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于丹论语心得(新版)
0.00     定价 ¥ 39.8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8058485
  • 作      者:
    作者:于丹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7-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于丹《论语》心得。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2006年CCTV《百家讲坛》红文化明星于丹力作
  ★易中天作序强力推荐
  本书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同名电视讲座为基础,加以修改润色而成。全书为双色印刷,并以著名画家陈传席画作为彩色插页。
  其最大特点是,直指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通过诠释经典中的智慧,找到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匙。从人生之道、处世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心灵之道等七个方面总结《论语》和孔子的智慧,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语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辟。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展开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等大型理论工程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项奖励。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展开
内容介绍

      《于丹《论语》心得》全书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后半部分是《论语》原文。在前半部分,作者用白话形式重新诠释了《论语》一书,并以“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为主题,分别加以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后半部分,既是对前半部分的补充,使读者更为全面地领略《论语》的魅力;又为一本完整的《论语》小书,供读者不时翻阅诵读。

展开
精彩书评
  ★由《于丹《论语》心得》再看电视《百家讲坛》栏目,其成功首先得益于节目有正确的宗旨――"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和恰当的文化理念――"聚集知识精英,共享教育资源,传播现代文化,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节目制作者尊重市场,尊重观众,懂得电视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个市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亿万中国人直接、真实的文化诉求。早有学者指出,《百家讲坛》的意义,是"作为一座让专家学者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以其独特的文化品格与定位赢得了市场和观众的接受与喜爱,也赢得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认可与好评","成为构建中国电视文化另类风景线的成功实践者"。但这些显然还不是《于丹《论语》心得》热销和《百家讲坛》的全部意义,甚至不是其主要的意义。可能从更大一些的历史尺度中,这一事件的文化意义才能显现出来。
  ——《人民日报》(2007-02-11第08版)
展开
精彩书摘
  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
  又是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
  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什么叫“恕”呢?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就够用一辈子了。
  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他不会让你记住那么多,有时候记住一个字就够了。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
  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但是,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
  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所以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失业、婚变、朋友背叛,亲人离去等等这些事情,它对你是大事还是小事,没有客观标准。
  这就如同划个一寸长的口子,算大伤还是小伤?如果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她能邪乎一星期;如果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他可能从受伤到这个伤好,一直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的内心究竟是做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大家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是“仁”字。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去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
  樊迟又问什么叫智?老师说:“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这么简单。
  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我记得大学英语课本上,有一则西方哲人写的小寓言,说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
  就这三个问题,举朝大臣,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
  他很苦闷。后来有一天,出去微服私访,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投宿到一个陌生的老汉家。
  半夜里,他被一阵喧闹声惊醒,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汉家。
  那个人说,后面有人追我。老汉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来了。
  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看见追兵来了。追兵问老汉,有没有看到一个人跑过来?老头说,不知道,我家里没有别人。
  后来追兵走了,那个被追捕的人说了一些感激的话也走了。老汉关上门继续睡觉。
  第二天国王问老汉说,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
  老汉淡淡地跟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一下都解决了。
  这个故事,又可以做《论语》的注脚。
  实际上,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总结出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
  这些道理不是那些砖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去读,非常吃力地去参悟一辈子。
  真正的圣贤不会端起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

展开
目录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
天地人之道
心灵之道
处世之道
君子之道
交友之道
理想之道
人生之道
《论语》原文
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