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大家精要”丛书》:
天资聪颖的梁启超的进步是迅速的。刚刚六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八岁开始学习作文,九岁时已经能够写出洋洋洒洒长达千字的八股文。梁启超吟诗作对的本领也显现出来。曾有访客出上句“饮茶龙上水”,他听后不假思索,随即对出“写字狗扒田”,上下旬都是新会俗语,可谓浑然天成。还有一次,一位先生吟出一句“东篱客赏陶潜菊”,梁以“南国人思召伯棠”相对,引得满座喝彩。1882年,望子成龙的长辈迫不及待地安排九岁的梁肩超到广州去应童子试。船沿西江溯流而上,满船应试的童生有的已四五十岁,年轻的也有十多岁。大家吟诗弄句,卖弄文采,好不热闹。有人提议以正在食用的成鱼为题作诗.在大家搜肠刮肚地组织词句之际,幼小的梁启超不慌不忙地吟出“太公垂钓后,胶鬲举盐初”的诗句,顿时语惊四座。从此,梁启超“神童”的美誉传遍县境。
初次应试虽然没有考取,但梁启超初入省垣,也算增长了见识。1884年,十一岁的梁启超再赴广州应试,一举考中秀才.补博士弟子员。对于梁启超所取得的功名,梁家的欣喜是可想而知的。梁启超的祖父努力了一辈子所取得的成绩,梁启超小小年纪轻而易举便取得了。到他父亲中衰的功名在梁启超这里又有了恢复的希望,并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势。
1889年。十六岁的梁启超到广州参加乡试,一举得中第八名举人。主持乡试的主、副座分别是贵州的李端棻和福建的王仁堪。两位都已看出年少得志的梁启超前途不可限量,都想和梁启超结下秦晋之好:王想让梁启超做他的乘龙快婿,李则想把妹妹李蕙仙的终身托付给梁启超。结果李先开了口。1891年秋,梁启超进京与长自己四岁的李蕙仙结婚。李蕙仙对梁启超助益甚大,原来梁讲一口广东话,对外交流多有不便,在李的悉心教导下,梁的北京官话进步很快。对此,梁启超曾感激地说:“我因蕙仙得谙习官话,遂以驰骋于全国。”
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1891年11月,十九岁的梁启超和二十三岁的李蕙仙在北京结婚。在北京过了近半年的新婚生活,梁启超于1892年夏携新婚妻子返回广东老家。1893年,女儿思顺出生。戊戌政变后,梁出逃日本,李蕙仙毫无大家闺秀的架子,奉老养小,是十足的贤妻良母,与梁算得上患难夫妻。对李操持家务的辛劳,梁终生感激不尽。后来梁将她接到日本。1900年她生一子,但不幸于两月后天折。1901年,生子思成,1908年生女儿思庄。
梁启超的夫妻生活是美满的。1924年9月13日,李蕙仙因病去世,梁启超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梁夫人文》。在文中,梁启超概括他们的关系是:“我德有阙,君实匡之;我生多难,君扶将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赏心,君写君藏;我有幽忧,君噢使康;我劳于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扬。”在这种文体中,虽不免有溢美之词,但他们夫唱妇随的情景也得到了生动的记述。
1900年,梁启超应康有为之邀前往檀香山,在那里他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艳遇。一位年方二十的华侨小姐何蕙珍为他做英文翻译,口齿伶俐,落落大方,对他又心仪已久,愿以终身相许。也有朋友劝梁娶一位通晓英文的太太,这样有了翻译.能助其大展宏图。面对充满青春活力的姑娘的追求,梁启超心神不宁,进退两难。他前前后后写了二十四首情诗,记录了内心的煎熬。他感激何小姐对他的爱恋:“颇愧年来负盛名,天涯到处有逢迎。识荆说项寻常事,第一相知总让卿。”梁在心灵深处对何小姐是赞叹的:“目如流电口如河,睥睨时流振法螺。不论才华论胆略,须眉队里已无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