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小车不倒只管推
0.00     定价 ¥ 20.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5909088
  • 作      者:
    作者:张小莉|责编:刘晨芳
  • 出 版 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后,中共许昌市委把杨水才纪念馆作为主题教育学习基地,弘扬杨水才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的具体举措。如何深挖红色资源,让红色精神焕发强大活力,是本书要呈现的重要课题。

★作者张小莉查阅了大量文献,特别是建安区(原许昌县)地方志、许昌文史资料,杨水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私奉献精神,多次让作者泪飞如雨。“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干革命”的豪言壮语让作者激情澎湃,情难自已。为了还原当年真实的情景,作者又抽出时间多次奔赴水道杨村,走访了解当地民间风情,与那些素不相识的老乡成为朋友,通过他们,作者又搜集到一些有关杨水才生前艰苦创业的宝贵资料。经过无数个不眠的夜晚,张小莉终于创作出了《小车不倒只管推》。

★通过创作《小车不倒只管推》这部作品,重塑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杨水才形象,让这座精神丰碑借文学之笔穿越时空,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让人们永远不忘杨水才为人民做的实事,比如带领村民挖掘幸福塘、植树造林、创办桂村农中、下井捞核桃、给杨万顺送药等一些生动感人的故事,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在深切感触杨水才同志“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奉献精神中,更加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同时也用这一部观照人民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心愿、心情、心声的作品把我们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展现出来。

★作者精细考据与艺术想象完美融合,笔法质朴从容,从杨水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写起,后面又用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逐步展现出杨水才从出身苦难的苦孩子成长为毫不利己、倾情奉献,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一生。《小车不倒只管推》有历史的真实,且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感人至深的艺术真实。书中有漫画家原创的十多幅漫画,图文并茂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舒缓了阅读节奏,增加本书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本书是根据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原许昌县)水道杨村党支部原副书记杨水才的模范事迹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杨水才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生前,他十几年如一日,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忍着病痛,艰苦创业,带领家乡群众挖塘治岭、植树造林、兴办学校,为群众办了一件件实事,改变了水道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1966年12月5日凌晨病逝在办公桌前。196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记共产党员杨水才同志的光辉事迹》,全面介绍杨水才的感人故事,同年,《人民日报》又发表评论员文章《为人民鞠躬尽瘁》,全国迅速掀起学习杨水才的热潮。

★杨水才精神历久弥新,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小车不倒只管推”的杨水才精神已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书以文艺的方式把杨水才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呈现给更多的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对于营造广大党员和群众奋发向上、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小莉,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许昌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近年来在各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理论文章及新闻作品二百余篇,其中多篇获奖。出版有《曹操传》《轩辕黄帝》《人生不能重来》《醉颜红尘》《爱之殇》《大风起兮》等八部长篇小说,主编一部许昌历代廉吏故事集《千秋廉吏》。其中长篇小说《醉颜红尘》《人生不能重来》分别被改编为二十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和同名电影,《轩辕黄帝》获河南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创作了《托起明天的太阳》《金手铐》《代价》《画皮》《畸变》等多部电影剧本。其中《托起明天的太阳》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全国百部优秀农村影片,廉政题材电影《人生不能重来》在河南、湖南、云南、青海等多省党员领导干部中引起较大反响。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原厚土,英雄辈出。五十多年前,一个名字响彻祖国大地,他就是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杨水才同志是许昌县(现在的许昌市建安区)水道杨大队党支部原副书记,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基层干部的一面旗帜。生前,他十几年如一日,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忍着病痛,艰苦创业,带领家乡群众挖塘治岗、植树造林、兴办学校,为群众办了一件件实事,改变了水道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1966年12月5日凌晨病逝在办公桌前。他一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不考虑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铸就了一心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光辉形象,用宝贵生命践行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高尚精神,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一座永远不朽的丰碑。

展开
精彩书摘

不破楼兰终不还


杨水才在炎热中参加了党支部大会,会上,他站起来发言:“我认为村民的贫穷、饥饿不仅仅来源于村民本身,也来源于地理环境上的缺陷!水道杨村远离水源,是个两岗夹一洼、岗高缺水的地方。这样的环境不仅限制了村子的发展,而且很有可能让村民重蹈以前连饭都吃不饱的覆辙!为此我建议,要在水道杨村搞好进水排水的系统!我们要抓水利,我们要挖坑塘,把水抽到岗子上,让村民不再因为缺水而使作物减产!其次,水道杨村气候干旱,土地更是缺水,整个村子里所有的树加起来也没有一百棵!所以我提议,要搞绿化,多栽树,旱田变成水浇地,使水道杨村大变样,变出桐树路、花椒寨、柿树沟、桃花岗!我相信,只有这样做,才能拔掉水道杨村的穷根!只有这样做,水道杨村的村民才能过上真正富足的生活!”

