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2册袁本初密码东汉帝国掘墓人与三国大势揭幕者袁绍掌故004 套装》:
显然,袁汤并不是在为汉朝做官,也不是在为老百姓做官,而只是在为他自己做官,并且把为官之术发展成了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如果梁冀、袁汤一伙只是生活奢侈,对内作威作福,对外丧权辱国,可能还不会很快垮台。但是最终,这个集团居然开始了自相残杀。梁冀表面上凶恶,内心却相当懦弱。这位连皇帝都敢杀的权臣毕生只怕一个人,就是他的妻子孙寿。这个女人爱慕虚荣,心狠手辣,擅长挑拨人际关系,精于梳妆打扮、服装设计和建筑艺术,花钱如流水,把梁冀管得服服帖帖。梁冀有一个叫友通期的情妇,孙寿发现后杀光友通期全家,梁冀为了救友通期,亲自跑到孙家,向孙寿的母亲磕头求饶也没用;孙寿也有一个叫秦官的情夫,梁冀却无可奈何。于是有人私下说,梁冀还没有当上皇帝,反倒先有了孙家这样一支难以对付的外戚。
在孙寿的教唆下,梁冀重用孙家成员,疏远梁家成员。梁不疑虽已辞职退隐,梁冀仍派人到其门口放哨,侦察与自己的弟弟私下来往的人物,列入打击报复的黑名单。梁冀的笔杆子马融就因为犯了这个忌讳,在古稀之年被梁冀以贪污罪查办,免去南郡太守一职,还处以髡刑,剃光头发,发配到边疆充军。马融当年费尽心思诬告李固和杜乔,以求讨好梁冀,最终却不仅没能升官发财。反倒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位学术权威虽然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如今却被全社会耻笑。
在人际关系盘根错节的汉代官场,马融的倒台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连累到他的亲友。袁汤虽然机灵,却也无法独善其身。实际上,在袁汤担任太尉期间,袁家与梁家便已经产生了难以弥合的裂缝。当时,有一个刚刚从太学毕业的年轻人袁著,因为毕业考试成绩最优,所以被封为甲等郎中。袁著祖籍汝南,又姓“袁”,很可能是袁汤的亲戚。他就任郎中以后,看到时政混乱,竟然上书劝梁冀退休,说:“四时之运,功成则退,高爵厚宠,鲜不致灾。今大将军位极功成,可为至戒,宜遵悬车之礼,高枕颐神。”“四时之运,功成则退”出自《韩氏易传》,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司隶校尉盖宽饶在给汉宣帝的上书中,就曾引用过这句话,结果触怒宣帝,盖宽饶被迫自杀。《易经》既然是汝南袁氏的祖传家学,袁著在奏折里引用《韩氏易传》就不奇怪了。
梁冀怎么可能放弃权力退休呢?一看到这封劝自己下台的奏章,他就立即派出刺客,四处追杀作者。袁著隐姓埋名,东躲西藏,还谎称病死,造了-个假人冒充自己下葬。但他最后还是没能逃脱梁冀的魔爪,被捆起来用皮鞭抽打至死,他的许多同学友人也连坐遇害。几乎与马融倒台和袁著被杀同时,梁冀又借口发生蝗灾,免去了袁汤的太尉职务,这恐怕不是巧合。看来,袁、马姻亲联盟的实力已经过于强大,威胁到了梁家的地位,使梁冀(更可能是他的妻子孙寿)感到有必要加以打击。
作为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巧宦,袁汤可不会像李固、杜乔、马融等书呆子一样任人宰割。袁汤未曾过问李固、杜乔之死,不是因为懦弱,而是因为这对他本人登上三公高位有利。如今,梁冀欺负到了袁、马两家的头上,马融、袁著,还有冤死的次子袁成之仇就非报不可了。除了将梁冀集团摧毁之外,袁汤已别无选择。
袁汤制订的复仇计划精密而冷酷,将他多年积攒的政治斗争才华展示得淋漓尽致。
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经过多年苦心研究,袁汤早已将梁家的底蕴窥破。
首先,梁家前后共出了3位皇后、6位贵人、2位大将军、7位侯爵、7位命妇、3位驸马、57位将校,爪牙遍布朝野,控制着帝国大部分的军队,不可小觑。即便梁冀本人愚蠢无能,他的亲友幕僚中却不乏有勇有谋之士。要想打垮他,单靠武力是行不通的,必须以谋略取胜。
其次,梁家所有的权力都来自于“外戚”这个地位,而这个地位与皇帝的私生活直接相关。和平元年(公元150年)梁太后驾崩,梁冀在宫中的关系就只剩下他妹妹梁皇后了。偏偏梁皇后自己没有生育能力,又不允许别人生儿子,每当有妃嫔怀孕,她都会将之害死。因此,梁皇后与汉桓帝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这是梁冀无法解决的难题。
第三,众多历史案例证明,要想推翻-个外戚家族的统治,必须依赖四股势力,即皇帝本人、宦官、禁卫军和洛阳地区行政机关。汉桓帝的突破口可以通过梁皇后的恶行来反向打通,但宦官和禁卫军却没那么好拉拢。为了促使梁冀垮台,袁汤必须尽陕在宦官、禁卫军和洛阳地区行政机关中插入自己的心腹。
永兴二年(公元154年)闰月,梁冀把光禄勋尹颂提拔为司徒。这样,光禄勋一职便空了出来,最后落入了袁汤的堂弟袁盱之手。袁盱是袁汤的叔父袁敞之子,袁敞曾担任过司空,是袁氏家族“四世三公”中的第二世。巧合的是,在出任司空之前,袁敝的职务也是光禄勋。光禄勋执掌着最大的一支禁卫军,梁冀居然会坐视这一要职被袁家成员攫取,可谓糊涂透顶。不久之后,他就将为这个错误付出生命的代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