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苏联媒体文化呈现出丰富
多彩的格局,然而却成败参半。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好莱坞,可是却在那里遭
受一些女演员的恶意中伤。于是他表现出了十分强硬
的态度:苏联文化将会把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大众文化
扔到历史的垃圾箱。
《莫斯科的黄金时代(苏联建立的传媒帝国如何
在文化冷战中落败)》作者克里斯汀·罗思-艾描写了
二战以后到20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苏联的广播电视业
和电影工业的基本状况,向读者阐释了赫鲁晓夫的勃
勃雄心最终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全力发展现代媒体业
,致力于为全国观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观众群)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苏联人民热衷于听广播、看电视、看
电影。但是他们所收听、收看的并不是西方媒体上作
为重要新闻所播报的五彩纷呈的文化,而是典型的、
正统的苏联式节目,这都是由于赫鲁晓夫对好莱坞的
强硬态度所决定的。
这正是苏联文化真正的黄金时期,也是社会主义
政权所取得的成就,它向人们宣扬:社会主义文化是
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应该享有的。但是,这种苏联式成
功也带来了复杂的、始料未及的后果。
作者强调了苏联的独立自主的媒体文化、越来越
复杂的消费者文化、国外媒体种种深谋远虑的诱惑性
影响以及媒体的野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向人们展示
了战后苏联传媒帝国由内部发生的转变。
由此,作者还得出结论:苏联的新媒体文化越来
越接近西方的大众媒体文化(比如好莱坞文化),也就
是它所定义的敌方文化。20世纪70年代,苏联传媒帝
国超越了a赫鲁晓夫的雄心,开始不断将苏联特有的
正统文化瓦解,渐渐走出了文化冷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