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鹤游静——胡尔岩的舞蹈创作心理学
舞鹤三游(代序)
第一章 舞蹈思维
第一节 舞蹈思维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舞蹈思维的材料
一、生活情景表象——舞蹈思维的物质材料之一
二、动作表象——舞蹈思维的物质材料之二
1.生活动作表象
2.定型化动作表象
3.组合关系表象
4.解释性动作表象
5.空间距离表象
三、两个表象系统的关系及其异同
第三节 舞蹈思维的过程
一、炼形
二、炼意
三、形意互炼
第四节 舞蹈思维的结果——作品的舞台呈现特点
第五节 舞蹈编导的心理素质
一、创造性思维
1.思维的独创性
2.思维的深刻性
3.思维的敏捷性
4.思维的批判性
二、创造性想象
1.再造性想象
2.创造性想象
三、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方式
四、“破坏”与“重建”的能力
1.生活素材的“破坏”与“重建”
2.舞蹈动作素材的“破坏”与“重建”
3.破坏刻板经验,重建新的审美经验
五、整体把握与审美判断能力
第六节 编导素质测验结果选介
第二章 舞蹈题材
第一节 撞击
一、观察是撞击的先导
二、观察中的知觉方式
三、个人煤材条件对撞击的制约
第二节 选择
一、选择最佳表现层面
1.外动契机
2.内动契机
二、内容与形式的互相选择
第三节 转化
一、从文学名著到舞剧的转化
二、从生活情景到舞蹈作品的转化
第三章 舞蹈结构
第一节 结构的属性
第二节 结构的功能
一、结构的基础性功能
二、结构的表现性功能
三、结构的审美性功能
第三节 结构的本质:对现实时空的重建
第四节 结构的时空特点
一、时空互化
二、双重时空
三、自由转换
第五节 舞剧结构样式的多种试验
一、传统的戏剧式结构
二、非传统式结构
1.乐章式结构
2.篇章式结构
3.心理线结构
4.时空交错式结构
第四章 舞蹈语言
第一节 舞蹈语言的发生基础
第二节 舞蹈语言的心理基础
第三节 舞蹈语言的层级性
一、动作层级
二、舞句层级
三、舞段层级
1.描写性功能
2.戏剧性功能
3.抒情性功能
4.模糊性功能
第四节 舞蹈语言的“核”与“形”
一、“核”与“形”的两级完善
1.“核”的概括性
2.“核”的准确性
二、“核”与“形”两级完善的实例选介
第五节 舞蹈语言的美学要求
一、舞蹈语言的诗化
二、舞蹈语言的个性化
三、舞蹈语言的形式美
第五章 舞蹈表演
第一节 肢体:舞蹈思维的物质载体
第二节 “当众自如”的表演特点
第三节 表演中的感觉
一、动作感知
二、语言感觉
第四节 有意表演与即兴发挥-
第五节 演员的气质
一、现代心理学对气质的理解
二、对舞蹈表演中演员气质的理解
三、气质、形象、技能的相互作用
第六节 “恋舞情结”的正、副作用
第六章 舞蹈欣赏
第一节 人类具有舞蹈感知的心理机能
第二节 舞蹈欣赏的双重通道
第三节 舞蹈欣赏的心理过程
一、形象感知与情绪体验同步
二、情感体验与再造想象同步
三、理解与反馈同步
第四节 舞蹈欣赏的层次差异
第五节 评论是对作品的选择与发现
一、选择即评论
二、发现是深层的评论
三、评论家的素质
第六节 舞蹈审美心理的双重结构及其他
浑然一体的传统艺术形式
附录一
《中国革命之歌》的成就与不足
附录二
评陈爱莲在舞剧《牡丹亭》中的“编”与“演”
附录三
贵在清空美在流畅——评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
附录四
《长城》: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