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情商教育包括,关注幼儿在情绪、情感、意志、面对挫折时的能力。而右脑教育主要是培养心灵的关爱教育,0~6岁是右脑优势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右脑开发,保证左右脑平衡发展,能够令每个孩子的无限可能性得到zui大程度的开发,这就是七田真老先生倡导的“七田式右脑关爱教育”。
众所周知,一个人是否成功是否幸福,与智商关系不大,更在于是否拥有高情商,七田真老先生指出在6岁以前爱的教育就是对情商好的培养。通过父母的爱,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赞美和感激他人、更好地面对挫折、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等。
孩子很多的问题行为,都是在刷存在感
孩子只有得到父母的疼爱和尊重,才会成长为自信且具有存在感的孩子。如果父母没能很好地传达爱,孩子会感觉到被父母忽视、放任,其心理就无法健康成长,很容易做出伤害他人甚至反社会的事情。这是因为,在育儿过程中爱和共鸣非常重要。在育儿过程中,如果父母向孩子传达爱,认真体会孩子的心情,疼爱孩子,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健康成长,敬爱父母,友善他人,从而避免出现反
社会的行为。近,电视、报纸上经常会报道一些青少年犯罪的事件,仔细调查那些案件不难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心灵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所为。那些孩子从来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大多对父母都持有否定,甚至憎恨、仇视的态度。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从未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的心理逐渐变得扭曲。孩子所有的问题或行为,都是在潜意识里渴求父母爱的一种无意识表现。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而言,父母可以说是重要的存在。父母从心底里对自己的孩子流露出爱,并认可、赞赏孩子,他们就绝对不会产生心理扭曲。
其中,父爱对于孩子的心灵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孩子情绪方面的发育上。如果父亲能仔细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不但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在生活中也会富于团队合作精神。反之,如果父亲遇到事情只知道严厉批评,或是从来不管家庭事务,那么,与孩子的心灵就会愈加疏远,甚至有可能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在单亲(仅有母亲)家庭中,孩子无法从父亲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但是,因为孩子在本性上具有“利他性”,他们会通过与他人的共鸣来获得存在感。所以当其他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给予帮助。这种本质上的“善”的品质,并非双亲家庭的孩子才能拥有。无论是仅有父亲还是仅有母亲的单亲家庭,这种“善”的品质都能得到发挥。反之,即便是双亲俱全,如果父亲完全不关心培养孩子或从不过问家庭事务,孩子在成长中就比较容易发生心理扭曲。仅有父亲或仅有母亲的单亲家庭培养出优秀孩子的例子也很多,如果父母能够充分传达爱,倾听
孩子的意见,和孩子产生共鸣,那么,即便是单亲家庭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综上所述,父母传递给孩子充分关爱,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产生共鸣,这些是非常必要的。孩子的所有问题行为,都是在渴求父母的爱。
做好这6点,亲子沟通无障碍
在“七田式教育”中,满怀关爱地对待孩子包含六大要点:
一、不光看孩子的缺点,还要赞赏孩子的优点。
二、不把孩子现在的状态当做是已经完成的状
态,而要看成是发展过程中的状态。
三、在育儿过程中要避免完美主义(不以过高
标准要求孩子)。
四、把孩子现在的状态当做满分的状态。
五、在育儿过程中不以学习成绩为重心。
六、不和其他孩子比较。
试着学习并执行上述的“对待孩子的六大要点”,你将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你的看法和对待孩子的方式会发生改变,孩子也会彻底改变。父母总是以严格的标准来对待孩子,只注意到孩子的缺点,这很容易变成孩子眼中的“话痨”。其实,父母要求孩子完成的标准只是父母设定的完成后的标准。但要记住一点,孩子是时刻都处于成长过程中的,所以重要的是在育儿中要完全接受孩子现有的东西。本书的第2 章曾提到,如果父母怀有负面情绪来教育孩子的话,会产生“两个毒瘤”,其一就是父母单方面设定高标准来要求孩子。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等。在这些方面,如果父母单方设定诸如“已经× 岁了应该会做这个了”之类的标准,当孩子做不到时,肯定会有负面评价。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父母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完不成任务,从而会感到有精神压力,结果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有精神压力,这样便出现了第1章所提到的恶性循环。还需要注意,不要设定过高标准,尽量把标准定为“零”。如果标准为“零”,无论孩子做什么,父母都可以用感恩的心情来接受孩子的现状,觉得孩子已经尽力了,做得非常出色。父母以感恩的心情来培养孩子,必定会充满正面情绪,而这种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拥有“想要让妈妈更开心”的心态,这就是良性循环的开始。“两个毒瘤”中的另一个是,常和其他孩子做比较。如果经常和其他孩子做比较,会苦恼于“为什么那个孩子可以做得到,而我的孩子做不到”这样的负面想法。接着,你就会责备自己的孩子,并且自责。如此一来,精神压力集聚到一起,恶性循环就开始了。父母一定要意识到,孩子其实是按照自己的步调在成长,即使比其他孩子稍显迟钝,也没有关系,从孩子的个性来看,即便这样也已经是一百分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步调,父母要接受这一点。
