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图书与“女孩别怕”品牌强强联合,全网300W粉丝大号“田静和马拉松”自媒体大号,共同打造女性非虚构图书系列,通过讲述女性真实的人生故事和生命体验,让读者勇敢地去拥抱更多可能性。
解锁16份特殊小众职业,记录真实女性职业故事。看见更多突破性别身份带来的限制、遵循自我意志生长的女生:95后卡车女司机,在殡仪馆做化妆师的女孩,气魄十足的舞狮少女,从体制内辞职的流浪歌手,跑回成都做书店店员的名校生,失明后做义眼师的舞者……女孩什么都能做!
女性的爱可以不仅仅是爱情,热爱并构建自己的生活与职业,探索女性小众职业的可能性。
关于男女平等、职业选择,追溯原生家庭,面对生存困境,她们也焦虑,不知如何选择,和我们一样出身普通,人生可能也充满遗憾,她们依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事喜欢的职业,成为了不起的自己。愿这些勇敢,唤醒沉睡,打破偏见!
一本记录真实女性职业故事的非虚构故事集。
16个她的故事,16段关于勇气的经历,16份特殊小众职业。
95后卡车女司机,在殡仪馆做化妆师的女孩,气魄十足的舞狮少女,从体制内辞职的流浪歌手,跑回成都做书店店员的名校生,失明后做义眼师的舞者……她们出身普通,人生经历也曾充满遗憾,每一种职业与身份都出乎意料,她们无一不在用自己的故事告诉这个世界:女孩子什么都能做!
这些真实的故事,让人们看到女性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无限的可能性,面对环境的巨变,女性所展示出来的生命张力,足以让人震撼。希望许许多多突破性别身份带来的限制、遵循自我意志生长的女性,能为你带来力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事喜欢的职业,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序
Preface
大家好,我是田静,“女孩别怕”的主理人。
2021年,在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一场纪录片放映会上,我认识了琳宝。这部片子的导演是个英国人,叫柯文思,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而琳宝正是他镜头里的女主角之一。
放映会上,有不少来自政界和商界的大人物,但琳宝像一颗闪耀的星星,几乎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琳宝不是为镁光灯而生的女明星,而是一名普通的卡车司机。说实话,在认识琳宝之前,我没见过其他的卡车女司机。
这个群体,几乎被打上了“男性专属”的印记。和印象里那种理着平头、身材壮实、皮肤黝黑的卡车司机不同,她20多岁,长着一张娃娃脸,个头娇小,站在自己的卡车跟前,头顶将将与车门齐平。
尽管初中还没毕业就被迫辍学,但这个来自云南乡村的女孩毫不怯场,也不故作谦逊,而是快乐地和大家分享她“驾驶56万千米”的战绩,以及要独自买房、过上好日子的决心。她神气十足地总结:“我觉得自己很厉害,因为我证明了女性也可以开大卡车,可以做好很多事。”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琳宝遭遇过不少非议。网上有许多人认为她是“网红”,根本不会开车;也有人骂她嘚瑟,自以为了不起;还有人劝她,一个女孩子,别干这么辛苦的工作了,在办公室舒服地坐着多好。
说来说去,其实指向的都是对她的不信任:真有女性能做卡车司机吗?
我忘不了琳宝谈论自己职业时的骄傲,眼睛里溢出热切的光,脸上透着化妆品修饰不出的光彩。我想,对她来说,做这份只有极少数女性做的工作,是一种对抗偏见的姿态。对抗性别偏见,对抗不可能,对抗恐惧。
琳宝的故事,像是一则关于勇气的都市寓言。
有读者看完她的故事后留言说,自己一直不敢学车,现在决定去学;有人说,琳宝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一位公交车司机,她从小以妈妈为榜样,想到什么就去做,从不纠结。
作为一个女性平台,“女孩别怕”一直有一个使命:让所有女性免于恐惧。因此,我们写过许多实用性的科普文章,比如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指南以及法律、生理、心理知识的科普文章,让智慧击碎未知的暗礁。
但要打败恐惧,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勇敢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宝贵品质。一个关于勇敢的故事,一段关于勇敢的经历,能激励许多人生长出尝试的信心。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替代性经验”,意思是找到和我们差不多的人作为参考,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成就,能够增强我们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即便未曾亲历,他们的经验仍旧会在我们心中留下痕迹,成为我们记忆的一部分。
所以,我在“女孩别怕”上线了一档名为“姿态POSE”的栏目,其中一类故事就是“做着少数职业的女性”。这里的少数职业,既指的是常规职业、但女性从业人数少的,也有本身就稀奇少见的。
