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老子略释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8164705
  • 作      者:
    作者:王鸿飞|责编:齐琳//史俊南
  • 出 版 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  国学经典读本,大蓄书院创始人精研《老子》二十年心血力作。
  ★  以经典版本作底本和参照本,注释精准,译文流畅明白,讲解力求详尽。
  ★  打破古今的界限,用现代思维解读古人智慧,展现《老子》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任时,曾在电视讲话中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道德经》,可帮助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  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08国际论坛说:“俄罗斯应该用中国老子的智慧走出经济危机。”
  ★  尼采称《道德经》像一个不会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入汲桶,唾手可得。    


展开
作者简介

  王鸿飞,笔名王道,字得一,吉林松原人。《老子》研究专家,人力资源专家。
  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
  2013—2015年任和君集团高级咨询师,期间研究《老子》500余遍。
  2016年参与创办北京伯众联合公司,任总经理。为创新创业公司提供管理咨询、猎头、共享HRBP等人力资源服务。
  2018年创立大蓄书院(公众号:cn_sameworld),任首席讲师,主讲国学及商学。    





展开
内容介绍

  《老子》,又名《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作者研读古今解读《老子》作品100余部,博采众长,自成一家。通过对一、朴、损、有、无、象、道、俭、绝、常等字义的反复研究,还原其在《老子》一书中的本义,通过简洁的翻译、精当的注释、扼要的讲解引导读者领悟圣人的智慧。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道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今译】
  (我)说的都是可以用文字表达的道理,而不是恒常之道;用的名都是用文字表达的名,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名。
  万物生成之初无名,万物的源头却可以一一命名;(人们)无欲望之时,能发现万物运转的奥妙,(人们)有欲望之时,看到的都是万物的边界。
  名和欲,是观察世界的两个不同角度,每一个角度都很深奥。能同时从两个角度看世界,就开启了智慧之门。
  【注释】
  道:第1个道字是表达的意思;第2个道与可联合组成词“可道”,指用文字可以表达的道理;第3个道字和常联合组成词“常道”,指不能用文字表达的“道”,即我们通常说的“恒道”,“大道”。
  可:许可,能够。
  常:第1、2个常字,与“恒”字意同,表不变之意;第3、4个常字,为常字本身,表经常之意。
  名:第1个名字是名词动用,命名、用名之意;第2个名是名词,概念、名称之意。
  徼:读音为叫;边界。
  【讲解】
  语言是人与世界的纽带,也是人与世界的障碍。
  解读经书的难点在于离不开文字但又不能执着文字。说“可道”离不开语言,悟“恒道”必须离开语言。
  人的欲望必定能用语言表达,能用语言表达就离不开名称概念,所以名即欲,无名即无欲。
  对名,也可以从精神的角度去理解;对欲,也可以从物质的角度理解。能从精神和物质两个角度同时观察世界,就开启了理解天地万物的智慧之门。
  解读经书既不能为了解读而解读,也不能生搬硬套,解读经书必须参照历史和现实生活,否则就把解读《老子》变成了杂说和玄学。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断句方式,从语法上和语义上都有矛盾,因为这种断句方式既没有认识到“名”即概念在认识世界上的价值,也没看明白它们的局限。更重要的是,这种断句方式把认识的主体“我”忽略了。
  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弗唯弗居,是以不去。
  【今译】
  天下人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有和无相互而生,难和易相辅相成,长和短比较方显,高和下倾倒即见,音和声相和而鸣,前和后相随不断。
  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方式处事,以不言的方式教化,万物兴起而不争第一,生成而不占有,有作为而不依赖,成功而不居功,因为不居功,所以功名永远不可剥夺。
  【注释】
  天下:此处指天下人,与后文“俗人”、“众人”、“民”等义同。
  恶:丑。
  倾:倒出来。
  圣人:知道且行道之人,是《老子》一书中完美的人。
  无为:《老子》专有名词,即顺道而为。
  【讲解】
  本章第一段讲了三个相对:美与丑是相对的,善与恶是相对的,真与假是相对的。美丑相对、善恶相对,对于我们来说不难理解,但真假也是相对的,我们很少从这样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论我们是不是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但这是我们日常思维的一部分。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叫《小马过河》,小马要过河前问了两个朋友水的深浅,老牛说水很浅,兔子说水很深。而这篇文章所表明的就是真与假的相对性。
  不理解真善美的相对性,就理解不了什么是无为。
  圣人无己,所以无为。俗人有己,所以有为。圣人不敢为天下先,圣人身教在先,圣人功成而不居。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第3章 不尚贤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智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今译】
  崇尚贤人是民争的根源,货物有价是民盗的根源,欲望近在眼前是民心乱的根源。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能让百姓心无杂念,志无多求,吃得饱,身体好。
  让百姓经常保持无智谋无欲望的状态,这样那些聪明人就不敢乱来,圣人行无为之治则能天下大治。
  【注释】
  尚贤:重视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可欲:可以实现的欲望。
  心:思想,精神;此处指个人信仰。
  志:志向;此处指个人欲望。
  智者:聪明人,指有为者。
  【讲解】
  通行本《老子》第3章第1句,是历来解读较为混乱的一章。原因在于,解读者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老子,但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实例,只能靠想象力来理解。
  “不吃饭,则噎不死”,如果明白了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及其内含,则有助理解本章第1段。
  治理天下有四难:要百姓吃得饱,身体好,没杂念,没志向。这是理想的状态,古往今来治理天下的人只能接近这个状态而没办法完全达到。
  治理天下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所以智者就有了用智的空间和时间。最高统治者如果总体上是无为而治,则智者没有用智的时空;最高统治者如果胡作非为,智者便有了用智的空间,同时也会有追随之人。
  第4章 道冲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今译】
  道啊,空空如也万物生生不息却不能增其一分,源远流长是万物的源头,看不见却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我说不出道是怎么生成的,但肯定在“象帝”之前就已有之。
  【注释】
  冲:通“盅”,空。
  盈:满,这里指增加。
  湛:读音为战;透明。
  象帝:帝指宗教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象帝”可以作为一个名词来理解,即主宰“象”的帝。
  【讲解】
  用指万物生生不息;理解用字,可以联系第40章,“弱者道之用”。
  理解“不盈”,可以对照阅读《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理解“吾不知谁之子”,可以对照第52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复知其子”。
  理解“象帝之先”,可以对照第21章“道之为物,为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道是万物的源头,人们通过感官不能直接把握它。但它作为一种无形的存在是影响万事万物的总的法则,并且道的源头不可追问。
  所以,道以无所不在的方式而存在。
  第5章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今译】
  天地无亲,视万物如刍狗;圣人无亲,视百姓如刍狗。
  天地之间不就像个大风箱吗?中间空而(风)不穷,动得越快出得越多。
  话说多了则气数穷尽,不如守于中道。
  【注释】
  仁:亲。
  刍狗:刍读音为除。刍狗为草扎的狗,祭祀用品。祭祀前呵护,祭祀中尊贵,祭祀后弃之。
  橐籥:读音为驼月。古人用的风箱。
  屈:竭尽,穷尽。
  数:气数,命运。
  【讲解】
  理解第一句,关键在于理解刍狗对于人的用途以及人对它的态度。用之则贵,舍之则贱。所以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后文有“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而这里又讲“圣人以百姓为刍狗”,这个矛盾怎么解释呢?百姓之心是百姓的集体的心,而圣人以百姓为刍狗是指百姓应各安其位,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天地之间,万物生生不息。除了人之外,自然之物皆有自己的节奏。所以老子建议人类也要顺其自然:适当地说,适当地做。
  将“数穷”理解为“速穷”亦可,但不如“数穷”更符合古人的观念。
  ……
展开
目录

