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视野
革命的思想逻辑——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再解读
鲁迅的先秦思想图景
“铁屋子”与想象中国的方式——鲁迅与爱罗先珂的空间体验与文学表达
抗战地理空间与穆旦诗风流变
郭沫若新诗创作中的《诗经》元素
文学档案
穆木天、彭慧夫妇著译年表勘误及补遗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剧教队史实考述
民国文学研究
“新”文学里的“旧”人物——废名与“五四”新文学
创伤记忆与抗争性书写——沈从文都市题材创作心理论
隐语、译词、方言和俗语——论晚清诗歌中的白话词汇
《儿童世界》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本土化发展的影响
译介《秘密的中国》与周立波报告文学观的形成
从大众文艺到人民文艺——以40年代沙鸥方言诗为中心
共和国文学研究
《文艺报》与改革开放初期文学的经典化建构(1978—1985)
国家意志下移与现代文学史建构——以1959年《山东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为考察中心
启蒙的反向叙事与非虚构文学的突围与困境——以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为考察中心
降解政治的尝试与阐释——论李準前后期叙事性作品中“国”、“家”主题之嬗变
1986年的莫言与2018年的莫言——从小说《红高粱家族》到戏曲文学剧本《高粱酒》
著述·综述
华文文学研究批评话语的建构——以《全球化与新移民叙事》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困境、策略与前景——兼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
在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理性道路上——读《陈美兰文集》
编后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