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很忙,食物“加工”、水液“运输”都靠它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黄帝内经·素问·厥论》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运,有转运输送的意思;化,即消化和吸收。脾的工作就是把饮食水谷转化为精微和津液,并传输到全身各处。
脾运化水谷,脾好的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脾能运化水谷。水谷即各种饮食,如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奶、水、饮料等,人摄入的这些食物,都需要经过脾转化成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脾帮助胃、小肠将食物分解消化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
第二阶段:脾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
第三阶段:脾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转输到其他四脏,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以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脾气健运,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为精、气、血、津液等的化生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如果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饮食水谷得不到很好的消化,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持,就会出现腹胀、便溏、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以及倦怠、消瘦等症状。
脾运化水液,脾好的人身材不臃肿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有的女性经过一段时间减肥后,明明体重下降了,但腰、腿却粗壮如初,而且有肿胀感,其实这并不是脂肪在作怪,而是脾的运化功能出现了问题,使水湿停留、毒素无法排出而造成的肿胀。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有运化水液的作用,进入人体的所有水液,包括食物中的水分、喝进去的饮料等,都需要经过脾的运输转化,气化成津液,并输布于肺,通过心肺作用而濡养、滋润各脏腑器官。另外,身体里的多余水分也需要通过脾的输送,到达肺、肾、膀胱、皮毛等器官组织,变成汗液、尿液、泪液等排出体外。可见,人体水液代谢离不开脾,如果脾失健运,水液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造成水液停聚,产生水湿痰饮,从而造成水肿。
养脾,先从吃开始
如果脾闹脾气了,运化饮食水谷、水液的能力下降,人就会出现食欲缺乏、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不适。想要安抚好脾,首先要从饮食入手,可适当吃些健脾的食物,激活脾气,使脾充满能量。
粳米、糯米、小米、红薯、土豆、南瓜、白扁豆、红枣、莲子、花生、栗子、圆白菜等食物能益气健脾,薏米、红豆、冬瓜、莴笋、鲤鱼、鲫鱼等食物则能健脾除湿,可根据情况适量食用。
脾是人体血库,脾好气色就好
血液有滋润、濡养人体的作用,而脾是造血的器官,是“人体血库”,能够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此外,它还有统摄血液的作用,就是让血液循规蹈矩地运行于身体各处。
脾能生血,脾好的人气色好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中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位于中焦的脾胃接纳饮食水谷,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经过气化变成红色的液体,这种液体就是血。
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如果脾的功能失常,生血物质匮乏,则血液亏虚,会使人出现头晕眼花,面色、嘴唇、指甲淡白等血虚症状。一个人气色不好,通常跟血虚有关,因此中医调理气色常从补脾胃入手。
脾主统血,是全身血液的管理者
脾主统血,指的是脾对血液拥有管理权。唐容川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说:“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气为血之帅,对血液运行有推动、固摄的作用,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的功能健旺,不仅气之生化有源、血液化生充足,而且统摄有力,血液循行于脉中而不外溢。如果脾的功能低下,不但气血生化之源匮乏,血液来源不足,脾管理血液的权利也会被削弱,血液就会不受管束,溢出脉外,导致各种出血证,如皮肤出血、鼻出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经血不停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