白术散是也?”赵献可力主三消肾虚学说,提倡治三消当以治肾为本,在《医贯?消渴论》中说:“人之水火得其平,气血得其养,何消之有?其间摄养失宜,水火偏胜,津液枯槁,以致龙雷之火上炎,熬煎既久,肠胃合消,五脏干燥 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唯六味?八味及加减八味丸随证而服,降其心火,滋其肾水,则渴自止矣?”推崇治肾为本的还有张景岳?喻嘉言等?周慎斋治消渴强调以调理脾胃为主,特别重视养脾阴,如《慎斋遗书?渴》中云:“盖多食不饱,饮多不止渴,脾阴不足也?”“专补脾阴之不足,用参苓白术散?”
近代?现代时期(公元1840年~)——中西医学汇通期
19世纪中叶,欧风东渐,西方医学知识亦传至中国,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