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0870649
  • 作      者:
    毋丹丹著
  • 出 版 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基于本土文化与伦理学视角,从历时性维度对教师德性进行了理论上的探源与分析,重新定义了教师德性的内涵,并在对现代教师德性进行现实透析的基础上作出现代性的重新诠释。《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可供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爱好者参考使用。
展开
内容介绍
  《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追溯传统——教师德性的传统探源;时代的反思——教师德性消解的现实透析;断裂中的传统——现代教师德性消解的根源剖析;传统的扬弃——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解读与发展。《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基于本土文化与伦理学视角,从历时性维度对教师德性进行了理论上的探源与分析,重新定义了教师德性的内涵,并在对现代教师德性进行现实透析的基础上作出现代性的重新诠释。《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可供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爱好者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
  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的冲突还表在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价值取向冲突。儒家德性文化的超越强调“人不能越出他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也不存在一个独立不改、卓尔不群的绝对者,但人可以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超脱。”①这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②的文化态度:一方面人要通过日常行用中来实现崇高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人不能仅限于常性之中,还应该从中有所提升和超越,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一内在超越源自于“性命天道相贯通”的价值理想。《诗·大雅·烝民》中有载:“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朱子在《诗集传》中将其释义为:“……烝,众。则,法。秉,执。彝,常。懿,美。……言天生众民,有是物必有是则。盖自百骸、九窍、五藏而达之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无非物也,而莫不有法焉。如视之明,听之聪,貌之恭,言之顺,君臣有义,父子有亲之类是也。是乃民所致之常性,故其情无不好此美德者。……昔孔子读《诗》至此而赞之日:‘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而孟子引之,以证性善之说。其旨深矣,读者其致思焉。”可见,天生众民是“有物有则”的,此“物”和“则”便是天道所在。“物”即“事”,而非物体,如人之耳、目、口、鼻等感官使人与外在世界的人和物发生关系,这便是“事”;而人与人最基本的五伦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本身便是“事”的“物”。而“则”便是行事的道理和原则,如视要明、听要聪、貌要恭、言要顺,君臣之间要有义,父子之间要有孝慈。而“民之秉彝”便指人之常性,“好是懿德”便是好善恶恶的德性。天道之“物”、“则”落于人之常性中,便表现为“懿德”,天与人便是在这上下一贯中得以统一的,而人内在超越的德性精神便在这一贯通中得以彰显。
  西方智性文化则是一种外在超越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和超越。上文谈到,中国传统价值观为其找到了一个超越的源
  头——“天”,同时对这超越意义的价值源头并不做进一步的探讨,只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①;而西方人的态度却恰恰相反,终要对这超越意义的价值世界探究到底。希腊最初的哲学家都是自然哲学者,特别致力于对宇宙根源的探讨。例如:希腊哲学始祖泰里士(Thales)认为水是万物之源;安那西明斯(Anaximenes)认为一切事物是由空气的凝聚和发散而形成;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将万物归于抽象的数;德谟克里图斯(Democritus)认为万物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安贝多克斯(Empedocles)主张万物由地、水、风、火四元素的聚散离合形成。可见,希腊最初的哲学家都是以对自然的客观理解为重点的。直至希腊第二期哲学家柏拉图开始,仍然是要继续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能够展示价值之源的真实的超越世界。柏氏的理型世界便是追寻这一本体世界的理念构架。亚里士多德继续沿着柏拉图的途径探讨“最后之因”,或“最先的动因”,最终找出一切价值的最终来源——“上帝”。在近代科学兴起之前,希腊人对价值之源的理性诉求与基督教的对“上帝”的信仰是相互调和的。“上帝”作为万物的创造者以及一切价值的源头,反照这人世间的种种罪恶与缺陷,同时也鞭策着人类努力向善。可见,西方智性文化更注重对自然的探究,从而使智性文化形成了崇力尚争、以知识为根本、功利主义的外倾式文化性格。
  (二)文化冲突与教师身份认同危机
  文化冲突往往源自人们不同的文化认同,即“人们对自我身份、角色的不同认知,也就是人们在身份上的冲突”②;同时,文化冲突过后又会形成新的文化认同,人们总是在文化冲突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来不断确证自己的身份。可以说,文化冲突与人对自我的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联系。
  ……
展开
目录
前言
导言
一、研究的缘起
(一)道德教育的李约瑟难题
(二)对传统的合理性分析
(三)传统教师德性的现时代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教师德性的内涵
(二)教师德性的表现
(三)教师德性的问题
(四)教师德性的价值
(五)教师德性的养成
(六)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三、研究价值
(一)转换教师德性研究的范式
(二)充实教师德性的理论研究
(三)促进教师对自身德性的反思与发展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追溯传统:教师德性的传统探源
第一章 追问教师德性之源
一、以"道"为魂的教师德性
(一)有"道"是为师的基本前提
(二)师者之教在于传道
(三)师者教育之道在于使人学为人
二、教师德性的人性考察
(一)人性的两种进路
(二)人性的历史考察
三、成就德性须指向其道德本心
(一)成就德性即"心"灵明觉知的功夫
(二)成就德性须尽心与实践相合
第二章 传统教师德性的内涵解读与特征分析
一、外在身份指向的教师德性内涵
(一)社会身份的属性规定是衡量教师德性的基本依据
(二)传道、授业、解惑:身份认同指向的教师德性内涵
二、内在心性指向的教师德性内涵
(一)教师德性内涵的内在心性指向
(二)教师仁:内在心性指向的教师德性内涵
三、传统教师德性的特征分析
(一)化成天下的教育性特征
(二)德性意识的自觉性特征
(三)成己成物的实质性特征