杨水才一番激情澎湃的演说,感染了众人,大队党支部立即采纳了杨水才的建议。

杨水才在知道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并且能够实施的时候,激动得整夜都睡不着。他想着,水道杨村的村民总算是要富起来了,村民们总算是拔掉了这根长了数百年的穷根!

但是,岗怎么治?水往哪儿找?按照毛主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教导,杨水才爬东岗、上西岗,勘察本地地形,走访了许多有经验的群众,这一天早上连饭都没吃,就去找了杨清明。

杨清明在村里的时间长,足够了解村庄。并且杨清明是上过学的。杨水才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杨清明能给他提供一些思路。

杨水才走到了杨清明家,看见杨清明正在接一捧水洗脸,他上前开门见山地问:“您知道村里哪里有水源吗?”

杨清明一开始听到这声音,吓了一跳,但听了问题之后反而不乱了。他不紧不慢地擦干了脸,然后说:“村里干旱你又不是不知道,有水源不早就找着了嘛!”

杨水才知道杨清明说这话的意思就是他不知道村里哪里有水源了,于是又问:“您知道怎么找水源吗?”

杨清明摇了摇头说:“唉,我知道你为村人着想,可找水源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找到了,建池塘也是难上加难的!”

杨水才眼神变得坚定:“杨书记,您就让我试试吧,要是成功了,水道杨村的人可就离好日子不远了。”

杨清明无奈地摇摇头说:“走吧,那就试试,不过我先和你说明白,水道杨干旱,不是一两年了,而是一直干旱……”

杨水才始终是坚定的,他说:“杨书记,这都不是问题,和村民的幸福富足相比,我相信这都不是太大的问题,都会被解决!”

杨清明作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也曾经有过和杨水才一样的想法,可他还没有寻找水源的办法,他非常佩服杨水才的干劲、冲劲和韧劲,自己身上好像就少了这几股劲,所以此刻他决定和杨水才一起试试。

“我支持你!只要你认为是正确的,就去干吧!”杨书记拍着杨水才的肩膀,真诚地说道。

杨清明和杨水才找了一些竹筒和破旧的瓶子制成了“土仪器”,准备用最原始的办法来测量是否有水源。

两人来到了村子的东南方向,站定了。

杨水才疑惑地问道:“杨书记,为什么在这儿啊?”

杨清明看了眼地面说:“其实我也一直在寻找水源,但一直没有解决的办法。我最近天天观察地上的蚂蚁,发现只有这里没有蚂蚁筑巢。而蚂蚁不在这里筑巢的原因可能就是这地底下有水源吧。”

杨水才恍然大悟,拿着许多节竹筒连在一起的竹棍问:“那这又是因为什么?”

杨清明接过竹棍,深深地插进地下,“老祖宗的经验,要是下面真有水的话,用手一握就会出点水。”

杨清明立好竹棍,对杨水才说:“过来一下,要用手握着啊。”

杨水才答应了一声,便走过去握着了。

过了一小会儿,杨水才就感觉竹棍变凉了一些,他向竹棍的小口中看去,竟真的看见了一些透亮的水!

他立刻对杨清明说:“真的有水,真的有水!我们真的找到水源了!”

杨清明也满意地笑了,似乎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一样,他高兴地说:“在四周再看看,都测一测,确定好了地方就可以叫乡亲们来干活了。”

杨水才“嗯!”了一声,就拔出竹棍向四周测量了。

到了月亮升起的时刻,杨水才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看着自己测量好的池塘的范围,欣慰地笑了。

杨清明说过,要获得必要的数据,寻求最好的挖池塘地址,规划最佳的三级提水上岗方案。现在这三项内容杨水才已经完成两项,剩下的就是制订方案与实施了。

杨水才连夜制订了方案,又在半夜拿去给杨清明看,还编了一个口诀:“地形上,两岗加一洼,一里十三坡;气候上,六月常缺雨,十月无寒霜,春初和秋末,气候较正常;水源上,两岗加一洼,岗顶水源差,要找水源处,村头沟嘴挖。”

杨清明看过了之后,嘴角上扬,只说了一个“好”字!

第二天清晨,刚刚吃过早饭,杨水才就站在小广场的草垛上开始发言。

“乡亲们,昨天经过杨书记和我的测试,已经找到水源了!找到了水源我们离好日子就不远了!现在,为了我们的好日子,大家有力出力,和我一起去村头东南方向挖池塘吧!池塘挖完,我们村就不再是穷村了!”

乡亲们听见了这消息十分欣喜,一一响应,都跟着杨水才去挖池塘。

要挖的地方是三队的几亩好地,三队个别干部不肯让挖。杨清明等人建议多给他们几亩好地置换。他们说,给再多也不如他们这几亩地好。还有一些思想保守的人说指望挖池塘浇地,根本不行。

杨水才建议党支部召开会议,进行树立整体观念的思想教育。他领头忆苦思甜,把新旧社会进行对比,大家泪流满面。接着,他又领着大家学习“老三篇”,讲“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讲得大家心里透亮。

大家说:“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那几亩地,看不到全大队两千多亩地,看不到全国几亿人口,眼光真是太窄了!”

