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胡石言生平及创作成就的必读资料。
« 著名作家胡石言评传,考据严谨、资料详实,全面梳理张弦一生创作成就,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
« 暨南大学文学院贺仲明教授撰写,附胡石言家藏珍贵照片。
本书是一部关于著名作家胡石言的传记。胡石言因歌曲《九九艳阳天》而声闻海内,在大众中有极高的知名度。本书利用丰富的一手资料,详尽还原了胡石言的一生。本书予评予议,给胡石言以合适的文学史定位。本书作者也试图以胡石言为切入点,重新研究和审视当代文学中的“十七年”特殊时期。本书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学术性,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必读书。
绪论 作为时代个体的作家
现代历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现了人,或者说发现了普通人。
正如鲁迅所批判的,中国古代历史主要是帝王将相的历史,只关注政治地位特殊或军事能力出众的个人,却完全将普通大众忽略。但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后,在现代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启迪下,普通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重视和显现。在现代历史学的视野中,历史不再是宫廷权力争夺史,也不只是英雄战争史,而是整个的文明发展史和文化演变史,在这些历史当中,普通个人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所谓的帝王和英雄们。
历史学的影响不只是局限在学科之内,还延展到社会文化整体。最典型的是,以20世纪法国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历史学家们对思想史、文化史研究的深刻影响。历史学家们开始将书写的视野下放到普通大众中,并关注、搜集、研究那些看起来琐屑卑微的大众日常生活历史。在其影响下,思想学界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中国当代思想史学家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就一改传统思想史以各时代思想家为中心的结构方式,转而将大量篇幅给予不同时代的社会潮流,也就是普通大众的思想和生活。虽然对于那些习惯于背诵著名思想家的概念和警句的人来说,这种结构方式会有些异样,但它无疑更切近历史发展的原始面目,也更利于我们捕捉到历史过程中具有生命气息的细微触角。因为确实,所谓的正史往往有着太多的遮蔽、虚饰和扭曲,民间的生活记忆反而会更真切、朴实而可靠。只要抹去历史记忆中的几许灰尘,人们和历史真相之间的距离会更切近。
与之相应,人们在对历史人物的关注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那就是越来越不将历史人物看做是凌驾于历史之上的特异者,而是关注历史环境给予他的制约和影响,真正把人还原到其生存的具体历史语境中。换句话说,在很多历史人物传记者的笔下,人物历史已经不再是纯粹个人的历史,它同时也是时代的文化风俗史和社会心态史。
文学历史的书写也自然受这一风潮的感染。与思想史一样,以往的文学史书写也主要存在两种书写方式:一种是侧重名家,也就是关注那些著名的作家和作品,从纯粹文学的经典性上来把握和记录文学历史——事实上就是文学经典的历史;另一种则是社会性的文学生态史,还原文学创作的原始环境和基本状貌。它所侧重的不是文学的内在质素,而是外部的生长和影响过程,以及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互动关系。在后一种文学史的视野下,其书写的对象已经不限于名家名篇,那些被纯文学史遗忘却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作家作品反而更有意义。同样,那些被时代囿限、没有做出突出成就的作家个体,如果从纯文学发展角度来看,似乎不具备被充分关注的价值,但从文学生态历史角度说,要了解一时代文学的真实状况,以及更透彻地剖析时代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样的作家个体却是很有意义的,甚至比那种创作成就更高,但时代环境却比较平和的作家具有更充分的认识意义。
所以,任何时期的纯文学史都只会记录数量非常有限的一些作家作品,更多的创作者和文学作品都会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但那些被排除出文学史之外的作家自有其关注价值。因为我们对作家的认识不只是局限于文学内部,也包含思想、心态、文化等多个层面。就像在生活中,一个作家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而存在,他(她)同时也是一个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父亲(母亲),一个城市居民或农民……他的生活角色多样,生活内容也远远不只是局限在一个作家的范围之内。
所以,我们看到文学史上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的时候,很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给他们蒙上炫目的光环,而忽略掉他们其实也是普通的个人,也是具体时代中生活的人。他们也有烦恼,有痛苦和坎坷,甚至因为他们是优秀的作家,就更难以适应现实生活的规则,遇到的困难坎坷会比一般人更多,而且,他们也有弱点,甚至存在某些缺陷。
这样的理解,能够让我们对历史中的作家个体生存有更多了解之同情,也能够更好地通过作家以认识时代。我们一方面当然应该对这些作家充满敬意,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苛求他们,不要将他们的生活理解为完美无缺、一帆风顺,也不要将他们当做笔下的文学人物一样去看待和衡量。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理解方式,可以通过对作家的透析而更清晰地认识一个时代。在这一意义上说,作家是时代独特而真实的缩影,无论著名作家,还是无名作家,都是如此。因为他们都是文学创作者,尽管能力不同,成就不一,但都以自己的文学创作与时代构成丰富而独特的联系。
所以,作为整体来说,作家在社会文化中有其突出的时代意义,从个体来说,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具有很强的社会学和文化学意义,值得研究和思索。无论是在平常还是特殊时期,作家与个人之间总是存在比较复杂的张力关系。特别是外在环境对文学限制相对严厉的时代,这种张力关系更为突出,也更值得探究。诸如他们如何避开时代的限制,以及如何经受内心的煎熬,在政治与文学的夹缝中生存,在创作中如何“戴着镣铐跳舞”,或者是无奈地放弃自我,以及在有限的空间中如何做出最大限度的努力和探索……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具有可探究的多方面内涵。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十七年”,特别是“文革”,应该可以算作这样的时期。虽然我们不应该对这期间的所有文化都予以否定,但毫无疑问,这时期的政治对文学的要求更严厉,规范也更严密,作家能够得到的创作自由更有限,空间更为逼仄。正因为这样,人们对这时期的文学创作水准有较普遍的贬斥和质疑,真正能够进入文学史的作家作品为数相当有限。
但是,这时期的许多作家作品依然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甚至可以说,他(它)们的价值已经远远不只是在于其本身,而是足以对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都构成一定的启迪意义。
因为最简单的理由,任何历史都是由人推动和构成的。在人与历史的关系中,人不都是被动者,而是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这既是人生存的意义所在,也是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按照存在主义的思想,既然人可以选择,就应该承担选择的责任,无可逃避。因此,我们在思考历史,以及历史中的个人的时候,就不能将什么都推给历史本身,推给各种客观条件和原因,而是要去多方面思考其背后的个人主观因素。在历史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故事,有自己的顺境、逆境,有自己的追随和努力,也有自己的犹豫和迷茫。特别是作家群体在情感上更为敏感和复杂,也更能典型地折射时代的集体心态和思想。在“十七年”和“文革”时期,这种作家个体生存与时代的关系,完全具有成为中国历史,特别是现当代历史典型个案的价值意义,对他(它)们的研究,应该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
绪论 作为时代个体的作家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家世与教育
第二章 重要的人生选择:从军与从文
第三章 《柳堡的故事》:时代与个人的契合
第四章 艰难时代:困厄中的生存
第五章 未完成的涅槃:超越与束缚
第六章 有遗憾的辉煌:晚年代表作
第七章 回归历史:创作总论及批评研究
胡石言创作年表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