第二部分 时代的反思:教师德性消解的现实透析
第三章 教师德性意识的消极懈怠
一、教师德性主体意识的不自觉
(一)教师道德认知与主体道德评价的割裂
(二)教师创造性自觉的缺失
二、教师德性反思意识的缺乏
(一)教师价值相对主义的掣肘
(二)教师教条主义的樊篱
(三)教师道德验证的缺位
第四章 教师德性实践中学与道的背离
一、科学之道的偏离
(一)德性实践的知识化困境
(二)德性实践的工具理性陷落
二、人文之道的背弃
(一)唯知而弃道的现代化迷难
(二)从关系存在到单子式个体存在的转变
第五章 教师德性精神的式微
一、师者先圣传统的时代祛魅
(一)从天职使命到伦理规范的德性精神退变
(二)教师身份世俗化的现代危机
二、教师权威的消解
(一)教师祛权威的困境
(二)教师权威主义的陷溺

第三部分 断裂中的传统:现代教师德性消解的根源剖析
第六章 教师德性消解的文化探源
一、文化价值观变迁引发教师德育价值观从人本走向工具
(一)文化价值观从整合转向分裂
(二)教师德育价值观从人本走向工具
二、文化冲突引发认同危机
(一)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的冲突
(二)文化冲突与教师身份认同危机
第七章 教师德性消解的社会因素分析
一、社会结构分化中教师虚假身份的生成
(一)社会结构分化中统制性单位的形成
(二)单位体制下的教师虚假身份
二、社会关系变迁中教师工具性价值的凸显
(一)社会关系从伦理性到工具性的转变
(二)教师新形象:教育服务的提供者
第八章 教师德性消解的学校组织内部探因
一、以提高效率为主旨的教师考核评价
(一)教师考核评价过于物化
(二)德性至上让位于效率优先
二、高度细化的专业分工导致教师存在的分散
(一)专业分工下的单向度教师
(二)教师存在由整合走向分散

第四部分 传统的扬弃: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解读与发展
第九章 现代视域中传统教师德性的解读
一、外在身份指向的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解读
(一)传道即传自然之道、科学之道和人文之道
(二)授业即实现知识的生产力转化与创新
(三)解惑即解学生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之惑
二、内在心性指向的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解读
(一)教师仁中道德创造性的继承
(二)教师仁外在表现形式的改变
第十章 教育实践中传统教师德性的当代发展
一、以"传道"为主旨的教育理念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以"道"统"学"
(二)实现自然之道、科学之道与人文之道三者的合一
二、教师身份再认与德性意识自觉
(一)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教师知识分子精神的重塑
(二)"传道"中"修道"的职业特性再认识
(三)批判反思中德性自我意识的养成
三、平等师生关系中共促德性发展
(一)为人师表中以行促知
(二)敬业爱生中以心育情
(三)教书育人中以智养性
结语 教师德性自我的建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