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参考了大量资料,梳理了在航空母舰技术尚未成熟的年代,德意法西斯进行了哪些想象和探索。对“齐柏林”飞艇、“奥索尼亚”号、“齐柏林伯爵”号、纳粹德国的舰载机项目、“天鹰”级舰队航母进行了系统介绍。
和当时日本的其他舰种一样,“赤城”号和“加贺”号有着一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设计。比如它们有着夸张的三层飞行甲板,除下边两层甲板的前面部分是起飞甲板外,其余部分是两个机库。除此之外,两舰还各自装备了10门重巡洋舰上采用的200毫米炮,只是炮管更长一些。再一个突出的特点则是烟囱:“赤城”号的前部烟囱向下弯曲,第二个烟囱则平直外伸;“加贺”号的烟囱则一直通到舰尾。当然它们的载机架数比美国航空母舰略少,只有72架,这是过于注重军械系统造成的恶果之一。不过,得益于比“凤翔”号大得多的战列巡洋舰舰体作基础,“赤城”号和“加贺”号还是让日本人初步尝到了拥有一种大型快速舰队级航母的“快感”。“赤城”号和“加贺”号也由此与当时美国的“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英国的“勇敢”号、 “光荣”号、 “暴怒”号,并称为“世界七大航母”。
作为向德国方面示好的一种诚意,日本人决定向雷德尔展示“赤城”号(而不是“凤翔”号)的“全部秘密”。这不但令希特勒对日本人的好感急剧上升,为不久后两国缔结同盟关系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伏笔,也让德国海军大开眼界。值得注意的是,1935年7月,雷德尔向日本方面派出了一个25人的“便装考察团”,但这些德国海军军官首先参观的却是“龙骧”号,而不是“赤城”号。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作为一艘于1929年11月才动工建造的新舰,“龙骧”号起初曾被德国方面认为代表了日本航空母舰的最新技术成就,并且其较小的吨位也被认为更符合德国海军的“入门标准”,舰体更为庞大的“赤城”号反而没能引起德国海军军官们的太多兴趣。要知道,“龙骧”号的设计排水量只有8000吨,但载机量却高达48架,尽管尺寸有限,日本工程师却仍给它塞进了双层机库和12门127毫米高炮,并具有和美国“突击者”号一样的航速——这实际上是日本海军在战舰数量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仍然力图在单舰战斗力上超过对手,并且充分利用《华盛顿条约》“不包括1万吨以下航母”条款的空子进行“深度挖掘”的产物。可想而知,如此一种“小而强”的设计思路是相当符合德国人胃口的。
可惜的是,几乎就在德国海军军官对“龙骧”号进行考察的当口,这条船出了大洋相。日本人在这艘新航空母舰的排水量上其实费了不少心思,在竣工时,“龙骧”号的标准排水量仍远远超过了8000吨 (“龙骧”号竣工时的标准排水量为10600吨,1934年改装后又增加了1000吨)。可即便如此,龙骧”号还是在1935年9月26日联合舰队进行对抗演习时遭了殃。对抗演习当天,日本本州以东海域遭到了强台风的袭击,两艘驱逐舰被大浪拦腰截断,多艘巡洋舰和其他舰只受伤,死亡约60人。“龙骧”号由于前甲板较低,飞行甲板被巨浪砸塌,尾部的机库壁被海浪冲破,大量海水翻卷着涌入机库,情况十分危险。幸亏应急处置措施成功,“龙骧”号才免于沉没——这便是日本海军史上有名的“第四舰队事件”。事件发生后, 日本人对这艘新航空母舰的稳性进行了严格检查,拆除了4门火炮,以及其他可以拆除的重物。为了提高其适航性,还应增高前甲板的高度,但这样做,又抵消了减轻重量获得的大部分好处。最后,为了增加舰体的稳性,“龙骧”号还是被迫加了大约500吨的压载,这样一来它的航速又受到了严重影响。如果说“突击者”号不属于成功之作,那么“龙骧”号的设计就几乎是场悲剧了——从头到尾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德国海军考察团也因此对“龙骧”号的印象大打折扣。
