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不优秀,是父母管太多》:
给孩子选择权,他才不容易出现反抗行为
其实,父母为孩子制定的大部分规则,都是为了让孩子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手段。当你赋予孩子决定如何达成目标的选择权,并让他觉得自己拥有了“掌控的能力”时,他就不太会反抗。
例如,当你规定孩子必须在六点以前洗好澡,有时候他会想尽各种借口抗拒踏进浴缸,这时你便可以给他选择权:洗完澡后,就让他看最喜爱的卡通影片,或者吃他最喜欢的餐前小饼干。
睡觉时间到了,但孩子却说不困,想要继续玩玩具。这时你可以让他自己决定:把玩具拿到床上再玩十分钟,或者躺在床上安静地看书。只要孩子愿意上床或躺在床上,等他够累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睡着了。
在每天例行的生活作息中,如果你能给孩子一些弹性和自由,你就会发现,他越来越能够接受自己的决定所带来的挑战,同时他也会从这些挑战中,了解到生活中许多不同的可能性。与孩子明确“可讨论”和“不可讨论”的规则
父母说话的语气和所使用的词汇,往往是亲子之间是否发生愤怒的权力战争,或者是否能让彼此关系更亲密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关键就在于,父母必须要坚定且清楚地陈述规则和期望。尤其当陈述期望时,绝对不可以出现愤怒的语气,否则只会促使孩子反抗你所传达的讯息。
在陈述规则与期望时,最清楚且坚定的方式,就是把它们分别归列为“可讨论的”和“不可讨论”的事情。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可讨论的”并不表示任何事情的规则都可以改变,而只是保留弹性。例如:
“可讨论的”规则
·要穿什么衣服
·喜欢吃什么食物
·可以看多久电视
·可以看哪些电视节目
·关灯睡觉的时间
·帮忙分担哪些家务
“不可讨论的”规则
·不准独自穿越马路
·不准对人没有礼貌
·不准说脏话或诅咒别人
·不准打人、咬人或踢人
·起床与睡前要自己刷牙
·做完功课后才能看电视
·收拾自己的玩具和文具
当你忙到分身乏术,或工作到疲惫不堪,或孩子哭闹不休时,你也许会觉得这些规则根本一点都不管用。你的意志力几近崩溃,很想要让步,甚至投降,只希望孩子可以停止哭闹、不讲理。只是,一旦你这样做,无疑是帮孩子开了一道“可以不遵守规则”的大门。长远而论,让孩子正视并谨守这些“不可讨论”的规则,不仅可以减轻父母的管教压力,还能教导孩子学会自律。不要对孩子用“……好吗?”的请求语气
在面对你的要求时,若孩子以不理会、反抗或嬉笑的态度来回应,你该如何处理?这个时候,你不妨试试一个对孩子极具约束力的方法——权威的语气。它绝对可以大大地减少你们亲子冲突的频率,使你再也不必每天被孩子搞得筋疲力尽。
有位妈妈绞尽脑汁要让五岁的女儿乖乖吃饭,但女儿却不停地挖起盘子里的食物,将它们往上撒,看着它们飞落到地板上,然后哈哈大笑。妈妈只能疲惫地摇头叹气。
以下是她们母女的对话:
妈妈:“宝贝,请别再玩你的食物了,好吗?”她耐着性子请求。
女儿:“为什么?很好玩啊!你看……”她又把食物拨飞到天空中,并发出咯咯的笑声。
妈妈:“宝贝,食物是用来吃的,不是拿来玩的。你把食物撒得到处都是,看起来又脏又恶心。乖乖地吃饭,好吗?”这次她的语气坚定了一些。
女儿:“我不要!我要玩!”
现在,你看得出来这位妈妈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吗?显然,问题在于她是以“……好吗”的请求语气,要求女儿停止不当的行为,而不是让女儿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被容许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