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道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今译】
(我)说的都是可以用文字表达的道理,而不是恒常之道;用的名都是用文字表达的名,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名。
万物生成之初无名,万物的源头却可以一一命名;(人们)无欲望之时,能发现万物运转的奥妙,(人们)有欲望之时,看到的都是万物的边界。
名和欲,是观察世界的两个不同角度,每一个角度都很深奥。能同时从两个角度看世界,就开启了智慧之门。
【注释】
道:第1个道字是表达的意思;第2个道与可联合组成词“可道”,指用文字可以表达的道理;第3个道字和常联合组成词“常道”,指不能用文字表达的“道”,即我们通常说的“恒道”,“大道”。
可:许可,能够。
常:第1、2个常字,与“恒”字意同,表不变之意;第3、4个常字,为常字本身,表经常之意。
名:第1个名字是名词动用,命名、用名之意;第2个名是名词,概念、名称之意。
徼:读音为叫;边界。
【讲解】
语言是人与世界的纽带,也是人与世界的障碍。
解读经书的难点在于离不开文字但又不能执着文字。说“可道”离不开语言,悟“恒道”必须离开语言。
人的欲望必定能用语言表达,能用语言表达就离不开名称概念,所以名即欲,无名即无欲。
对名,也可以从精神的角度去理解;对欲,也可以从物质的角度理解。能从精神和物质两个角度同时观察世界,就开启了理解天地万物的智慧之门。
解读经书既不能为了解读而解读,也不能生搬硬套,解读经书必须参照历史和现实生活,否则就把解读《老子》变成了杂说和玄学。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断句方式,从语法上和语义上都有矛盾,因为这种断句方式既没有认识到“名”即概念在认识世界上的价值,也没看明白它们的局限。更重要的是,这种断句方式把认识的主体“我”忽略了。
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弗唯弗居,是以不去。
【今译】
天下人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有和无相互而生,难和易相辅相成,长和短比较方显,高和下倾倒即见,音和声相和而鸣,前和后相随不断。
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方式处事,以不言的方式教化,万物兴起而不争第一,生成而不占有,有作为而不依赖,成功而不居功,因为不居功,所以功名永远不可剥夺。
【注释】
天下:此处指天下人,与后文“俗人”、“众人”、“民”等义同。
恶:丑。
倾:倒出来。
圣人:知道且行道之人,是《老子》一书中完美的人。
无为:《老子》专有名词,即顺道而为。
【讲解】
本章第一段讲了三个相对:美与丑是相对的,善与恶是相对的,真与假是相对的。美丑相对、善恶相对,对于我们来说不难理解,但真假也是相对的,我们很少从这样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论我们是不是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但这是我们日常思维的一部分。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叫《小马过河》,小马要过河前问了两个朋友水的深浅,老牛说水很浅,兔子说水很深。而这篇文章所表明的就是真与假的相对性。
不理解真善美的相对性,就理解不了什么是无为。
圣人无己,所以无为。俗人有己,所以有为。圣人不敢为天下先,圣人身教在先,圣人功成而不居。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第3章 不尚贤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智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今译】
崇尚贤人是民争的根源,货物有价是民盗的根源,欲望近在眼前是民心乱的根源。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能让百姓心无杂念,志无多求,吃得饱,身体好。
让百姓经常保持无智谋无欲望的状态,这样那些聪明人就不敢乱来,圣人行无为之治则能天下大治。
【注释】
尚贤:重视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可欲:可以实现的欲望。
心:思想,精神;此处指个人信仰。
志:志向;此处指个人欲望。
智者:聪明人,指有为者。
【讲解】
通行本《老子》第3章第1句,是历来解读较为混乱的一章。原因在于,解读者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老子,但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实例,只能靠想象力来理解。
“不吃饭,则噎不死”,如果明白了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及其内含,则有助理解本章第1段。
治理天下有四难:要百姓吃得饱,身体好,没杂念,没志向。这是理想的状态,古往今来治理天下的人只能接近这个状态而没办法完全达到。
治理天下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所以智者就有了用智的空间和时间。最高统治者如果总体上是无为而治,则智者没有用智的时空;最高统治者如果胡作非为,智者便有了用智的空间,同时也会有追随之人。
第4章 道冲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今译】
道啊,空空如也万物生生不息却不能增其一分,源远流长是万物的源头,看不见却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我说不出道是怎么生成的,但肯定在“象帝”之前就已有之。
【注释】
冲:通“盅”,空。
盈:满,这里指增加。
湛:读音为战;透明。
象帝:帝指宗教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象帝”可以作为一个名词来理解,即主宰“象”的帝。
【讲解】
用指万物生生不息;理解用字,可以联系第40章,“弱者道之用”。
理解“不盈”,可以对照阅读《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理解“吾不知谁之子”,可以对照第52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复知其子”。
理解“象帝之先”,可以对照第21章“道之为物,为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道是万物的源头,人们通过感官不能直接把握它。但它作为一种无形的存在是影响万事万物的总的法则,并且道的源头不可追问。
所以,道以无所不在的方式而存在。
第5章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今译】
天地无亲,视万物如刍狗;圣人无亲,视百姓如刍狗。
天地之间不就像个大风箱吗?中间空而(风)不穷,动得越快出得越多。
话说多了则气数穷尽,不如守于中道。
【注释】
仁:亲。
刍狗:刍读音为除。刍狗为草扎的狗,祭祀用品。祭祀前呵护,祭祀中尊贵,祭祀后弃之。
橐籥:读音为驼月。古人用的风箱。
屈:竭尽,穷尽。
数:气数,命运。
【讲解】
理解第一句,关键在于理解刍狗对于人的用途以及人对它的态度。用之则贵,舍之则贱。所以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后文有“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而这里又讲“圣人以百姓为刍狗”,这个矛盾怎么解释呢?百姓之心是百姓的集体的心,而圣人以百姓为刍狗是指百姓应各安其位,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天地之间,万物生生不息。除了人之外,自然之物皆有自己的节奏。所以老子建议人类也要顺其自然:适当地说,适当地做。
将“数穷”理解为“速穷”亦可,但不如“数穷”更符合古人的观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