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熟读入手,苦练基本功
我没有一天不刻苦钻研,没有一天不以学生在语文生活中的成长为己任,因此,除了一个新手上场难免的着落点不准之外,我从第一堂课起,就立志做到上课以后一定要比上课之前好,今天一定要比昨天好,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好。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是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反思。备课,要把每一句话一字一字、一标点一标点地写下来,实际上是一篇教案式的作文;上课,并不是照教案念,而是已经烂熟于心,面对大家娓娓道来;反思,是把整堂课一分钟一分钟地“过电影”,当时当然没有录像的条件,但是有条件也不用,而是闭门思过,闭目思改,自以为教得好的,从严检点,自以为教得差的,还有明天。一开始就给自己立下规矩:胜不骄,败不馁;不要自以为是,而要自以为非;切忌浅尝辄止,坚持再接再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一拿起粉笔就激活、就兴奋的时候,就像外科医生一拿起手术刀便进入状态、进入常态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用一辈子的努力去总结语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去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和体系,行走在构筑语文之梦的漫漫长路上。
在课程表里,语文课所占的比例为什么是那么多?在语文生活中,课堂教学为什么是那么不可或缺?实践证明,语文课堂确实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是我们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用武之地,它是我们苦练教学基本功的根据地,它是语文生活千头万绪中的镇身之宝,它是语文生活得以有滋有味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它是我们屡败屡战的加油站,它是我们屡战屡勇的里程碑,它是语文之舟在大风大浪中得以平稳前行的压舱石,它是载舟却不覆舟的一河与日俱涨的活水、清水、新水……所以,我们热爱语文教学,首先就要热爱语文课堂教学。
那么,课堂教学如何发力呢?
首先要问:力从何来,然后才能有力而发之?我的体会是:力从读来。就是读课文,从头到底一字不漏地读,反反复复地读,乃至熟读成诵,如同己出。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掌握全文的思路,并酝酿自己的教学思路,以便让学生去感受、认知、理解课文作者的思路,从而进入他们的阅读库存,有利于复习和模仿。其次是可以站在全文的高度,逐步明确文章的重点、特点、难点,并且着手准备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而找到突破口和制高点。而且,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由于这种最原始状态的备课是从课文实际出发,从课文的语言文字、思想感情出发,从课文思路出发的,因而步步走在每篇课文的发力点上。熟读,是消费成本最低、而自我孕力最大的,是最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而为之的,是最独立自主、最不求人的,是最能见缝插针、无孔不入的,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是生命力中的生命力,如同上海早餐中“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浆,价廉物美,百吃不厌,是饮食品种最为基本的,因而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正是熟读,使我们对语言文字有一种准确而灵敏的感悟,进而掌握一篇课文的思想感情的基调和文字内容的脉络,从而对进一步作关于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甚至词语解释、标点正误的过细推敲准备了物质与精神上的条件。而且一旦尝到甜头,便会孜孜以求,乃至终生不倦,非读到滚瓜烂熟,不肯稍作停顿。
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后,从文章所表达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看,从笼罩全文的朦胧的景色看,从一个憨厚稳重的学者的气质与修养看,总觉得把作为全文“文眼”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颇”解释为“很”,虽然没有人会说你讲错了,但实在并不协调。一查词典,果真还有第二解——“稍微”!一刹那,我仿佛得了朱自清的真传,恨不得长出两个翅膀,飞到教室里同学们的身旁,告诉他们我的新发现。我多么希望天天有这样的新发现呵,但是,除了自己的努力,低头在熟读中培养涵养功夫细又长,还能在仰望星空中得到一星半点吗?
熟读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时,发现夏洛克那些因鲍西亚讲了些有利于他的话而吹捧鲍西亚的句子,后来恰恰被葛莱西安诺用来“回敬”夏洛克。这样,一句相同的话,出诸不同的人物,我们就要用不同的句调念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这要比单纯的讲解生动、有效得多。当然,这里提到“句调”,只是为了着重说明“句调”的问题,其实,朗读时句调总是同重音、停顿、速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例如,夏洛克赞美鲍西亚是:“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就要用升调,重音落在“法官”两字,“公平正直”“博学多才”要念得浮滑不实,突出感激涕零的阿谀相。而葛莱西安诺赞美鲍西亚的第一句话是:“啊,公平正直的法官!听着,犹太人,啊,博学多才的法官!”开头一个“啊”是对鲍西亚突然亮相,好朋友安东尼奥化凶为吉的惊喜之叹,念第四声。“公平正直”是最初的直感,可稍快,“法官”则重音轻读,“听着,犹太人”是对犹太富翁的警告,“听着”后要停顿,“犹太人”三字要稍长,含有教训的意味。接着一声“啊”,表明对鲍西亚有所新解,刮目相看,应稍长,念第一声。“博学多才”是叹服鲍西亚使夏洛克处于自作自受境地的机智,应稍慢。“法官”两字仍重音轻读,有引以自豪之意。而从句调来说,有关“法官”两句均用降调。就这样,我们可以熟读到让葛莱西安诺用夏洛克的话挖苦了他自己,令人发笑,收到良好的喜剧效果。
而对整篇文章的反复的熟读,一气呵成的熟读,一定会使我们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结构层次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恰如其分的理解。我有时想,我现在要教的课文是早在中学时代已经学过了的,读起来总可以省力一点、轻松一点了罢?殊不知,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中学时代,我是读得多么肤浅啊!