一个干部接着说:“对,我们要学愚公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这样做,咱们水道杨的穷根不会拔掉。”

杨水才一看大家已经有了劲头,手里挥舞着毛主席著作,大声说:“好,大家说得太好了,咱新时代的农民,种地不靠天,龙王不来咱去牵!”

他的这一声吆喝让大家更是热情高涨。群众连春节也不过了,天天来到工地。但正如杨清明所说,就算找到了水源,池塘也不好挖。在施工过程中,杨水才为了让村民们尽快脱贫,也为了起带头作用,他没日没夜地干,无时无刻不在挖!

休息时,他也常用愚公精神鼓励大家:“愚公面前两座山,带领儿孙把山搬;咱们面前两座山,土地冲刷缺水源;立下愚公移山志,挖塘治岗破难关。”

有时身体支撑不住,甚至累得肺结核病发作,时常吐血,大伙劝他休息。他笑着说:“愚公那么大岁数还挖山不止,我比他年轻,这点病不算啥!”说完就擦擦嘴继续干,不给自己一点休息的时间。

这一天,杨水才正推着小车运土,突然大口吐血,一下子摔倒在坑塘半坡,几名群众连忙把他扶起来,劝他回去休息。他却毫不在意地说:“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干。”说完,把嘴上的鲜血一擦,又接着干起来。

杨母带着饭来看过他好几次,可每一次杨水才匆匆吃一点饭就继续干活。干活的杨水才像一个假人,一个不会累不会停歇的假人!村民们最怕遇到下雨天,因为下雨时缺口会向下漏水,而一到下雨天,杨水才为了不影响施工,时时会跳进齐胸深的水沟里,用自己的身体来把缺口堵住。

杨水才带病挖塘的坚强意志和奋斗精神鼓舞着全村群众,大家的干劲更足了!但是,即使杨水才这样努力,挖池塘还是到了瓶颈期。池塘已经挖了15米左右深,但看到的还是干旱的黄土,根本没有一点水的踪迹。找不到水,很多乡亲都泄了气。

杨水才看见乡亲们一张张失望的脸,最终决定召开诸葛亮会,他要在会上分析原因,寻找办法。小车不倒只管推


杨水才说:“乡亲们,请不要失望!我们挖的地方一定会有水!只是水太深了!只要大家不放弃,我们一定可以挖到的!”

大家还是有点不相信,杨水才接着说:“乡亲们放心!我已经向公社申请了!公社已经调来了打井用的铁锥!我们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看见水了!”

乡亲们看着带病坚持挖塘的杨水才,又被增强了信心,一个一个互相鼓劲,比之前更加有冲劲了!

村里的深夜,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沉静。杨水才一个人站在院内,思考下面的工作该如何做,如果明天再挖不出水,又该怎么办。

杨母披着外衣走了过来,手里还端着一杯白开水。她把水递给儿子,心疼地说:“喝一点水吧!这天都快亮了,你也该去休息了!”

杨水才一口气喝完母亲端来的白开水,他似乎感到体内有了一种柔软而深厚的支撑,一种谋划未来的灵感,霎时充溢心胸。

他一手拿着茶杯,一手搀扶着母亲说:“娘,走吧,我们回去休息!”

第二天,杨水才果然带来了打井用的铁锥。继续往下打,果然不出所料,铁锥砸破坚硬的石层后,泉水像鱼吐泡泡一样冒了出来。乡亲们说这不是泉水,而是水道杨村的希望!

因为杨水才的坚持与奉献,水道杨村终于解决了缺水的问题。 

村民们祖祖辈辈哪曾见过高岗地能用水浇?池塘挖好之后,邻村的人都来参观。先前说“指望挖池塘浇地根本不行”的几个保守的人也不舍得离开池塘一步,蹲在抽水机旁给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解挖塘的经历,其中一人感叹地说:“水才真是了不起,他按照毛主席指引的路子走,走对了。天旱成这样,庄稼还绿油油的,这是我们几辈子都没见到过的事情啊!”

杨水才不负众望,水道杨村也真正拔掉了几百年来一直没有拔掉的穷根子!

是的,杨水才做到了!

杨水才设计了“挖塘引水工程”,带领水道杨群众在岗上打了42眼土井,挖了5个蓄水塘。涝天蓄水,旱天浇地。实现了“群井归一、五龙上岗”的创举!解决了经常出现的干旱问题,使千亩高岗旱地变成了水浇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展开
目录

第一章黎明总在黑夜后

第二章立志要当百姓官

第三章一心为民分忧难

第四章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五章愿做春泥护娇花

第六章为民闯出一片天

第七章呕心沥血为村庄

第八章回忆往昔岁月愁

第九章废寝忘食甘为烛

第十章丹心一片照后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