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行者大文(精)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4482141
  • 作      者:
    作者:张大文
  • 出 版 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教师往往是以群体的形象呈现,个体在时代潮流中所体验的幸福和愉悦,所经历的苦难和折磨,在时间的冲击下,正在一点点被遗忘、被吞噬。在张大文老师的《行者大文》一书中,折射的却是一个教师个体生命的异样光彩。作者从生活出发,从事实出发,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从自我的经验与感受出发,袒露胸襟,倾心交流,在无拘无束的表白中自我揭露,自我表现,自我觉醒,自我分析,自我探究;作者将个人成长置于时代发展的历史背景中,记录一个教师生活的艰难与荆棘、潮起与潮落、欢乐与失望,以家族变迁与自我挣扎的矛盾交织,以过去之我与现在之我的血肉贯通,个人生活与专业成长的紧密联系,将教师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予以展现。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大文,男, 1937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市。196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先后任教于奉贤区奉贤中学、钱桥中学、曙光中学和杨浦区复旦附中。1981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人民教师,199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并授予国*级人民教师奖章, 1993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华东师大兼职教授,华中师大特约研究员。曾任全国中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中语会阅读学术委员。著有《语文创造性学习》《文体沟通》《中学语文教学体系新探》等教学专著,《山那边人家》《飞翔吧,青春的理想》《第*堂课》等文学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语文名师张大文个人生活经历与语文教学研究相结合的自传体著作。以生活经历为经,以教学研究为纬,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依存。以学习经历为主的生活经历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厚实的知识基础和敏锐的思维触觉,以语文教学为主的教学研究拨正了生活的航向和跨界的拓展。坎坷的童年时期和用功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铺排,个人的流离失所和时代的风云际会如何萌动了观察与思考的种子,各科并进的优良成绩和偏爱文学的刻苦追求冶炼了品德与性格的成型。从他走上讲台的第*天起,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语文教学服务,全心全意为学生的语文生活服务的思想,他深信只有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语文教师,才能教好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学生。

