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穷尽资料,还原鲁迅辑校工作的完整链条
本书将鲁迅辑校古籍手稿与古籍通行本、鲁迅日记等结合起来,还综合了现存鲁迅藏书实况,几乎穷尽式地占有资料,尝试对鲁迅辑校古籍的操作过程进行历史还原。
2.客观评价,揭示鲁迅辑校工作的“缺环”
本书不满足鲁迅对古籍的描述,而是重新审视鲁迅辑校手稿,在探求流程之外察觉到个别书籍的辑校手稿中存在“缺环”,敢于对鲁迅的古籍整理工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3.考证扎实,丰富拓展鲁迅研究领域
鲁迅辑校古籍的手稿,此前影印公布并不全面,已有研究数量相对有限。本书在前贤基础上,系统考察鲁迅辑校古籍的具体情事,很多具体结论亦被新版《鲁迅手稿全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吸纳采用。
本书以文献学的实证方法,考察鲁迅辑佚校录的各种古籍,细绎手稿实物的物质形态与文本,辨析同书多件手稿的先后次序与动态关系,考述鲁迅的工作思路、辑校细节。
见本书第五章之“七、鲁迅的理校与本校”
古籍成书越早,流传越久,发生讹误的几率愈高,讹误的层次结构亦复杂,多有“层累积成”型的讹误。书籍的早期传本留存至今的概率很低,遂出现传世诸本皆误,无法通过对校发现异文进而据以订正的情形。运用文字、音韵、训诂等文史知识,发现改定文字讹误,即为理校。不依靠异文(直接证据),而以本书相关文本(间接证据)为线索发现并订正讹误的校勘方法,则是本校。《嵇康集》的成书年代与存世最早版本的时代有很大落差,理校与本校尤显重要。鲁迅的理校与本校,贯穿于校勘全程,其例甚多,以下略加考察。
卷四《答难养生论》“视息之具岂唯立五谷哉”句,传世诸本皆同。手稿A校语:“‘立’疑即‘五’之误衍字。”手稿C、手稿D校语略有改动,但论断不变:“疑即因下‘五’字讹衍。”据文义,“立”确为衍文。鲁迅指出这是一处层累积成的讹误,初因“五谷”而衍一“五”字,“五”又转讹为“立”。
卷五《声无哀乐论》丛书堂本原抄“至于爱与不爱喜理人情之变统物与不喜之理”句,文理不通,显有错讹,旧校改为“至于爱与不爱,人情之变,统物之理”。手稿A校语:“当作‘爱与不爱,喜与不喜,人情之变’。”手稿C校改为“爱与不爱,人情之变,喜与不喜,统物之理”,后又改作“爱与不爱,喜与不喜,人情之变,统物之理”,校语称:“原钞下三字(指‘与不喜’)误入下文‘物’字下,今迻正,各本夺,旧校亦删。”手稿D沿用了手稿C的校改。今案,丛书堂本原抄虽误,但保存了探索讹误发生的线索;旧校所改,表面文通字顺,但随意删落原文,抹去了探寻原貌的线索。鲁迅的理校文义完整通顺,句式更为合理(“喜与不喜”与“爱与不爱”对文,并与下文“人情之变,统物之理”,文义相承),校勘态度亦更审慎。
《声无哀乐论》“季子采诗观礼”,典出《左传》。丛书堂本原抄误作“季體采诗观礼”,朱校及以下诸本皆作“季子”,文义虽通,但未能阐发致误原因。手稿 A朱笔校语:“原抄‘體’,朱校改‘子’。”墨笔校语称:“按,当作‘札’。”手稿 C校语的辨析更为深入:“原作‘體’,因‘札’讹‘礼’,‘礼’又为‘禮’而讹也,今正。各本作‘子’。”手稿D与之同。此处丛书堂本原抄明显有误,旧校文义通顺。但鲁迅不轻信旧校,根据形近而讹的原理,重做考察,推测原文当作“札”,后讹为“礼”,“礼”是“禮”之俗体,遂再变为“禮”,又变为“體”。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故为之宗庙,以神其本,不答子贡,以救其”句,各本校语称:
【手稿A】“救其”下疑当有“末”字。
【手稿C、手稿D】案,《难中》云“子贡称性与天道,不可得闻。仲由问神,而夫子不答,其饬末有如彼者”云云。则“救”当作“敕”,下有“末”字。
这是理校与本校结合的一例。鲁迅先是从句式上发现了问题,“以神其本”与“以救其”应对文而未对,“救其”后宜有脱文,据前后文义推断,当作“末”。至此,为理校。而《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是辩难文字,内容与书中《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即《难中》)等篇相关,有本校的余地。鲁迅从该篇发现旁据,转用本校之法,认定所脱为“末”。
鲁迅对理校的风险亦有充分认知,运用时颇为谨慎,多有手稿A理校而定稿时终未采纳之例。如《声无哀乐论》“凡此八者,民所以接物传情、区别有属而不可溢者也”句,手稿 A校语:“‘溢’,疑当作‘滥’。”此处鲁迅根据形近而讹的原理,结合前后文义,推定原文作“滥”。手稿C、手稿D删去此条校语,仍作“溢”。这可能是考虑到“溢”、“滥”均有过度、超出之义,既然于义两通,又无异文证据支撑,便不改动原文。
目 录
