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记)
0.00     定价 ¥ 39.8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29129378
  • 作      者:
    作者:陈渐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九九八十一难,实为八十一案!

◆首次将吴承恩笔下的神魔世界,重新还原到历史现场!

◆十万八千里漫漫取经路,成为一个接一个的罪案现场!

◆妖魔鬼怪一一现出人形,名著《西游记》焕发新奇光彩!

◆每个人、每尊神、每头魔、每只怪,全部原型登场!

◆探案丝绸之路,再现西域绝美风情!

◆当生死轮回成为惊天诡计……

◆一场颠覆西域格局、左右丝绸之路的阴谋诡局,离奇上演!

◆文学名著和真实历史交相辉映,古典叙事和现代探案融会贯通!

◆中国文化悬疑小说经典之作!

◆影视、游戏、有声、数字等全版权呈现!

◆从“降妖除魔”取经,到“惩恶缉凶”探案!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渐,著名悬疑推理作家,紫焰品牌作家,西游叙事革新者。因深厚的史学功底和超凡的想象力,在国内悬疑推理作家中颇具声望,其笔下风云变幻,时有惊雷,极具文学感染力。

《西游八十一案》系列是其研究古典名著《西游记》多年,查遍史书典籍,删改数十次的呕心沥血之作。


展开
内容介绍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实为八十一案,这些案环环相扣,连绵不绝,穷尽了人世间罪案的种类,案案直指人性深处的贪婪,自私,恶。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大唐使者王玄策受李世民之命,横跨流沙河,前往天竺,成为玄奘的第三个徒弟“沙僧”。此时玄奘已在天竺修行十二年,声名赫赫,却面临一场空前的阴谋诡局。

原来,波斯与天竺两大帝国正在举行辩经大会,与会三千教众、上万观众都可与玄奘斗法,一决高下。这场看似寻常的大会,背后杀机四伏,稍有不慎,不但玄奘灰飞烟灭,而且西域将战火四起。

王玄策深谙大国谋略,他的出现,让玄奘获得了整个大唐的助力,同时也搅动了整个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突然之间,暗杀、绑架、谍案接踵而来。

风云际会的西域,玄奘和王玄策一前一后、平静地步入这场人间大戏……


展开
精彩书评

1.我一直特别欣赏这样的创作手法,将现代类型文学范式注入到古代背景上,赋予古人或古代舞台以超脱传统的全新形象,让人耳目一新。

——《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 

2.一个是符合时代背景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一个唐代西域的写实主义风景,这可能与作者大量查阅资料有着直接关系。另外一个,就是这本书采用多线推进的方式写作,虽然玄奘是主角,但在其他角色视角下进行的故事也非常丰富,多线进行基本没有散乱,阅读起来非常舒服。

——《北京晚报》

3.《西游八十一案》所代表的演绎作品,历史部分会显得更为重要,对考据要求更高。同时又将《西游记》中奇幻的故事当作真实事件来处理,两者相结合,形成一个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精彩故事。

——《深圳晚报》

4.《西游八十一案》突破了西游主题作品惯用的神话色彩表现形式,构建起一系列真实存在而又疑窦丛生的故事,为读者带来全新的西游阅读体验。

——光明网

5.《西游八十一案》将玄奘西行的真实历史与《西游记》中奇幻故事相结合,形成一个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精彩故事。

——《扬子晚报》 

6.《西游八十一案》*大的特点就是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一方面来源于小说中涉及到初唐的史实、当时的佛教文化、社会民俗等内容;另一方面作者又根据这些史料进行推理和想象,并以此来窥探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真相。

——华斯比(知名书评人)


展开
精彩书摘

“好啦好啦,”李世民不耐烦,“不要学房玄龄了,朕说个重话就战战兢兢的。你王玄策胆大包天,谁人不知?贞观三年,你带着一百多人,就敢在西突厥的王庭挑起内乱,连统叶护都死于非命。朕让你保护玄奘法师,你却险些害他丢掉性命!哪一件事你不是擅做主张?”

“这个……太子和魏王这边暂时倒也没什么事发生。”王玄策谨慎措辞,“就是太子最近和太子詹事于志宁之间颇有冲突。前几日太子又私自招募了几个突厥人在东宫嬉戏,被于詹事知道了,上表斥责他。太子颇为怨恚,大骂于志宁。”

“逆子!”李世民勃然大怒,“太子詹事是他的老师,辱骂老师简直是……简直是……”李世民想了半天,这脏话也没有骂出口,“你给朕盯着太子!但凡他有出格之事,务必报朕。”

王玄策领旨。

李世民又叮嘱:“查到的那些阴私之事,就不必通过秘书监了,朕丢不起这人!”纵然英明神武如李世民,想起自己这些亲生儿子也忍不住深感疲倦,“三王门外杀,这个门必定是玄武门了,还有一王到底是谁,给朕查清楚!”

