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花的每一分钱
对于钱包里那一张张钱,我们不能再熟悉了。钱,也就是我们习惯的货币,它是什么?上学的时候课本告诉我们,它是一般等价物,是实现交换的量值媒介。掉书袋对我们日常生活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其实不然。想必大家都留意过类似的新闻,说是有的老人家过于爱惜钱财,不舍得花钱,而且觉得要把钱放在眼皮子底下才放心,于是把钱藏在家里的某些角落里,结果某天不幸遭遇天灾人祸,纸币都损坏了,多年心血变成废纸一堆,老人家心痛欲绝。老人家的做法就是典型的看不清钱币的本质而采取的糊涂做法。当然,年轻一辈自然不会如此。之所以回顾概念,就是想提醒大家,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具备价值,否则就是废纸,毫无意义。
钱要花出去才有价值。花钱的方法有很多种,买东西支付,储蓄,投资,这都是在花钱。可是光说花钱,没钱怎么花钱呢?钱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说得没错,我们要讨论花钱,先要说说钱从哪里来的。
属于你的钱到底从哪里来?看起来,有的来自家庭的积累,有的来自劳动,有的来自投资的增值等等。这些都还是很表面的现象。经济学家告诉我们,财富其实来自于你对社会的价值贡献。你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技能、参与何种社会分工等等一系列复杂的要素通过社会这个精密的系统转化成你的财富。我们用自身价值换取财富,再用财富支撑生活,循环递进。人们都想拥有尽可能多的财富,根本上还是要从自身入手,提升自我,增加社会价值,才能做到真正的开源。所以,不要轻易压缩你对个人的投资。然而,我们都习惯性地选择用节流的办法来积累财富。可有调查表明,从长期的观察记录来看,一个人想要完成原始积累,光通过缩减花销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效果,是不太可能帮助一个人实现在财富和生活品质上质的跨越的。有的人为了省钱,不惜下狠手杀鸡取卵,截断了提升自我价值的回流,结果陷入“越想来钱,却越不得钱”的不良循环中。
正因如此,才会有“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花出来的”“钱越花越有”的说法。但这绝对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开手脚花钱了,花钱也是有讲究的。有的人是越花钱越有钱,可有的人没花几下就捉襟见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花钱的。
C和D都是刚出社会不久的颇具文艺气质的女青年,她们薪酬差不多,生活开支也差不多。她们俩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就是每半年要奖励自己一次旅行。行万里路长见识总没错,这是值得鼓励的。可是旅行对于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总归不是一笔小数目,几次下来,C便觉得有些吃力了。
D的情况却不一样,她似乎总能在旅行中收获很多。她喜欢摄影,结交朋友,每次旅行回来,都会细细整理心得体会。随着旅行次数的增多,她也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出游前做攻略的技能,并将前前后后的许多作品发布在网络上与大家分享。慢慢的,D开始小有名气,甚至开始接到媒体的约稿或赞助,成为旅游达人。她的职业方向和收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小生活过得是越来越精彩了。
几乎是同样的基础,C和D却有不一样的走向。同样都是花钱,可D却能“越花越有钱”,可见C和D花钱性质是不一样的。C的钱是花在了娱乐消遣上,旅行对于她来说是一种生活的调剂,增长见闻的途径,并没有太多其他的目的。而D在旅行中超越了娱乐消遣本身,无论有意或是无意,在使用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上她比C更进一步,触发了自我的提升,实现了价值回溯与增益。
当然,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到这种地步。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由主人设定好了性质和方向。有的钱就是用来找乐子的,图的是轻松愉快;有的钱是用来提升自我的,更看重的是回报。又想轻松愉快,又想有回报,这是不太实际的。认识清楚花出去的钱究竟要指向什么,再来考虑是否要对这笔花销进行调整是比较稳妥的做法。若是一开始花钱的时候就搞不清性质作用,抱有幻想,一遇到周转困难就急刹车,这钱倒花得没意思了。
我们每天都在花钱,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呢?仔细想想,生活中我们的钱一般分成两大类,一类用作生活成本,剩下的部分转化为固定资产或作为理财基础。生活成本包含了必要的生存成本,这是最为固定且比例不大的部分。其余的就是用于维持生活品质、教育、社交以及保险等内容的花销,这个部分的支出在一个稳定的阶段里也是相对固定的,是生活里幸福感的来源。许多人认为要想变得有钱就应该在这个类别里多下工夫,可正如调查所揭露的,这部分可调整的空间不大,效果不明显,是省不出大钱来的。况且,压缩这部分开支,等于降低生活品质,降低幸福感。真正可操作的空间在生活成本以外的部分,也就是另外一大类花费。这部分的资金多表现为储蓄和理财投资,它是财富保值增益最有潜力的地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