这里以鲁迅的《一件小事》为例,加以说明。记得我早在读初一的时候,已经读过这篇小说,读出了什么名堂?大概读出了车夫的优秀品质,而“我”这个人要虚心向车夫学习这两点。——现在看来,这是多么粗浅的理解呢。能这样进课堂去教学生了吗?从办公室的门走出去,到教室的门口走进去,这护照是谁发给你的?就凭着这薄薄的三言两语就可以进教室了?你的心一定是虚的,你的腿一定是软的,你的步子一定是浮的!——因为你至少没有熟读。熟读了,至少可以进教室,在讲台边上讲出些道道来,尽管远远谈不上精练地、有机地次第而出。
那么,熟读以后,对《一件小事》的理解会怎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化为内功、凝聚成力而有的放矢呢?
先看“我”从车夫那里受到教育,是不是由于“我”对老妇人的看法不对。我们从老妇人怎样摔倒的过程来判断:一是虽然她是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但车夫“已经”让开道,只是她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才兜着车把;二是车夫“早”有点停步,所以她是慢慢倒地的,没有栽大斤斗。由此说明“我”对老妇人“没有摔坏”的推断是正确的。这就是说,“我”同车夫之间并不是对老妇人怎样摔倒有不同的看法,而是对同样一件事情两人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
再看老妇人摔倒以后车夫一系列的动作以及“我”对他的前后不同的态度,可以进一步体会到文章的主题所在。在车夫方面,行动是十分真切自然的,但在“我”看来,却十分不理解,而在理解之后,又觉得十分崇高。——起初,“我”对车夫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反感:一是“立住脚”——这岂不是“多事”,本来是没有什么是非可言的,你偏要“惹出”是非来,也“误”了我的路。二是“毫不理会”——本来“我”以为车夫如果听到了“我”的话,不见得不理会,因此用“或者并没有听到”一句插说来原谅他,但是从他后来听了老妇人的话却“毫不踌躇”地又发出新的动作来看,显然对“我”的话确实是听到了而不愿意“理会”。三是车夫将车子“一放”,对老妇人一“扶”一“搀”一“立定”一“问”——也是“多事”,“自讨苦吃”,不懂“我”的一片好心,好吧,现在“我”可帮不了忙了,看你想出什么办法来罢。而反感结束,当“我”看到车夫听了老妇人的话“毫不踌躇”地搀着她向前走去的时候,先代之以诧异——你竟然想出一个办法来了?后代之以恍然大悟——你是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是主动承担责任,希望分驻所对他作出处分。这就是说,不但不是“我”所主张的撇下不管,也不是什么“私了”,而是十十足足的尊重老妇人!
三看一件小事的主题似乎已经揭示出来以后,文章还没有结束的道理。从上述内容可知:车夫的尊重人和我的看不起人这种精神境界上的悬殊使“我”感到车夫的高大和自己的渺小,从而完成要向车夫学习的主题,岂不水到渠成?但是,“我”认为:这样的主题还嫌单薄;既然事情还没结束,主题还可深化。果然,当渺小者要向高大者学习的时候,又犯了老毛病——抓出一大把铜元托巡警转交给车夫,于是又严肃自责:如果这算是“奖”他,岂不意味着“裁判”他?意味着要比车夫高明得多?意味着自己站在高处向站在平地的车夫“授奖”?这还不是在向你学习的时候仍然看不起你?由此可见,主题的另外一层意思是:在向高大者学习的时候,要时刻守住他们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的底线,才能活到老、学到老而有成效。
啊,熟读熟读,熟读熟读!有哪一点不是熟读而得到的呢?有哪一点是可以不通过熟读而得到的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