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济课》:
有人说,北大人好谈启蒙和理想。其实,凡是启蒙,都必定首先要揭去那所谓的“无知之幕”,更多的时候,还要跨越信息和思想的真空地带。每一次北大的抉择,也就是中国最卓越,最有远见者的选择。“五四”时代,北大揭下了西方科学的神秘面纱,让赛先生(科学)从此在中国登堂人室。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扰乱的北大重新进入中国和平教育的时代。改革开放,北大成为经济新思潮的绝对中心,成为改革开放中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影响最大的高等学府。
古人说“知难行易”。说是拆掉围墙,可是真正有胆识勇气下手的人,始终是极少的。就算是北大,在面临制度约束的同时,也同样可能面临所谓“路径依赖”的问题。学术研究和市场挂钩的这一决定,在北大面临重重阻力。1992年,也就在吴树青校长排除万难,在北大南墙建立房地产开发部不久,北大的南墙历史巧合在20世纪的改革开放初期,成为北大一次时代精神大转折的标志。因为这一标志,北大从此在科学的大旗下,将中关村和北大、中国硅谷、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系列的名词现象联系起来。
据明清小说笔记记载:近代之前的中关村,本是明清内宫太监的坟地。中关村,本是永定河故道,旱河流过故称“中湾”。明代太监猖獗,京城不少地方都有太监庙,太监又称“中官”。清朝末年编制地图,认为太监不雅,改为“中关”。
新中国成立后第十天,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组建。此后,北大和清华校园扩展到中关村,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关村成为中国最大的知识、教育技术企业中心区域。起初,中国科学院是中关村的领头羊: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前两年创立的30家高科技企业中,中科院就占13家,北大只有1家。
1989年,吴树青教授担任北大校长,决心改变北大在中关村科技园中不利处境。吴树青上任后,决定拆掉北大南围墙,对于“激光照排之父”王选教授的方正给予极大支持,北大建成的中关村现代化电子街,为创建中国硅谷提供了较好条件。同时设立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培养年轻人才,使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不足100人扩展到600多人,并主持制订了北大面向21世纪的宏伟蓝图,从而为北大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打下坚实基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