展开
精彩书摘
  从熟读入手,苦练基本功
  我没有一天不刻苦钻研,没有一天不以学生在语文生活中的成长为己任,因此,除了一个新手上场难免的着落点不准之外,我从第一堂课起,就立志做到上课以后一定要比上课之前好,今天一定要比昨天好,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好。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是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反思。备课,要把每一句话一字一字、一标点一标点地写下来,实际上是一篇教案式的作文;上课,并不是照教案念,而是已经烂熟于心,面对大家娓娓道来;反思,是把整堂课一分钟一分钟地“过电影”,当时当然没有录像的条件,但是有条件也不用,而是闭门思过,闭目思改,自以为教得好的,从严检点,自以为教得差的,还有明天。一开始就给自己立下规矩:胜不骄,败不馁;不要自以为是,而要自以为非;切忌浅尝辄止,坚持再接再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一拿起粉笔就激活、就兴奋的时候,就像外科医生一拿起手术刀便进入状态、进入常态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用一辈子的努力去总结语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去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和体系,行走在构筑语文之梦的漫漫长路上。
  在课程表里,语文课所占的比例为什么是那么多?在语文生活中,课堂教学为什么是那么不可或缺?实践证明,语文课堂确实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是我们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用武之地,它是我们苦练教学基本功的根据地,它是语文生活千头万绪中的镇身之宝,它是语文生活得以有滋有味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它是我们屡败屡战的加油站,它是我们屡战屡勇的里程碑,它是语文之舟在大风大浪中得以平稳前行的压舱石,它是载舟却不覆舟的一河与日俱涨的活水、清水、新水……所以,我们热爱语文教学,首先就要热爱语文课堂教学。
  那么,课堂教学如何发力呢?
  首先要问:力从何来,然后才能有力而发之?我的体会是:力从读来。就是读课文,从头到底一字不漏地读,反反复复地读,乃至熟读成诵,如同己出。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掌握全文的思路,并酝酿自己的教学思路,以便让学生去感受、认知、理解课文作者的思路,从而进入他们的阅读库存,有利于复习和模仿。其次是可以站在全文的高度,逐步明确文章的重点、特点、难点,并且着手准备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而找到突破口和制高点。而且,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由于这种最原始状态的备课是从课文实际出发,从课文的语言文字、思想感情出发,从课文思路出发的,因而步步走在每篇课文的发力点上。熟读,是消费成本最低、而自我孕力最大的,是最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而为之的,是最独立自主、最不求人的,是最能见缝插针、无孔不入的,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是生命力中的生命力,如同上海早餐中“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浆,价廉物美,百吃不厌,是饮食品种最为基本的,因而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正是熟读,使我们对语言文字有一种准确而灵敏的感悟,进而掌握一篇课文的思想感情的基调和文字内容的脉络,从而对进一步作关于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甚至词语解释、标点正误的过细推敲准备了物质与精神上的条件。而且一旦尝到甜头,便会孜孜以求,乃至终生不倦,非读到滚瓜烂熟,不肯稍作停顿。
  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后,从文章所表达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看,从笼罩全文的朦胧的景色看,从一个憨厚稳重的学者的气质与修养看,总觉得把作为全文“文眼”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颇”解释为“很”,虽然没有人会说你讲错了,但实在并不协调。一查词典,果真还有第二解——“稍微”!一刹那,我仿佛得了朱自清的真传,恨不得长出两个翅膀,飞到教室里同学们的身旁,告诉他们我的新发现。我多么希望天天有这样的新发现呵,但是,除了自己的努力,低头在熟读中培养涵养功夫细又长,还能在仰望星空中得到一星半点吗?
  熟读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时,发现夏洛克那些因鲍西亚讲了些有利于他的话而吹捧鲍西亚的句子,后来恰恰被葛莱西安诺用来“回敬”夏洛克。这样,一句相同的话,出诸不同的人物,我们就要用不同的句调念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这要比单纯的讲解生动、有效得多。当然,这里提到“句调”,只是为了着重说明“句调”的问题,其实,朗读时句调总是同重音、停顿、速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例如,夏洛克赞美鲍西亚是:“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就要用升调,重音落在“法官”两字,“公平正直”“博学多才”要念得浮滑不实,突出感激涕零的阿谀相。而葛莱西安诺赞美鲍西亚的第一句话是:“啊,公平正直的法官!听着,犹太人,啊,博学多才的法官!”开头一个“啊”是对鲍西亚突然亮相,好朋友安东尼奥化凶为吉的惊喜之叹,念第四声。“公平正直”是最初的直感,可稍快,“法官”则重音轻读,“听着,犹太人”是对犹太富翁的警告,“听着”后要停顿,“犹太人”三字要稍长,含有教训的意味。接着一声“啊”,表明对鲍西亚有所新解,刮目相看,应稍长,念第一声。“博学多才”是叹服鲍西亚使夏洛克处于自作自受境地的机智,应稍慢。“法官”两字仍重音轻读,有引以自豪之意。而从句调来说,有关“法官”两句均用降调。就这样,我们可以熟读到让葛莱西安诺用夏洛克的话挖苦了他自己,令人发笑,收到良好的喜剧效果。
