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回顾与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年工运的光荣历史,尤其是在黄浦区留下的历史印记。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今黄浦区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据译自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档案的俄文稿记载,中共一大通过了第一个决议。
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是组织工人阶级,建立产业工会,开办工人学校,灌输阶级斗争精神,提高工人觉悟。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指出工会是“为工人的利益奋斗的机关”,它必须把工人阶级的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当前要为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而努力。根据中共一大、二大决议,中共上海组织领导建立了一批产业工会,发动工人参加劳动立法运动,领导和支持1922年上海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几乎是党的全部工作。
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上海的工人阶级现状与运动形势如何呢?《上海劳动界的趋势》一文分析指出:“上海是中国第一商埠,工厂最多,劳动者之数,不下五十万人。……近二三年间,上海工界罢工举动迭发,虽然他们为了要求增加工银而然,却也可以说这是工人觉悟的起点。”
中共一大召开之后,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中共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发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宣言》,明确提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由上海——中国产业的中心——的一些劳动团体所发起的,是一个要把各个劳动组合都联合起来的总机关。他的事业是要发达劳动组合,向劳动者宣传组合之必要,要联合或改组已成的劳动团体,使劳动者有阶级的自觉,并要建立中国工人们与外国工人们的密切关系。……资本制度在中国日见发达,我们极相信劳动者的团体也会日见发达,日见有力;并且我们相信将来的世界一定是工人们的世界。中国的工人们呀!我们赶紧联合成劳动组合呀!
四、中共早期领导人与工会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上海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多个早期工会组织成立大会在白克路207号上海公学举行,如1920年12月19日中华劳动联合会成立大会,1921年3月6日上海印刷工会成立大会,1922年3月19日上海纺织工会浦东分会成立大会,等等。早期上海工人运动的领袖,如李启汉等,曾把上海公学作为主要活动基地之一,帮助各行业组织建立工会,由此也成为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的监视目标。1920年12月20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警务日报》记载:“中华劳动联合会于昨日下午二时假白克路207号举行成立大会,约有200人出席。会议由一工人名李启汉者任主席。”
1921年3月6日,印刷职工联合会的五彩制版分会、五彩石印部、铅印部工会在白克路207号上海公学召开统一的上海印刷工会成立大会,会员达1346人。该会书记杨迪先报告开会宗旨和筹备经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陈望道、邵力子到会演说。会上宣读了章程,内容与机器工会相仿。该会创办《世友画报》,以“提倡劳工生活增高”和“改造社会”为该刊宗旨。
1921年3月,法商电车公司工人为增加薪水举行罢工。据《申报》报道:“法商电车公司查票、售票、司机人等,前因要求公司中增加薪水不遂,罢工四天。嗣经议妥,查票、售票、司机等办事勤奋者,照原有薪工,按月加给二成,次者加一成半,再次者加一成,所有号衣费免扣,又每月办事满二十五天者作二十七天算,满二十七天者作一个月算。”
1921年5月7日出版的《共产党》月刊第4号对法商电车公司工人罢工进展情况作了介绍:“上海法界电车公司查票司机等工人,因要求增加工钱,改良待遇,于三月三日全体罢工。坚持了四天,到底得着圆满的结果”,并把工人罢工四天的具体情形逐日作了详细记录。可见,法商电车公司工人权益得到维护,这次罢工取得了胜利。
《共产党》月刊第6号刊发的《上海劳动界的趋势》一文,对1921年的工人运动形势特别是法商电车公司工人罢工作出了高度评价:“今年的上海劳动界,比以前更不相同,阶级的觉悟,也较前进步,罢工的呼声,差不天天都可以听见。最大的罢工就是春间电车工人同盟罢工,不过两三天工夫就把那些资本家吓得手慌脚乱,逼得他们不得不承认劳动者的要求条件。”
1921年4月17日,上海机器工会、中华工业协会、工商友谊会等团体代表在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外国语学社召开会议,商讨纪念五一劳动节筹备事宜,由李启汉主持,包惠僧、陈望道、陈文焕、李中等28人与会。
会议决定成立“纪念劳动节筹备委员会”,向上海各报馆、学校、商会等机关团体发出庆祝“五一”通知,决定5月1日全市工人停工,在上海公共体育场(今黄浦区方斜路515号)举行纪念大会。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上海印刷工人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李启汉帮助下,于1921年11月重新发起组织上海印刷工人会,参加该会的有各报馆、印刷所、书局等20余单位的印刷工人,1922年元旦召开成立大会。在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印刷工人会积极发起和参与反帝爱国活动,主要有:1921年11月,发起组织上海各业工会代表团;1922年1月8日,发起在沪军营召开工界外交大会,反对帝国主义在太平洋会议(即华盛顿会议)上损害中国主权和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发起五一纪念大会和示威游行;派代表参加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同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香港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总会致电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请求援助,印刷工人会立即响应,和其他工团一起,组织“香港海员后援会”,支援香港海员大罢工。同年4月,参与发起“浦东纺织工人经济后援会”,向各界募捐,支援浦东日华纱厂罢工。
据1922年3月20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警务日报》记载,“昨日下午二时,上海纺织工会浦东分会在白克路207号举行成立大会,到有浦东各纱厂工人约300人。作号召工人组织起来和团结起来演说的有李启汉、陈独秀……” 同日,《申报》也报道了上海纺织工会浦东分会成立大会的情况,参加者包括各工团代表、各报馆记者、各界来宾、纺织工人等,共有800余人,由郭文英主持,除李启汉、陈独秀外,来宾邵力子、程婉珍也进行了演说,直至下午5点才散会。
1922年1月16日,湖南军阀杀害了湖南劳工会领袖黄爱、庞人铨,取缔了劳工会,激起各地工人的愤慨。3月26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与上海机器工会、上海纺织工会、湖南驻沪劳工会、工商友谊会等7个工团联合发起,在霞飞路(今黄浦区淮海中路)尚贤堂召开黄爱、庞人铨追悼会,参加者有工人和各界人士200多人。追悼会由李启汉主持,发言声讨湖南军阀暴行,激励工人们秉承两位烈士未竟之志,努力改造社会。陈独秀也到会发表演说。会上散发了2000张传单。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后,今上海市黄浦区域的工会组织蓬勃兴起,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成为红色工运的发祥地,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区域的工人运动起到了舆论引导和鼓舞带动作用。
导 读
第一篇 黄浦:红色工运的发祥地
第二篇 一、上海工人运动的舆论先导
二、红色工运的先声——上海机器工会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四、中共早期领导人与工会
第三篇 大革命时期的工会斗争与工会组织
一、五卅运动中的上海总工会
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三、三山会馆、西成里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四、大革命失败后上海工人坚持斗争
第四篇 抗战时期的工人运动与历史遗迹
一、黄浦区域内的职工抗日救亡团体
二、黄浦区域内的职工联谊团体
第五篇 抗战胜利后的工会斗争与迎接上海解放
一、抗战胜利后的工会斗争
二、迎接上海解放
第六篇 人民的上海,当家作主人
一、上海总工会的成立
二、为巩固政权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作贡献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黄浦区域工会发展
附 录
一、档案文献摘选
二、图片目录索引
三、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