“是!”王玄策一个字也不敢多说,起身应诺。 

王玄策返回衙门,不敢怠慢,连夜召集手下的不良人和巡夜的武候,亲自带队,将任务一一交代下去。这一夜王玄策奔波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命人盯住太子和魏王那些心腹手下的宅邸,收买他们宅中的仆役,刺探消息。所幸他身份特殊,不用遵守宵禁。

然而就在路过亲仁坊之时,王玄策却突然发现两道人影纵身跃过坊墙,进入坊内。身边的不良人和武候大吃一惊,正要呼叫,被王玄策阻止。他久经风浪,眼力更是好得出奇。这亲仁坊在朱雀大街之东,靠近皇城,历来都是高官贵族居所。坊墙一丈,这两名刺客纵身便能跃过,绝对不是普通蟊贼,所图必定不小。

王玄策命武候们搭人梯,跟着跳进了亲仁坊,众人悄悄跟踪。却见这两名黑衣人东弯西绕,竟然到了于志宁宅邸的外墙。两名黑衣人影腾身跃过高墙,消失不见。

王玄策当即就惊呆了,有人要行刺于志宁!于志宁除了身兼太子詹事之外,官职为中书侍郎,中书省的长官,正三品的大员。这样的人物遇刺,那可是一件大事!

“快!”王玄策急忙吩咐,“翻墙进去,保护于中书!”

众人手忙脚乱,搭好人梯刚上了墙头,就见月色下那两名刺客潜踪匿迹,悄悄摸向于志宁的卧房。月色下,两人黑巾蒙面,手持的长剑在暗夜中闪耀着光芒。

一名刺客以长剑撬开门闩,要推门进去。王玄策急了,正要大喊,突然房顶上凌空扑下一条人影,一脚将那名刺客踹进房中,轰然一声房门碎裂,那刺客摔倒在地。

另一名刺客一惊之间,那人影双手一挥,手中竟然是一把长达七尺、重达十余斤的陌刀!这种陌刀乃是大唐军中重步兵所持的利刃,主要是为了斩杀骑兵。凡是使用陌刀之人,都是力士,刀太重,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不料今日竟然出现在此地!

王玄策知道其中大有隐情,当即趴在墙头,按捺不动。这时两名刺客和这名陌刀客已经杀成了一团。两名刺客也是高手,但对方的武器威力实在太大,连连闪避。陌刀所向,无论廊柱还是山石,无不碎裂,爆发出闷雷般的巨响。时而刀剑相交,铮铮鸣响。

这时于志宁也被惊醒,狼狈地跑了出来,站在门口两眼呆滞。三人厮杀得极为激烈,从卧房一直杀到庭院,激斗中,一名刺客的长剑被陌刀客一刀斩断。那刺客魂飞魄散之时,陌刀客却劈手撕下了他的面巾,随即冷笑一声,一脚踢出。刺客整个身子被踹飞,直撞在大门上,一寸厚的大门硬生生被撞碎,刺客口吐鲜血,倒在大街上爬不起来。

“杀了我!”刺客朝着同伴大叫。

另一名刺客大吼一声,长剑劈手掷了出去,陌刀客随意挥刀一挡,长剑落地。那名刺客却夺门而出,搀扶起同伴逃之夭夭。陌刀客追出去几步,却拐向另一个方向,霎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时有武候问:“贼帅,用追吗?”

王玄策长长吐了一口气,那刺客被揭下面巾时,他已经认了出来,是自己的同僚,太子左卫率府的武骑尉,太子的心腹卫士,纥干承基。

王玄策摇摇头:“风暴要起来了。命人加强人手,盯紧太子的东宫!” 

这场刺杀事件果然掀起了风暴,首先是朝廷震动,居然有人在长安城刺杀朝廷大员,简直是无视朝廷尊严。李世民愤怒不已,下令调查。但诡异的是,调查尚无结果,民间却传出了真相,幕后真凶正是太子,刺客乃是太子的心腹纥干承基,早已经逃出长安城。

李世民原本不信,但命人去左卫率府调查,果然,纥干承基当夜之后便消失不见。李世民勃然大怒,召太子质问,太子却哭着死不认账。李世民没有真凭实据,也不愿将太子逼迫过甚,只是罚他禁足东宫。

李世民心中仍有疑虑,召来王玄策询问。王玄策这几日早已做好功课,当即禀告:“陛下,臣亲眼所见,刺客的确是纥干承基。”

“朕知道刺客是他!”李世民烦躁,“朕想知道,幕后指使之人,是不是太子?”