……
第1章 有爱的孩子情绪稳定,存在感强
唤醒生命 /002
育儿的基础是传递爱 /004
增加与孩子的肌肤接触 /007
有自信的孩子更具有存在感 /009
孩子做得不够好时,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012
父母敞开心扉,孩子的心也会打开 /015
让父母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方法 /017
父母越关爱,孩子的情绪越稳定 /020
孩子很多问题行为,都是在刷存在感 /022
教孩子“爱”的同时,不要忘了“敬” /025
父亲参与育儿,
更利于培养孩子生存能力和思考能力 /028
让孩子拥有感谢自然之心 /030
父母与孩子共同体验大自然 /032
亲子共同学习如何生活 /035
第2章 无论孩子个性如何,父母都要全盘接受
相对于智商教育,孩子更需要情商教育 /040
情商教育“五个步骤” /042
打破“擅长模仿,拙于创造”的教育模式 /044
右脑教育让孩子更有创造力 /048
相信孩子的无限潜能 /051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和表现能力 /053
培养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055
充分沟通可以使孩子情绪稳定 /058
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 /061
尊重孩子,孩子必然尊重他人 /064
第3章 让孩子从小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让孩子能为实现目标燃烧热情 /070
培养理想,父亲的作用居首 /072
心灵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让孩子找到想做的事并实现它 /074
多读书、读对书,获得聪明生活的智慧 /076
怎样让孩子自发产生理想和志向 /079
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081
传达正确生活方式的阴阳法则 /084
有梦想的孩子更容易具备领导才能 /086
第4章 情商培养21法
做好这6点,亲子沟通无障碍 /092
优秀孩子的7个特质 /095
1岁以内的孩子需要母亲的紧紧拥抱 /099
小婴儿啼哭时一定要拥抱、爱抚 /102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1~2岁的逆反期 /105
从出生后就开始语言交流的孩子更聪明 /108
不要挫伤孩子想去做的勇气 /111
“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是不可取的 /114
孩子无法体谅他人,责任在于家庭 /117
关注孩子情绪的发育 /118
争抢玩具,可能只是孩子在主张自我 /120
“我相信你”,会让孩子更自立 /123
每天对孩子说“我爱你” /125
认可并感动于孩子的点滴成长 /128
向孩子传达爱的“8秒钟拥抱法” /130
生第二个孩子时,要充分考虑老大的心理 /132
向孩子表达歉意的“5分钟暗示法” /134
每天5次赞扬孩子 /137
家长要先会听,孩子才会愿意说 /140
倾听孩子心声的“回声法” /143
通过语言的传递实现心灵的传递 /146
第5章 右脑教育偏重情商教育
由填鸭式教育转变为培养自学能力的教育 /150
公共教育过于偏重左脑教育 /153
右脑和左脑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155
过于偏重理性的左脑教育会破坏孩子的人格 /159
通过右脑教育引导出潜在能力 /162
“冥想训练”是让潜力自然出现的好方法 /165
摒弃“考前补习班” /168
领导者首先是伟大的奉献者 /170
成为领导者的7个必要条件 /172
学习为他人竭尽全力 /174
后记 我们为什么要向中国家长介绍“七田真”/176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女儿人生中一个无比热爱的老师正是来自七田真。它为我们打开一扇探索人类大脑神秘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令人无限惊喜的成长密码。谢谢七田真!
——凤凰卫视主持人 陈晓楠
现代记者必须把文字和图片数据处理能力结合在一起,左右脑必须协调工作。但培养一个人的这种能力并不容易。通过右脑学习法,很小的孩子也能处理复杂的任务、也能产生全新的创意。
——清华大学教授,曾5次被普利策奖提名李米勒(美)
科学的养育方式和早期的潜能开发,会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带来巨大影响。此次有机会把“七田真”这样优秀、成熟、专业的早教知识推荐给大家,我是非常高兴的,也希望这一系列的书籍能给妈妈和宝宝们更多的指导,哪怕仅仅有一个孩子因为这套书、这套理论,人生发生了改变,那么我们今天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摇篮网CEO 杨国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深度陪伴。父母长期的自我学习需要多读好书,打开七田真早教丛书多多了解儿童才能更好支持儿童。我们一起相信亲子阅读陪伴成长。
——悠贝亲子图书馆创始人 林丹
每个父母心目中都有一个对孩子的希望清单:有想象力、有主见、有创造性、有爱心……要让孩子成长为怎样的人,首先取决于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人,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这“七堂父母必修课”学习做更好的父母,做更好的自己。
——“魔书堡”亲子阅读创始人 付立平
这是一个脑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的时代。右脑训练能够引发强大的灵感、直觉、感性、创造性和独创性。七田真先生对于右脑的有效开发,正是我对孩子未来的期许。
——美国密苏里大学计算机系主任 许东(美)
“认可,赞赏,爱护,培养”,现代社会仍需要从东方传统智慧中寻找育儿的理念滋养。成长的自然与引导的睿智一起,构成了亲子世界里大写的爱!作为父母的我们都是同行同学者,知行合一的哲学信条无非就是言行中的日常。
——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程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