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1.1 自然环境概况
1.1.1 地理地貌
1.1.2 气象气候
1.1.3 水文动力
1.2 社会经济概况
1.3 海洋资源概况
1.3.1 渔业资源
1.3.2 海洋旅游资源
1.4 秦皇岛海域相关规划
1.4.1 秦皇岛海洋功能区划
1.4.2 秦皇岛海洋生态红线区
第2章 水动力与水环境特征
2.1 海域潮流特征
2.1.1 实测潮流统计特征
2.2 水环境特征
2.2.1 近岸海域水环境特征
2.2.2 入海河流水环境特征
2.3 陆海污染物输入联动响应
2.3.1 污染物分布
2.3.2 相关性分析
第3章 数学模型概述
3.1 MIKE 11一维模型
3.1.1 水动力模型
3.1.2 水质模型
3.2 MIKE 21二维模型
3.2.1 水动力模型
3.2.2 水质模型
3.3 MIKE 3三维模型
第4章 近岸海域水动力和污染物输运模拟
4.1 秦皇岛近岸海域数学模型建立
4.1.1 模型范围和计算网格
4.1.2 边界条件
4.1.3 模型参数选取
4.2 秦皇岛近岸海域数学模型验证
4.2.1 二维水动力模型验证
4.2.2 三维水动力模型验证
4.2.3 污染物输运模型验证
4.2.4 模型效率评价
4.3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动力和污染物分布特征
4.3.1 水动力特征
4.3.2 污染物分布特征
4.4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体交换能力计算与分析
4.4.1 模型建立
4.4.2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体交换能力计算与分析
4.4.3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体交换时间分析
第5章 入海河流污染物输运模拟
5.1 秦皇岛入海河流数学模型建立
5.1.1 研究区域
5.1.2 边界条件和模型参数选取
5.2 秦皇岛入海河流数学模型验证
5.2.1 模型验证
5.2.2 模型效率评价
5.3 水质模型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5.3.1 水质模型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5.3.2 水质模型在水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5.3.3 水质模型在水环境控制中的应用
第6章 秦皇岛河口海岸环境容量计算
6.1 概述
6.1.1 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定义
6.1.2 海域环境容量研究的技术依据
6.1.3 环境容量计算污染物的确定
6.1.4 环境容量限定值的确定
6.2 环境容量计算方案
6.2.1 CODcr环境容量计算方案
6.2.2 TN环境容量计算方案
6.2.3 TP环境容量计算方案
6.3 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6.3.1 CODcr环境容量
6.3.2 TN环境容量
6.3.3 TP环境容量
第7章 秦皇岛近岸海域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7.1 秦皇岛海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7.1.1 海洋生态灾害以褐潮为主.并呈多灾种并发态势
7.1.2 陆源排污贡献率高.农业面源是主要污染源
7.1.3 浮筏扇贝养殖规模大,对海域环境影响大
7.2 秦皇岛近岸海域环境深度治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