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大学中庸熙解
0.00     定价 ¥ 45.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0440937
  • 作      者:
    作者:文武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认为,古代先贤的经典著作,都是自带立体感的。比如《论语》,每一句话单独看都具有哲理,连句成段可以阐述一件事情,连段成篇,每一篇又形成一个主题,各个篇章之间的主题组合还有一个更大的逻辑结构。而《大学》《中庸》的思想与《论语》结合,又像一栋大厦,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来审视,都非常完美。所以“熙解”系列力图还原到先贤的思想框架之中,创新地将《论语》《大学》《中庸》三部书的逻辑结构全面梳理了一遍,以通俗易懂的流程图、逻辑结构图形式,非常直观呈现在今人面前,让读者学习经典不再迷茫如雾里看花。


展开
作者简介

文武,本名王志斌,字文武,号狮仙。熙华国学堂创办人,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院长。具有IT、媒体、金融、国学等多个领域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受益于国学。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国学的研究与践行,倡导创新并系统研究传统文化经典“新四书”熙解系列----《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致力于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生活。文武先生已出版专著《论语熙解》《大学•中庸熙解》。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学·中庸熙解》用现代的元素讲述 “慎独、新民、止于至善”的理念,通过自然之道延伸到人伦之德的过程,将“明明德”诠释得非常通透。本书还引入“中庸示意图”进行辅助解读,让读者学习经典不再迷茫如雾里看花。

全书设置了“启示”环节,引述《易经》哲学,运用格物致知之法,清理被异化“知识”造成的思维障碍,突破思维的边界,还原本真。全书谈古论今,格局开阔,逻辑严谨,“絜矩之道”亦是本书发掘的一大精髓。本书第三部分内容:“絜矩之道----《论语》背后的逻辑结构”,能让人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庸》有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位置,都要做好分内的事,不要胡思乱想。那什么叫作分内的事?我认为首先得搞清楚这个“位”到底是什么。上一课讲到,中庸是一个动态的轨迹,那么这个“位”其实就像“中”一样,随着环境、际遇、能力、心态的转变而转变,而“分内的事”就是当下你能做的事。我记得以前曾在网上看到一副图片,有三个人看围墙外的风景,一个站在地面的只能踮着脚看到一点;一个站在金钱上的可以看到全部;还有一个站在一堆书上看到的已经是云层之外的景色了。这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不同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层次不同,如果你看到的是和风丽日,别人说不定已经看到即将变天的预兆;如果你看到的是刮风下雨,又怎么会知道云层之后其实都是阳光呢?所以,孔子说,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君子首先从自己的本位出发,不错位。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当下的能力和精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孤芳自赏,也不妄自菲薄,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以待时机。

     有一句话叫,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这里的有准备,除了“素其本位”,还有第二要素就是“积跬步”,“积跬步”取自于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庸》里则采用了周朝礼制建立的例子。周武王在祖父王季、父亲文王两代人不断的努力下,才在晚年建立了周朝,而他的继任者成王又在其叔父周公的辅佐下,将周朝的礼乐制度推向新的高度。这可以说是“积跬步“最典型的例子了。而我想一开始的王季,应该并没有想到百年之后会是周礼的天下,他也只是在做当下他能做的事。所以我觉得,“素本位”和“积跬步”是相互影响的。随着前赴后继的开创、学习,视野会不断开阔,思想层次也会不断提高,可以说每积一跬步,“位“就相应转换一步,能做的事会随之增加广度和高度。就像前面说的三个人看风景的例子,谁也不是天生就站在高位,都是从地面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而爬到高处的人,如果以为这就是顶峰而固步自封,那展现在他面前的将又是一堵新的墙。所以说”本位“跟着“积跬步”而转移,而“跬步“又随着“本位“的转移而不断加深。形象点说,就像地球在太阳系中螺旋上升,而太阳又在银河系中螺旋上升一样,”素本位“和”积跬步“作为”中庸之道明与行“的两大要素,就是一个立体前进的动图,而下一步”必受命“则动图中的界线。

     这里的“必受命’指的是承担你所处的这个”位子“的责任。从”积跬步“一步步走到高处的人,更能体会那些在不同位置的人的心境,从而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大家都能”素本位“。有些大公司的空降兵,有着光鲜靓丽的头衔,却常常呆不长久,主要也是因为对公司每个职位职能并不完全了解的缘故,上来就大刀阔斧的改革,却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职位越大,责任越大。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担当和能力,改革无法成功不说,自己还势必要回炉再修炼一番才行。所以,”必受命“是责任,也是让你”不过之“、”不远复“的一种提醒。

     所以,中庸之道的明与行,简而言之的步骤就是:做好自己本位的事、踏实笃行、有责任有担当。这不是一条单行道,他们高低起伏,相辅相成。像“他者“一样存在的中庸之道,每个人都在追求的明与行,让我们就从”素本位“开始做起吧。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大学》熙解
《大学》原文解析
启示:“格物致知”的三个步骤
启示:格物致知与思维的边界
启示:宽视野、大格局,思维无边、止于至善
附:《大学》全文

第二部分 《中庸》熙解
《中庸》原文解析
启示:致中和的三要素
启示:学习“达德”内涵,摒弃“三纲”糟粕
——透析三纲五常的形成、演变和异化过程
启示:国家九经与六部
启示:天人感应
启示:中华文化“十六字心传”
策论:《说秦始皇议礼书》
申论:隐驳《说秦始皇议礼书》
启示:《中庸》的作者考证与版本演变
附:现代本《中庸》全文1
附:现代本《中庸》全文2
附:现代本《中庸》全文3

第三部分 絮矩之道:格《论语》以致知
《论语》背后的逻辑结构
头脑风暴:做蛋糕vs《论语》的逻辑思维结构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