有意思的是,缺乏经验的德国海军并没能从“第四舰队事件”中真正看到问题的本质——“龙骧”号几乎沉没的根源,在于日本海军在造船方面单纯追求火力和战斗力,忽视了舰体稳性及船体强度。但德国海军通过此事件意识到,吨位过小的航母对他们来说并不适用—德国海军主要活动的北海区域因北大西洋暖流的冲击而波涛汹涌,海况常年不好,且水面相对狭窄,这对于小吨位航母的适航性是个极大的挑战,而且也不利于舰载机的起降、回收作业,只有吨位较大一些的中型甚至是重型航母才能较好地适应这一海域的海况。
受“第四舰队事件”影响,雷德尔派往日本的考察团重新将考察的重点转回了预定的“赤城”号上来。日本人也的确没有对德国人隐瞒有关“赤城”号的任何“秘密”,除了“忘记”告诉德国人这艘航母即将进行改装——雷德尔的军官们登上了“赤城”号,将这条船的里里外外看了个遍,甚至还获得了近1吨重的图纸资料(主要是100份航母甲板设计蓝图的复印件)。可想而知,日本制造的“赤城”号对德国航母项目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事实上,除了“赤诚”号宏伟的舰体、别出心裁的三段式飞行甲板以及强大的军械系统给德国军官留下了深刻印象外,还有很多设计上的细节在不断地启发着德国人的思维。比如为了消除烟囱排烟对飞机着舰造成的不良影响,“赤城”号的烟囱经由右舷伸向舷外并向下弯曲;又如“赤城”号不仅在上层飞行甲板前端下面设置了横跨舰体两舷的主舰桥,还在右舷甲板上方设置了一个小型的辅助舰桥等等,这些细节对德国人日后反思自己的航母设计有颇多好处。
事实上,雷德尔的军官在“赤城”号杂乱的甲板上看到了比“诱人的香槟和洁白的桌布”更有吸引力的“好东西”——日本海军的那套完全不同于欧美海军的航空甲板作业方法也许才是德国海军此次“取经之行”的真正收益,这远比舰艇平台设计本身更有价值。相比于从有限的资料上了解到的英、美航母甲板作业流程,日本人的方法称得上既简单又高效:飞行长和另外两名军官在舰桥上负责指挥,一名军官在飞行甲板上指挥飞机做出如滑跑等运动。起飞程序很简单:飞行长或者他的助手举起一面小白旗,这就是向飞行员发出的起飞信号;每隔20秒钟起飞一架,不再发令;如果飞行长打算结束起飞作业,他就放下小白旗。需要降落的飞机要在离航空母舰大约400米到600米的地方作反降落航向飞行,表示它要求降落。在飞行甲板做好准备后,甲板飞行军官(日本人称“甲板整备员“)通过闪光灯通知飞机降落。距上层建筑最近的飞行员在离航空母舰大约800米远的地方从200米的高度开始降落。飞行甲板并不发出什么信号来帮助飞行员判断他的降落方向是否准确,飞行甲板的前端有一个蒸汽喷管,它喷出的蒸汽显示了甲板上的风向;飞行甲板的中央和边缘有一排灯,用以标识飞行甲板的高度……飞行员可以依据这些作出自己的判断。德国海军军官从“赤城”号上忙碌却有序的甲板作业和飞机引擎持续发出的轰鸣声中,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才是航母,德国海军的航母项目也由此驶入了正途。
德国海军对航空母舰的早期探索
早期德国海军对航空技术的关注
从“齐柏林”飞艇到第二帝国皇家海军航空兵
第二帝国皇家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壮大
攻舰!真正的“海军行动”
“奥索尼亚”号航空母舰计划
故事并没有结束:蛰伏中的铺垫
水兵的坟墓没有鲜花:纳粹德国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
最初的计划:仅仅是“应急”
对“航空母舰”的认真思考
东方的“取经”之行
A号舰与B号舰的建造
停建、续建、停建……
结构设计
一场麻烦的葬礼!
评价与思索
无根之翼:纳粹德国的舰载机项目
战斗机部分
轰炸机部分
勤务/多用途舰载机
喷气式纸面计划
法西斯意大利早期航母计划
国家意识上的“溃疡”
意大利航母的早期孕育
塔兰托与马达潘角海战的觉悟
功亏一篑:“天鹰”级舰队航母的命运
“罗马”号与“奥古斯都”号豪华邮轮
面目全非的重建
比想象中成熟的舰载机配置
有因有果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