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不断斥责孩子的父母必知的5个原则
0.00     定价 ¥ 39.8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6493124
  • 作      者:
    作者:(日)石田胜纪|译者:周志燕
  • 出 版 社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在东洋经济在线上的同名教养课题创下单日PV150万,累计突破5700万的记录。

无效的斥责让很多家长都陷入苦恼中,本书为大家介绍不斥责孩子就能让孩子不断进步的做法。书中列举很多案例,针对具体问题结合“5个原则”帮父母看清问题,有效引导孩子。

作者每讲一个咨询案例,都会以“先分析问题的原因,再介绍解决方案”的形式展开解说,读起来毫不费力。


展开
作者简介

石田胜纪,日本极具影响力的人气教养专家。

他摈弃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养法,创立了以培养积极的心态、调整生活习惯、让孩子思考为三大支柱的教养理念,不仅改善了孩子的生活习惯、提升了学习能力,还让他们掌握了能应用于现代社会中的诸多技能和智慧,并逐渐成长为会思考、有逻辑、能够达成目标的优秀人才。

他的课程更有效促进了无数日本家庭亲子关系的改善,成为深受追捧的网红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你的家庭是不是也过着“大人一斥责,孩子就反抗,继而发生争吵”的生活?大多数父母都会和孩子产生争执,他们虽全心全意地爱着孩子,可还会忍不住发脾气,很少有人能成系统地应对这个问题。

本书作者用30多年的教养经验总结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原则,他认为大人不应该在眼前的争吵中寻找问题的原因,而是要先回到“5个原则”,找到被遗忘在每日喧嚣生活中的本质。本书收录了经典的咨询案例,能够彻底改变大人与孩子的相处模式,让家长拥有恰到好处的智慧,变得更富有同理心和耐心,与孩子建立健康、良好的亲子关系。


展开
精彩书评

孩子的反抗是成长的证明

迄今为止,我见过3500多个孩子和家长。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父母观点的变化速度没有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具体说来,就是:父母注意到了孩子身体的成长,却未察觉其精神层面的变化,因而不会应对这种变化。

比如,反抗、顶嘴、不听话等行为所对应的精神变化,很多父母怎么也应对不了。将孩子过去懂事时的表现作为标准衡量目前的状态,父母自然会觉得孩子是突然发生变化的。

因此,父母便会产生“那个时候明明很懂事”的想法,并在这之后与孩子发生冲突或争吵。而且,不久之后,父母便会通过使用强制性语句或不断斥责,以接近强逼的形式强迫孩子听自己的话。

于是,正如“第2原则”所说,孩子不做被强迫做的事,即使做了,也只停留在形式上。事态终变得越来越糟糕。

鉴于这种情况,我要说说“第4原则”。父母如果不知道这个原则,很可能会一直与孩子处在两条平行线上。

父母已停止成长,而孩子正在成长。

这个总结颇为犀利。但是,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父母不仅身体在很早之前就已停止成长,精神上的变化也已赶不上孩子(这么说或许有些失礼)。

而孩子则不论身心,每天都在不断地成长、变化。如果不早点意识到这个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大。

父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用过去的眼光看孩子,觉得“那个时候孩子是这样的,现在也应该这样”。而且,一旦发现孩子和过去不一样,就会觉得别扭、不安,并总想让孩子恢复以前的状态。这无非是一种想让孩子回到成长前的状态的行为。

此外,如果孩子有兄弟姐妹,还存在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的倾向。

 

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在上一章中,我举了“沉迷于游戏的孩子”的例子。接下来我要介绍的这个例子,虽然看起来和它很像,但我要从不同的视角展开分析。

案例

每天都在重复“一大声斥责,孩子就反抗”的生活

(化名:池田女士)

 

我有一个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他有哥哥和妹妹,可就他有点特别——所有行为都很引人注目。

每天只要我大声斥责,他就反抗、顶嘴。而每次他一反抗、顶嘴,我就很焦虑。我一直处于不知该怎么办的状态。

儿子非常喜欢玩,每天只知道浏览YouTube、玩游戏。如果我叫他“快去学习”,他起初会照做,但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他事情吸引,并开始玩起来。无论我提醒多少次,他都是这样。

我也让他去补习班学习了,可还是没有任何改变。我也想改掉动不动就发火的坏毛病,我该怎么做呢?

 

问题的原因

我想先表明一点:这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所处的状态并不特别。

小学生喜欢玩是很正常的事。而且,玩耍本来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果我们周围存在从不玩耍的小学生,那反倒是更令人担心。

不过,池田女士因孩子“总是在玩游戏、浏览网页,学习学一会儿就厌倦”“父母一说他,他就顶嘴反抗”而变得越来越焦虑,也是很正常的事。

虽然说孩子喜欢玩、不爱学习属于普遍现象,但一直这么下去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父母也想让孩子恢复良好的状态。那么,在思考解决方案前,先想想原因出在哪儿吧!

