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 员工才会听 怎么带 员工才愿干(第2版)》:
杜绝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是指一些企业经营者在用人时只重用亲戚、朋友、亲信者,即使亲者没有相应的才能也要重用,而对于非亲者,即使才德兼备也弃之不用。
许多企业之所以任人唯亲,主要是因为亲者可信、可靠、可掌握,但是多数时候,任人唯亲会酿成大错。
著名的王安电脑公司的崩溃就是典型的案例。
王安公司于1965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操作简便的台式计算器,197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文字处理机,实现了计算机技术的一次革命。由于经营有方,王安公司在不到20年内实现了事业腾飞:1964年,王安公司的营业额为162万美元,1977年至1980年营业额从9700万美元增加到5.43亿美元。
从1980年开始,年届花甲的王安身体欠佳,不再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1986年1月,他把公司的管理大权交给了35岁的长子弗雷德里克·王,并任命30岁的次子考特尼为副总经理。
当时,王安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遭到了董事们的普遍反对,他们担心王安的两个儿子缺乏领导经验。
在此之前,董事们曾多次劝说王安应该招聘一名专业经理,只给其子留下名誉头衔,以避免让缺乏经验的年轻人来管理公司。然而,对此王安却只说了一句话:“他(弗雷德里克·王)是我的儿子,我相信他的能力。” 王安的两个儿子上台后,刚愎自用,专横跋扈,目空一切。公司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弗雷德里克·王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人。王安在位时最看重的三员大将先后挂冠而去。在三员大将的影响下,公司的一批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纷纷拂袖而去。公司的台柱子被抽空了! 就在这一年,公司亏损了4.24亿美元。1992年8月19日,王安公司宣布破产。
自古以来,管理者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只重用自己熟悉、了解,并且能掌控的人。历代君主用人也采用同样的原则,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君王用人最先看是否“贤”,如果认为是贤才,他们会设法把贤才变为自己的亲信。
“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是两条对立的用人法则,它们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用人为私,还是用人为公。“任人唯亲”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人才,而且还必然形成以亲为贤、以媚为能、以家室资历为资本的局面。其结果就是庸者当政、媚者掌权,这无疑会将企业的发展领向绝境。
“任人唯贤”一直是管理学所提倡的,在企业的用人决策中,任人唯贤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之一,大量地使用贤才会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获得更好的绩效。所以,企业要想稳步发展,就要任人唯贤。
任人唯贤,关键在于一个“贤”字,它至少应包括“德”和“才”两方面。看一个人是否可重用,首先看他的“德”。“德”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到“行得正,以企业发展为目标”。“才”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工作能力。德才兼备历来是人们公认的选贤任能的上佳标准和根本原则。
然而,现实社会中,有一大批管理者在选拔人时不问人的品德和才能,以其人与自己感情的好坏、关系的亲疏为标准,进行选拔。以任人唯亲的原则选拔人才,仅把着眼点放在至亲好友身上,搞狭隘的小圈子,从个人好恶出发,只选用那些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危害深远。这将使企业庸人横行,私欲膨胀,不是凭借本事选拔出的领导干部多能力不够、不干实事,甚至干私事、坏大事,贻害无穷。其结果必是造成人才的巨大埋没——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因为有任人唯亲者当道而“空怀雄心壮志,却报国无门”。推而广之.如果听凭任人唯亲状况泛滥,整个企业必将汇聚一群无能之人,一群无能、自私的管理者只会断送企业的前程。
大部分企业面I临发展的最大瓶颈并不是产品不够好、市场不够大或者技术不过硬,而是缺乏合适的人才。人才是企业、团队的核心,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在选拔任用人才时,切勿任人唯亲、打击报复、排斥异己……企业管理者应该对企业抱以负责的态度,让有能力的人坐在应该坐的位置,一方面能保证企业坚实的力量;另一方面能给贤才施以知遇之恩,而贤才多是知恩图报之人,这可谓一举两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