目录

自序(一)
自序(二)
第1章 道可道
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3章 不尚贤
第4章 道冲
第5章 天地不仁
第6章 谷神不死
第7章 天长地久
第8章 上善若水
第9章 持而盈之
第10章 载营魄抱一
第11章 三十辐
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13章 宠辱若惊
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第15章 古之善为士者
第16章 至虚极
第17章 太上
第18章 大道废
第19章 绝圣弃智
第20章 绝学无忧
第21章 孔德之容
第22章 曲则全
第23章 希言自然
第24章 企者不立
第25章 有道混成
第26章 重为轻根
第27章 善行无辙迹
第28章 知其雄
第29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第30章 以道佐人主者
第31章 夫佳兵者
第32章 道常无名
第33章 知人者智
第34章 大道氾兮
第35章 执大象
第36章 将欲翕之
第37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38章 上德不德
第39章 昔之得一者
第40章 反者道之动
第41章 上士闻道
第42章 道生一
第43章 天下之至柔
第44章 名与身孰亲
第45章 大成若缺
第46章 天下有道
第47章 不出户
第48章 为学日益
第49章 圣人无常心
第50章 出生入死
第51章 道生之
第52章 天下有始
第53章 使我介然有之
第54章 善建者不拔
第55章 含德之厚
第56章 知者不言
第57章 以正治国
第58章 祸兮
第59章 治人事天
第60章 治大国
第61章 大国者下流
第62章 道者万物之奥
第63章 为无为
第64章 其安易持
第65章 古之善为道者
第66章 江海
第67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
第68章 善为士者
第69章 用兵有言
第70章 知不知
第71章 吾言甚易知
第72章 民不畏威
第73章 勇于敢则杀
第74章 民不畏死
第75章 民之饥
第76章 人之生也柔弱
第77章 天之道
第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
第79章 和大怨
第80章 小国寡民
第81章 信言不美

附录1:《老子》全文王道校定版
附录2:《老子》十大难解字
附录3:参考书目、视频及音频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