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处于大海与陆地的边缘交错之地,既有海洋的博纳广收,又有大陆的深藏涵蓄,吸天地之精华,在历史时空中,发展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湾区之道——世界湾区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从全球视角,剖析国好的流湾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大道”的启示。
全书,对“湾区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层面的理论构建,而更深层处是对“湾区现象”作文化意义上的沉思。
本书以世界四大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发展模式为切入点,对四大湾区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总结湾区经济发展共性与规律,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参照。
全书分为“湾区经济的形成和演化”“四大湾区经济形成的主要动因”“四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模式比较”“四大湾区评价体系构建及经济计量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路径分析”“总结、借鉴及展望”等7章。
全书具有如下优点:
1.题材重大,紧扣当前国家发展主题,立足社会热点,选材上具有突破性和前瞻性;
2.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填补了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的空白;
3.研究态度严谨端正,研究视角新颖独特,研究结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4.全书既有理论的深刻阐释,也有实践案例的丰富呈现,使全书具有 较强的可读性;
5.书稿文献资料丰富、科学,行文严谨,结构体系完备,内在逻辑严密、清晰,使得全书具有较高的品质。
上部 世界湾区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第一章 第玫第一章 湾区形成和演化
一、纽约湾区的形成和演化
/005
二、东京湾区的形成和演化
/007
三、旧金山湾区的形成和演化
/010
四、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和演化
/013
第二章 第二章 湾区经济形成主要动因
一、湾区经济形成的地理因素
/021
二、湾区经济形成的社会因素
/022
三、湾区经济形成的文化因素
/024
四、湾区经济形成的人口因素
/027
五、湾区经济形成的城市因素
/029
六、湾区经济形成的制度因素
/034
七、湾区经济形成的技术产业因素
/036
第三章 第三章 四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模式比较
一、社会基础体系比较
/038
二、总部经济商业圈比较
/051
三、金融业与服务业比较
/054
四、湾区的产业结构比较
/059
五、湾区的核心竞争力比较
/061
六、湾区的创新体系比较
/063
七、核心城市的带头作用分析
/066
第四第 第四章 四大湾区评价体系构建及经济计量分析
一、湾区经济评价指标的确定
/071
二、湾区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073
三、评价体系的主成分分析模型
/076
四、湾区发展的主成分分析
/079
第五章 第五章 世界典型湾区经济发展主要实践经验
一、湾区经济的外部环境冲击和内在动力的形成
/081
二、打破各自为战的行政区划格局
/082
三、构建产业分工的雁阵布局体系
/083
四、明确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边界
/084
五、构建对外开放的贸易投资格局
下部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分析
第六章 第六章 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分析
一、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优势
/088
二、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存在的不足
/095
三、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中的知识产权机制
/100
第七章 第七章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路径分析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定位与作用
/111
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
/112
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挑战
/119
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路径选择
/122
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具体影响
/128
第八章 第八章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措施
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圈
/133
二、建设基础设施便捷高效联动圈
/135
三、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136
四、建设国际金融服务核心圈
/137
五、打造基于互联网模式的服务型城市圈
/139
六、打造美丽文明低碳生态圈
/140
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圈
第九章 第九章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展望
一、发挥湾区中心城市作用
/144
二、打造湾区金融新高地
/145
三、强化湾区航运物流联动
/145
四、建立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146
五、打造湾区创新驱动新引擎
/147
六、强化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
/148
七、携手扩大对外开放
/149
八、共建湾区优质生活圈
/150
九、加强湾区体制机制创新
/150
十、构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
/151
参考文献
/154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