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
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
※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魏徵:“怎样才算是贤明的君主,怎样才算是昏聩的君主?”
魏徵回答说:“所谓贤明的君主,就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所谓昏聩的君主,就是听信谗言、偏听偏信。《诗经》上说:‘远古先民说过这样的话,治国者征求砍柴人的意见。’过去尧舜治理国家,广泛接纳天下的贤才,体察天下民情,听取百姓意见。因此,尧舜这些圣明的君主能够无所不知,即使像共工和鲧这样的人,也不能蒙蔽他们,花言巧语也不能使他们迷惑。秦二世深居宫中,他疏远贤臣和百姓,而信赖赵高这样的小人,甚至到了天下大乱都还不闻不问的昏庸地步。梁武帝宠信朱异,最后在侯景起兵叛乱时仍浑然不觉。隋炀帝重用小人虞世基,当各路叛贼纷纷攻城略地、国
家岌岌可危的时候,他却不知道。所以,英明的国君应广开言路,贤能的人才才不会被埋没,百姓民情必然能够上达。”唐太宗对这些话十分赞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