引 言/1
序章 鲁迅所用格纸与辑校古籍金石手稿的时间推定/1
上编 鲁迅辑录的史籍地志
第一章 《会稽郡故书杂集》的生成:基于鲁迅诸手稿的文献学考察/3
一、《故书杂集》诸手稿的性质与分组/5
二、编次布局的演变与辑本的“结构化”/24
三、小序的渐次形成/30
四、佚文归属的判定/33
五、校勘与拼合归并:鲁迅的佚文处理/40
六、案语的次第增补与撰定/47
结 语/51
附 表/52
第二章 鲁迅辑校《谢承后汉书》考:增益型辑本的生成/53
一、稿本与抄本:鲁迅辑校诸手稿的性质、关联及书写时间/55
二、增补校订与连缀甄别:鲁迅辑本的佚文处理/65
三、结构的再建:卷次调整与条目分合/80
四、案语的增补与写定/88
结 语/94
附 表/95
第三章 《谢沈后汉书》鲁迅辑本考略/96
一、谢沈书的流传与诸家辑本/96
二、《谢沈后汉书》的鲁迅辑录手稿/98
三、结构编次与条目归属:鲁迅辑本与他家辑本之异同/102
四、案语的订补:鲁迅辑本对于汪本的修正/107
结 语/108
附 表/109
第四章 《虞预晋书》鲁迅辑本考述/110
一、虞预书的清人辑本与鲁迅辑录手稿/111
二、佚文条目的编次、归属与缀合/114
三、案语的差异/120
结 语/123
附 表/124
附 关于《姚辑本〈谢氏后汉书补逸〉抄录说明》/125
中编 鲁迅辑录的中古文史典籍
第五章 鲁迅辑校《嵇康集》考/133
一、《嵇康集》鲁迅诸抄校手稿/134
二、丛书堂本原钞旧校之取舍与校勘思路的变化/147
三、手稿 A的对校流程及校语的结构形式/151
四、手稿 B的底本与参校本的版本问题/155
五、手稿 B的校语结构与形态特征/159
六、搜检异文的范围与对校的周密度/160
七、鲁迅的理校与本校/166
结 语/168
附 表/169
附 《春秋左氏传嵇氏音》《圣贤高士传》的鲁迅辑录手稿/171
附 表/173
第六章 鲁迅辑校《谢灵运集》考/174
一、《谢灵运集》的流传与存世诸本/174
二、鲁迅辑校手稿的面貌与鲁迅的辑校操作/176
结 语/183
附 表/183
第七章 鲁迅辑录孔融遗文与柳恽诗手稿/184
一、孔融遗文手稿/184
二、《柳恽诗》手稿/188
附 表/192
第八章 鲁迅辑录《虞永兴文录》考略/193
一、《虞永兴文录》的构成与辑录时段/194
二、鲁迅的辑佚构思与手稿的“缺失”/202
三、鲁迅的校勘来源与方式/204
附 表/206
第九章 鲁迅抄校《沈下贤文集》考/208
一、《沈下贤文集》的流传/209
二、《沈下贤文集》的抄校手稿/212
结 语/220
附 表/220
第十章 鲁迅辑录《会稽览古集》述略/221
一、《会稽览古集》及华镇著作的流传与散佚/221
二、鲁迅辑录手稿的情况/228
结 语/230
附 表/231
第十一章 《文士传》鲁迅辑本研究/232
一、《文士传》的散佚与诸家辑本/233
二、鲁迅诸手稿及辑本的形成/234
三、手稿 C的原始次序与《文士传》的辑录初期手稿/241
四、检录诸书的次序/246
结 语/249
附 表/250
第十二章 鲁迅辑录《众家文章记录》考/251
一、文章志诸书概要/252
二、由现存手稿所见的《众家文章记录》的辑录流程/257
三、《众家文集记录》的辑佚水准/263
四、《众家文章记录》的学术史意蕴/268
附 表/270
下编 鲁迅辑录的博物杂考书
第十三章 鲁迅辑校《岭表录异》考/273
一、《岭表录异》及其辑本/274
二、鲁迅辑录《岭表录异》的诸手稿/277
三、辑校所用文献的先后次序与诸手稿的形成时段/282
四、异文处理、文句缀合与校勘记的整合:鲁迅的辑校体例/287
结 语/293
附 表/294
第十四章 鲁迅校录《云谷杂记》考/296
一、校录诸手稿的性质与特征/298
二、鲁迅的校录底本/302
三、鲁迅的校勘操作与思路/307
余论 鲁迅辑本与张宗祥/310
附 表/316
第十五章 鲁迅抄校《说郛录要》及其他博物书述略/317
一、《说郛录要》/318附 表/323
二、《南方草物状》《南方草木状》/324
附 表/327
三、《桂海虞衡志》/328
附 表/331
四、《释虫小记》/331
附 表/333
五、《蜂衙小记》《燕子春秋》《记海错》《梦书》/333
附 表/334
六、《墨经正文》/335
附 表/337
第十六章 鲁迅辑录越人子书考述/338
一、鲁迅辑录越人著述的诸手稿/339
二、《范子计然》/345
附 表/349
三、《魏子》/349
附 表/351
四、《任子》/351
附 表/356
五、《志林》《广林》附《释滞》《释疑》《通疑》/357
附 表/361
附 录
谈新版《鲁迅手稿全集》“辑校古籍编”与“金石编”/365
新发现的与鲁迅相关的谭正璧书信/371
参考文献/381
后记/401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