  而对整篇文章的反复的熟读,一气呵成的熟读,一定会使我们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结构层次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恰如其分的理解。我有时想,我现在要教的课文是早在中学时代已经学过了的,读起来总可以省力一点、轻松一点了罢?殊不知,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中学时代,我是读得多么肤浅啊!
  这里以鲁迅的《一件小事》为例,加以说明。记得我早在读初一的时候,已经读过这篇小说,读出了什么名堂?大概读出了车夫的优秀品质,而“我”这个人要虚心向车夫学习这两点。——现在看来,这是多么粗浅的理解呢。能这样进课堂去教学生了吗?从办公室的门走出去,到教室的门口走进去,这护照是谁发给你的?就凭着这薄薄的三言两语就可以进教室了?你的心一定是虚的,你的腿一定是软的,你的步子一定是浮的!——因为你至少没有熟读。熟读了,至少可以进教室,在讲台边上讲出些道道来,尽管远远谈不上精练地、有机地次第而出。
  那么,熟读以后,对《一件小事》的理解会怎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化为内功、凝聚成力而有的放矢呢?
  先看“我”从车夫那里受到教育,是不是由于“我”对老妇人的看法不对。我们从老妇人怎样摔倒的过程来判断:一是虽然她是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但车夫“已经”让开道,只是她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才兜着车把;二是车夫“早”有点停步,所以她是慢慢倒地的,没有栽大斤斗。由此说明“我”对老妇人“没有摔坏”的推断是正确的。这就是说,“我”同车夫之间并不是对老妇人怎样摔倒有不同的看法,而是对同样一件事情两人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
  再看老妇人摔倒以后车夫一系列的动作以及“我”对他的前后不同的态度,可以进一步体会到文章的主题所在。在车夫方面,行动是十分真切自然的,但在“我”看来,却十分不理解,而在理解之后,又觉得十分崇高。——起初,“我”对车夫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反感:一是“立住脚”——这岂不是“多事”,本来是没有什么是非可言的,你偏要“惹出”是非来,也“误”了我的路。二是“毫不理会”——本来“我”以为车夫如果听到了“我”的话,不见得不理会,因此用“或者并没有听到”一句插说来原谅他,但是从他后来听了老妇人的话却“毫不踌躇”地又发出新的动作来看,显然对“我”的话确实是听到了而不愿意“理会”。三是车夫将车子“一放”,对老妇人一“扶”一“搀”一“立定”一“问”——也是“多事”,“自讨苦吃”,不懂“我”的一片好心,好吧,现在“我”可帮不了忙了,看你想出什么办法来罢。而反感结束,当“我”看到车夫听了老妇人的话“毫不踌躇”地搀着她向前走去的时候,先代之以诧异——你竟然想出一个办法来了?后代之以恍然大悟——你是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是主动承担责任,希望分驻所对他作出处分。这就是说,不但不是“我”所主张的撇下不管,也不是什么“私了”,而是十十足足的尊重老妇人!
  三看一件小事的主题似乎已经揭示出来以后,文章还没有结束的道理。从上述内容可知:车夫的尊重人和我的看不起人这种精神境界上的悬殊使“我”感到车夫的高大和自己的渺小,从而完成要向车夫学习的主题,岂不水到渠成?但是,“我”认为:这样的主题还嫌单薄;既然事情还没结束,主题还可深化。果然,当渺小者要向高大者学习的时候,又犯了老毛病——抓出一大把铜元托巡警转交给车夫,于是又严肃自责:如果这算是“奖”他,岂不意味着“裁判”他?意味着要比车夫高明得多?意味着自己站在高处向站在平地的车夫“授奖”?这还不是在向你学习的时候仍然看不起你?由此可见,主题的另外一层意思是:在向高大者学习的时候,要时刻守住他们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的底线,才能活到老、学到老而有成效。
  啊,熟读熟读,熟读熟读!有哪一点不是熟读而得到的呢?有哪一点是可以不通过熟读而得到的呢!
  ……
展开
目录

辑一 坎坷的童年

谁来陪我

不得不谈母亲

我的小学生活

在远房外公家

寄居六祖母家

我的祖父祖母

父亲母亲关系的瓦解

封建旧家庭的消亡

祖母从杭州回来

离开余姚到上海

 

辑二 我的中学时代

育材中学的进步

走进写作之门

吴淞中学的生活

初尝戏剧创作

代老师上英语课

一段自生自灭的感情波涛

祖母弃我而去

 

辑三 走上语文教学之路

从熟读入手,苦练基本功

课堂外面的语文生活

简短却终身受用的谈话

跟随杜老师进修

奉贤中学分部的两年

从词语教学起步

建立语文教学第一块根据地

形式逻辑的语文教学化

纷繁的思绪

我的独幕剧《第一堂课》

阶级斗争来了

 

辑四 进入语文教学常态

在钱桥中学备最难备的课

有了“语言—思想—语言”的雏形

到曙光中学后的机遇与挑战

试论语文性

“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上升

碎片化的语感训练

 

辑五  构建语文教学思想体系

到复旦附中的新感受

寓教于练,训练语感

创设文体沟通训练

把学生的语文生活放在第一位

生平最成功的教研活动

与同事、学生、家长一起参与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