之所以选择讲“女性职业故事”,是因为职业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自成年后,它几乎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时间,也塑造着我们的观念、行动和价值观。但是,你会发现,女性在职业选择上并不那么自由。
正如有人劝琳宝别开卡车、太危险一样,我相信许多女孩从小到大,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找个稳定的工作,生活还是稳定点好。
性别身份,意味着你自降生起,就必须面对各式各样的偏见。这种偏见,不只存在于职场,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偏见,有时是以明令禁止的方式出现;有时是傲慢与偏见,尖锐地否认你,你不行,你干不了,你不适合;还有时是糖衣炮弹和苦口婆心的“规劝”,别那么辛苦,接受既有的社会分工,去选择一条更平坦的路吧。
它们恐吓你,告诉你分叉小路上危险丛生,让你只敢循规蹈矩地生活;它们打压你,让你不相信自己的勇气和能力,迫使你待在“应在”的位置上。
于是,我们在父母的规划下,在社会的期待中,安稳地走在命运写定的轨道上,一刻不敢偏离。在人生的分叉路口,我们只做最安全的选择。我们恐惧对抗,对生活和自我的想象力逐渐熄灭,最终成为偏见的捍卫者。
但我相信,身为女性,我们的力量也比想象中要强大。有偏见的地方,就会有去打破它的人。
2020年,我读到过一份令人诧异的“俄罗斯女性禁止从业职业清单”。其中列举了456个职业,包括船长、火车司机、下水道维修工、消防员等。20年来,许多俄罗斯女性遵循着这份清单生活。“女性不应该做这些”,几乎成了一种社会共识。
我想知道,她们是否为此抗争过?查找资料后,我看到了一位女船长的故事。
在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城市萨马拉的港口,漂着一艘船。如果你现在去那里,还能找到它。它是一条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船,但当你靠近船舱,探身望去,会发现船长是个年轻的女人——她叫斯维特兰娜,因为她,这艘船现在人尽皆知。
3692千米长的伏尔加河上,数十万艘船来来往往,但由女船长掌舵的,寥寥无几。不许女性做船长的理由是船只开动的时候,发动机会发出隆隆的轰鸣声,这工作环境太嘈杂、太糟糕了,对健康不利,不适合女性。
这样“为你好”的论调,熟悉吗?这种声音下暗藏着另一个事实:船长是引领船只的领袖,也是一份薪资体面的工作。
但斯维特兰娜偏偏不服。她从小就梦想着成为海员,从河校毕业后,当水手,升职为领航员,大大小小的奖项拿了无数,但就是做不了船长。
为了对抗禁令,她开启了长达五年的硬核诉讼,萨马拉各个级别的法院都有她的身影,结果总是败诉、败诉、败诉。
这五年里,她变得一无所有。她离了婚,独自带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周遭的人也不理解她的坚持,把她看作一个又轴又蛮横的疯女人。直到最后一次——她把地方法院的判决提交到俄罗斯最高法院。
这一次,她胜诉了。
2020年3月,斯维特兰娜正式就任船长。坐在船长室掌舵的那一刻,胜利的不只是她。在俄罗斯,还有许多个倔强的斯维特兰娜。她们促成了改变的发生。2020年夏天,俄罗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压缩受禁职业到98个,从2021年初开始,俄罗斯女性终于可以合法地做跳伞教练、机修钳工,开拖拉机和大货车了。
在中国,也有无数打破偏见、充满勇气的女性。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海军首位女舰长韦慧晓……她们不仅成就了自我,还拓宽了后来人的路。
除了这些里程碑式的人物,还有许许多多突破性别身份带来的限制,遵循自我意志生长的女性。“姿态POSE”里,我记录了许多类似的故事:在殡仪馆做化妆师的女孩,气魄十足的舞狮少女,从体制内辞职的流浪歌手,跑回成都做书店店员的名校生,失明后做义眼师的舞者……她们的出身或许普通,人生经历也曾充满遗憾,却鼓足勇气奋力跳下轨道,做起了自己喜欢的职业。
我想通过记录她们的故事,让勇气去唤醒沉睡在胆怯山洞里的人。
了不起的她们,值得被看见。
勇敢打破偏见的每一个人,都是了不起的代名词。
第一章
“95后”卡车女司机,闯入男性世界
拿不到心动offer的工科女:我不要被怜香惜玉,只想霸气地修柴油机
“95后”女入殓师:你们看到遗体只会害怕,我却想给他们做个Spa
舞狮少女:一场表演100元,仍想让世界看到我的气魄
第二章
37岁,不婚不育,跑去新疆给200只狼当妈
39岁的女摩托车赛车手:性感外的“好奇心”和“不甘心”
“90后”做中老年女装模特
摘下名校光环,逃出体制内,一个流浪女歌手“在路上”的17年
第三章
对不起,当代女喜剧人,不扮丑
翻遍全国50个城市1000个女孩的“衣柜”后,她发现:原来我们都“病得不轻”
“身上肉越多,我觉得自己越性感”
热爱潜水的农村女孩, 成了海洋馆里的“美人鱼”
第四章
宠物墓碑师:给9205只宠物打造死后明亮干净的“家”
名校留学的我,成了妈妈眼里“书店的卖书阿姨”
盲人女孩:反叛写定的命运,在大厂做测试工程师
车祸失明后, 她成了“眼睛会发光”的义眼师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