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十四卷)》:
一、突破单一的编排体系
从总体上说,语文教材的发展必须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这三方面的因素。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但基础教育并不等于实用主义教育,不能搞社会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从社会发展的高度,从总体上把握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并且以此确定语文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排列组合应该反映学科体系,形成合理的结构。当然,这种体系和结构不是片面追求学术化而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于不顾,而是根据人才素质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来构建教材体系。教材内容的确定与编制应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但不能走以学生为中心、脱离社会需求、割裂学科体系的极端。总之,完善的中学语文教材应该是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这三者的有机统一。
从中学语文教材的具体发展看,教材体系缺乏多样化仍是教材编写中的主要问题。这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纲一本”制,即全国颁布统一的教学大纲和使用统一的教材。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所改变。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改变这种大一统的做法与我国地广人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国情不相适应的局面,1986年,国家教委在颁布各科教学大纲的同时,明确提出了教材编写要实行编审分开,一纲多本,引入竞争机制。1992年,当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铁映指出:“要建立地方教材。将来,国家可以采取收买知识产权的办法购买一些地方、学校或个人编写的教材,建立等级教材制度。选择教材的权力可交给地方和学校。实行这一办法的前提就是实行会考制度和招生制度改革。要鼓励一些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编写教材,经过专家评审后,推荐给社会,而不是采取指令性的办法。”①这样,就出现了中央制定的教学大纲与地方制定的课程标准并存,多套教材共处的格局,即所谓“多纲多本”。应该承认,近年来的中学语文教材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但考察教材的编排体系,无论是中央教材还是地方教材,无论是正式教材还是实验教材,基本上都是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文选型教材。这种教材体系虽然有其自身的优点,但它的弱点也是十分明显的。
从历史上看,以单篇文章编排组合而成的语文教材并没有向学生提供具有科学序列的系统知识。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只是识字加读文章、写文章,茫然地走着模仿、体会、摸索的道路,致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显得孤立、零碎,甚至杂乱无章,难以组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有机整体。而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①,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系统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它要求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前所述,能力总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在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和发展的,离开了系统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只能事倍功半。然而,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却感到:学习理科,能够知道学了哪些知识,知识之间是怎样前后联系的,懂得从哪里人手,该向哪里发展。可是学习语文,只知道教了哪些文章,不知道究竟学了多少语文知识,更不知道各种知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联系。学习一篇新文章,常常不知如何人手,语文学习实在是一笔糊涂账。出于学好语文的强烈动机,学生们也经常请教老师:理科教材讲的是公式、定理和定律,我们运用这些教材中的公式、定理解课外的习题感到得心应手,很有兴趣。语文课能不能也教一些可以当“定理”“公式”来用的知识呢?学生的苦恼与追求,实际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传统语文教材中的积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