王玄策深吸一口气:“的确是太子。”

李世民霍然盯向他,咬牙道:“你敢确定?”

“臣确定。”王玄策道,“当夜臣亲眼看见刺杀案之后,便展开调查。这几个月来,于詹事鉴于太子荒嬉,对他严加管束,除了上书斥责,还将太子招募的那几个突厥人重打三十鞭,赶出东宫。太子极为恼恨,因此才命纥干承基和张师政前去刺杀于詹事。您可以调查一下,事发之后,张师政也被太子派遣出了京城。”

“果真是这孽畜!”李世民气得破口大骂,“你还查出了什么?说吧,朕不嫌家丑!”

“还有……”王玄策这次真的犹豫了,半晌才低声道,“魏王也牵涉其中。”

李世民愣了:“泰儿?这关泰儿什么事?”

“三日前,有个叫韦灵符的术士投靠太子。这个人曾经被魏王招募,在魏王府待了三个月,但不受重视,于是转投到太子门下。”王玄策道。

“泰儿做得很好啊,”李世民颇有些欣慰,“这等术士早就该将他弃之门外。”

王玄策苦笑,道:“韦灵符投靠太子之后,道出一桩秘密,原来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三位詹事对太子求全责备,全是魏王在背后指使。”

“胡说八道!”李世民气着了,“三位詹事乃是风骨傲然的儒学大家,朕还指使不动,岂能被泰儿指使?”

“陛下,魏王的手段非同寻常。魏王交好文人诗人,三位詹事每一次指责太子之后,魏王总是会让这些文人诗家颂扬他们的铮铮傲骨,为人师表。结果,这三位詹事看到颂扬自己的诗词文章,极为受用,对太子的管束便更加严厉,惹得太子对他们更为不满。双方矛盾便愈演愈烈,最终演变到了太子派刺客杀师的地步。”

李世民听得目瞪口呆,在他眼中,魏王李泰忠厚坦诚,才华横溢,对权势毫不热衷,每日醉心于文学诗章。怎么到头来竟然是这副模样?

“陛下,那韦灵符说出此事之后,太子知道上了魏王的当,极为愤怒。”王玄策低声道,“这次刺客去杀于詹事,那名陌刀客仿佛预先得知一般,就在那里等着救人。虽然臣未能查出陌刀客是何人,但此人确凿无疑是魏王所派。”

李世民呆呆地坐着,忽然想起那日噩梦中的十个字:三王门外杀,唐室见轮回。他凄凉地笑着:“难道朕的儿子,果真要重复朕的路吗?玄武门内,果真要送两个人头到朕的面前?难道朕犯过的错,永远也消弭不掉么?这难道是佛家说的报应与轮回吗?”

这句话王玄策可不敢接,低头不语。

“你与玄奘法师相熟,”李世民问,“若是玄奘法师还在,他能否回答朕的问题?”

王玄策低声道:“臣不知。”

李世民没有说话,默默地站了起来,朝寝宫走去。他如今才四十三岁,背影看起来却苍老憔悴,甚至白发都添了几根。王玄策躬身送别,直到皇帝消失在帷帐之间,才起身退了出去。


展开
目录

目录: 

楔子一

楔子二

第一章 大乘天

第二章 西游中的西游

第三章 白鹿原上故人来

第四章 长安噩梦

第五章 犍陀罗赌约

第六章 轮回之环,宿命之狱

第七章 佛陀时代的政变、谋杀和爱情

第八章 女儿国的女王

第九章 曲女城的杀手、谈判和真相

第十章 三十六年罪与罚

第十一章 李世民:甘露煮酒论帝王

第十二章 贞观年间的玄武门兵变

第十三章 妖人,妖术,妖言

第十四章 长生大药,灵山秘社

第十五章 天竺为舞台,众生为观众

第十六章 灵山脚下取经人

第十七章 印度河:围城战场

第十八章 齐王妃

第十九章 帝国盛世,帝王黄昏

第二十章 宫墙、暗夜与莲花

第二十一章 帝那伏王

第二十二章 长生药的秘密

第二十三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

尾声一

尾声二

附 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