针对游戏的个别应对方法请参照第三章,这里我再稍稍深入讲解一下。

我想告诉大家:即使你出于想让孩子改变现状的目的而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也无法顺利解决问题。因为在实施对策之前,必须先做一件事。

这件事便是:父母要先改变自己(而非改变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亲子关系在无意之中已变成上下关系。

当父母和孩子处于上下关系中时,如果上面的人不改变自己,一切都不会发生变化。公司中的上下属关系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认为池田女士变得焦虑不安的根本原因是她没有认识到“父母已停止成长,而孩子正在成长”这一点。

如果池田女士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觉得孩子的反抗、顶嘴是成长的证明,因而事态也不会发展到总是一个劲儿地大声斥责孩子的程度。

换言之,如果父母知道“第4原则”,就会把主要精力从“大声斥责孩子”转移到“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既玩得开心,又学得开心”上。

有的父母在听完我这么说后,可能会说:“孩子们每天都在拼命地玩,一个劲儿地吵闹,而父母不仅要工作、做家务,还必须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在这种状态 下,哪有富余的精力去改变自己!”

所言极是。确实说得很在理。

但是,如果因为时间和精力不允许而继续维持现状,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会疲惫不堪。

如果不想变成这样,想让亲子关系慢慢向好的方向转变,让大人和孩子逐渐拥有快乐的家庭生活,处于上面的人必须改变想法——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解决方案

让父母突然做出改变可能有些难,所以大人首先应“有意识地腾出放松精神的时间”。或许有人会觉得自己连一点点的时间都腾不出来,其实时间是能创造的。请每周创造出一小时专属自己的时间吧!

我每年都会举办多场时间管理培训会,为那些完全没有时间的繁忙人士提供时间使用方法上的指导。在接受培训后,很多顾客都发表感想说:“以前觉得‘没有时间’只不过是一种错觉,我现在明白时间无论多少都能创造出来。”

归根结底,有时间的人和没有时间的人只存在一个差别:本人想不想创造时间。

想要创造出时间,就要发挥手帐的作用。大家可以拿着笔边看手帐边集中注意力思考“如何度过接下来的一周”这个问题。

在思考时,注意不要想负面的东西。如果你在心里想“这么忙啊,够我受的了”或“那个也必须做,这个也必须做”,精神上就会陷入困境。

而如果在心里想“如何做能开心一点”“会有什么样的新变化吗”等,意识就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比如:

看电影、购物等,至少要安排一件开心的事。

每周提前安排出一小时的“奖励时间”。

每周预定全家出去就餐一次。

以上是根本的解决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对策吧!

 

STEP1  停止“拿孩子和兄弟姐妹比较”

池田女士在信中提到“他有哥哥和妹妹,可就他有点特别——所有行为都很引人注目”,从这句话不难看出,她正在拿孩子和孩子的哥哥、妹妹比较。请停止这一行为吧!每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的个性,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并没有实际意义。

我在上一章中也提到过,停止“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这一行为,进行“绝对比较”(孩子和以前相比成长了多少,有什么样的优点),更具有建设性意义。

 

STEP2 导入能激发起孩子的学习欲望的机制

父母知道学习方法并不是件坏事。因为知道怎么学的父母应该也能教孩子如何有效率地学习。但是,我觉得,在这之前池田女士家或许还是先导入能激发起孩子的学习欲望的机制为好。能激发起孩子的学习欲望的机制有很多,我一直推荐父母使用我开发的“儿童手帐”。

“儿童手帐”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三个步骤:

将一周内应该做的事写在手帐上

每做好一件应做之事,就用红笔划掉

数数已用红笔划掉几件事,计算分数

将每天应该做的事密密麻麻地写在手帐上,每完成一件,就用红笔划一下。

这种做法乍一看没有太多技术成分,但实际上该方法含有多个能不断激发出孩子干劲的“小机关”,比如,能让孩子获得“拥有自己的手帐的喜悦”“用红笔划去时的快感”和“计算分数时的成就感”。

很多父母在使用这个方法后都曾开心地告诉我“孩子有了180度大转变”,比如孩子开始主动说“想再学一会儿”等。

该方法很简单,无论谁都能马上实践,请一定要试试。

顺带一句,游戏的应对方法请参照第三章。

 

 

………………………

 


展开
目录

为什么你明知不可为,却还在不断地斥责孩子?

案例 我常对爱我行我素的儿子说一些令他不快的话

 

第1原则

世上没有与自己价值观完全相同的人

亲子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冲突

 

如果误以为父母和孩子拥有相同的价值观,会发生什么事?

案例 孩子不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看起来有些软弱

 

克服亲子价值观差异的4个步骤

案例 沉迷于课外项目,无法用心学习

 

如果孩子已经长大,再想纠正是不是为时已晚?

案例 错误的养育方法夺走了孩子的干劲和自信

 

和孩子完全谈不到一块儿去,我该怎么办?

第1原则 Point

 

 

第2原则

孩子不做被强迫做的事,即使做了,也只停留在形式上

你会不会在无意之中“强迫”孩子做什么?

不强迫孩子做什么,就能让孩子进步的“3个步骤”

案例 无法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完全缺乏集中力

 

在被强迫学习后成绩跌入谷底的孩子,如何做能让他提升成绩?

案例 所有科目的成绩都已跌入谷底,本人却没有危机感

 

如果不强迫,就一直不学习,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案例 孩子成谜于玩手机

第2原则 Point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