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道德文化的集大成者
1.1 孔子
1.1.1 孔子基本情况简介
1.1.2 教学案例一:“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1.1.3 教学案例二:“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1.4 教学案例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 孟子
1.2.1 孟子基本情况简介
1.2.2 教学案例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3 教学案例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4 教学案例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第2章 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
2.1 管子
2.1.1 管子基本情况简介
2.1.2 教学案例一:《管子》
2.1.3 教学案例二:“管鲍之交”
2.1.4 教学案例三:“以人为本”
2.2 孙子
2.2.1 孙子基本情况简介
2.2.2 教学案例一:《孙子兵法》的围防教育价值
2.2.3 教学案例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2.4 教学案例三:“不战而屈人之兵”
2.3 墨子
2.3.1 墨子基本情况简介
2.3.2 教学案例一:“兼爱”
2.3.3 教学案例二:“止楚攻宋”
2.3.4 教学案例三:墨子的科技思想
2.4 诸葛亮
2.4.1 诸葛亮基本情况简介
2.4.2 教学案例一:《隆中对》
2.4.3 教学案例二:《诫子书》
2.4.4 教学案例三:《出帅表》
第3章 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
3.1 李清照
3.1.1 李清照基本情况简介
3.1.2 教学案例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1.3 教学案例二:《声声慢·寻寻觅觅》
3.1.4 教学案例三:“天接云涛连晓雾”
3.2 辛弃疾
3.2.1 辛弃疾基本情况简介
3.2.2 教学案例一:“怒斩义端”
3.2.3 教学案例二:“名士相会”
3.2.4 教学案例三:《永遇乐·京口北同亭怀古》
3.3 戚继光
3.3.1 戚继光基本情况简介
3.3.2 教学案例一:《望阙台》
3.3.3 教学案例二:“戚继光抗倭”
3.3.4 教学案例三:“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第4章 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
4.1 刘勰与《文心雕龙》
4.1.1 刘勰与《文心雕龙》基本情况简介
4.1.2 教学案例一:“气论”
4.1.3 教学案例二:“通变观”
4.1.4 教学案例三:“文德论”
4.2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4.2.1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基本情况简介
4.2.2 教学案例一:“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4.2.3 教学案例二:“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
4.2.4 教学案例三:“神农、仓颉,圣人者也;其于事也,有所不能矣”
4.3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4.3.1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基本情况简介
4.3.2 教学案例一:“以业立世”的家庭劳动教育理念
4.3.3 教学案例二:以“开心明曰,利于行耳”为核心的读书观
4.3.4 教学案例三:以“立身扬名”为核心日标的道德教育观
4.4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4.4.1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基本情况简介
4.4.2 教学案例一:蒲松龄的“仁政思想”
4.4.3 教学案例二:蒲松龄对艺术美学的创造性发展
4.4.4 教学案例三:蒲松龄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