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专家、中国好书作者吴钩,畅销书《新宋》作者阿越 鼎力推荐
◆细琐工夫,勾描房产图景,从西周到民国,小品文说“古人安心成家方案”。
◆这是一本太过“取巧”的书,可目前市面也仅此一本。
◆兼顾严谨与通俗,是有趣的博学的聪明的人做的事情。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
从西周到民国,居住问题一直都存在,是无论上至宰相下至平民都逃避不得、又爱又恨的生存题目。李开周开了先河,从古代各种房契、地契、租赁文书、地方志、笔记、墓志中爬梳史料,又加以繁琐的换算,最后以一种时下轻松易懂的语言,将古代的房产市场和古人的家居生活一一呈现,向大众讲述了西周的地价、汉朝的房价、唐朝的置业秘笈、宋朝的购房流程、元朝的住房政策、明朝的装修方案,以及清朝的购房者怎样贷款。
书稿是关于房地产业发展变迁的历史小品文集,视角独特,带有一定的考据性,史料来源丰富,是一本很好玩的,可在茶余饭后翻阅的读物。
苏辙买房记
朋友送我一套《栾城后集》,说是苏辙写的,笔力老到得很,简直赶超他哥苏东坡。我翻了翻,还没瞧出来苏家哥俩哪个水平更高,倒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苏辙这人跟房子打了大半生饥荒。
中国人的老规矩,父在子不立,意思是说,只要当爹的还在,儿子不管长到多大,都不必自立门户;而父亲过世前,也有义务给儿子留些家产。用这个规矩去衡量苏辙他们家,您会发现,苏辙的爸爸苏洵就没尽到义务。
苏辙是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出生的,从这年起,到嘉祐 元年(1056)进京,苏辙在眉山老家旧宅里住了十八年。等到他 和苏轼考中进士,爸爸苏洵也做了十来年的官,在京城却没能置上房子,任由兄弟俩借住公署。后来苏辙、苏轼的爱人和孩子也 来到京城,加上丫鬟保姆,一家老小几十口,公署里住不下了,苏洵才去赁了一处宅院,几十口挤在一起。嘉祐五年,苏洵带苏 辙移居河南杞县,是租的房子;嘉祐六年,苏洵带苏辙回京闲居,还是租的房子;直到治平三年(1066)苏洵病故,除了眉山老宅,没有给儿孙留下一处房产、一块土地。苏洵遗言中没提房子的事,我猜他内心应该是有些愧疚和遗憾的。
父亲过世后,苏辙守孝三年,再来京城做官,已经三十一 岁,该自立门户了。然而苏辙的运气似乎不大好,熙宁元年(1068)单位分房,他在家守孝,没赶上;熙宁三年皇帝赐宅,他去了河南淮阳抓教育,还是没赶上。眼瞅着朋友李遵度 在洛阳买地建别墅,眼瞅着朋友王巩在扬州扩建住宅,苏辙心 里难过,他在给朋友的诗中感慨道:“恨无二顷田,伴公老蓬 莱。”二顷田就是二百亩地。
熙宁十年,苏辙去徐州,租住逍遥堂;元丰三年(1080), 苏辙去江西高安,借住部使府;元丰八年,去安徽绩溪当县长, 住的是县衙;元祐四年(1089),去浙江杭州当市长,住的是府 衙;绍圣元年(1094)下放河南汝州,在许昌租了一处民宅;同年七月下放江苏南京,还是租的房子。
苏辙下放南京时,王安石也在南京,人家早已置地买房, “以为终老之计”,苏辙见了,免不了再次感慨一番——此时 苏辙已经五十六岁,有道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离入土不远了, 即使不为自己考虑,也该给儿孙们置业吧。所以在元符三年,苏辙回河南许昌定居后,赶忙拿出攒了大半生的工资,卖掉一批藏书,花了几年时间,陆续买下“卞氏宅”“东邻园”“南 园竹”,又改建、扩建,置成一处百余间的大院落,安顿下全家老小。
回到许昌时,苏辙年近七十,儿子们都已成年,大儿子也做 了官,都该自立门户了。但是只要苏辙还在,就有义务给他们买房;只要苏辙没给他们买房,他们就有理由抗议。在《栾城后集》中,苏辙有诗道:“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这个“以 为言”,恐怕不只是提建议,还有喋喋不休的抱怨吧。
开场白:古代房价也很高吗
第一篇 建造与开发
记一次征地事件/013
元丰六年的拆迁补偿/017
宋朝的环境影响评价/019
太监包工/023
报数与报价/025
房子齐步走/027
北魏第一高楼/029
个性的房,手工的鞋/032
水边的商铺/036
在意念中完成开发/038
在元朝自主建房/040
窦乂治生/042
太岁头上动土/044
第二篇 楼市也疯狂
西周的地价/049
居延房价/051
南北朝的房价/053
题门帖/056
陈仲躬买房/059
宋朝购房流程/062
宋朝房奴问题/065
元朝的地价和工资/068
苏辙买房记/071
宋朝人怎样让房子生钱/074
从《金瓶梅》看明代楼市/077
从《红楼梦》看清代楼市/080
弘治朝集资购房事件/083
集体躁狂的嘉靖楼市/085
谁堵了楼市的下水管/088
想做房奴而不得/091
在清朝贷款买房/093
出典与活卖/096
典房与抵当/098
清朝小户型及其单价/100
回到民国去买房/104
借房等死/108
找房款/110
上海的租售比/113 成三破二/117
第三篇 租房时代
在唐朝租房/121《水浒传》
里的租房/124
帝制时代的廉租房/126
宋朝住房自有率/129
典不到的河房/131
二房东的小竹筒/133
宁羡房东不羡仙/136
有多少才子佳人都成了房东/138
官员租房/141
公房出租/143
免房租/145
第四篇 住房政策
西周售房合同/149
汉代财产税/151
悬钱立券,家园豁免/153
均田法,小产权/155
宋朝的住房救济/158
田宅充公/160
赐 宅/162
一份契约里的元代房政/164
严禁官员买房/167
想卖房先送礼/169
帝国的契税/171
利玛窦缴契税/174
千年物业税/176
雍正版售房合同/180
最牛是房牙/182
捆住房子/184
丢了合同,没了权证/189
宋朝的售房合同/194
在万历年间买房过户/197
分割避税/199
灾后葺屋银/201
星级衙门/203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205
第五篇 居住环境
蛆缸里居住/209
树上的禅师/211
外城的卫生/214
骑黄马戴口罩/218
跟着房子去旅行/220
肥 遁/222
第六篇 家居生活
桃花岛,燕子坞/227
从平房到楼房/229
城居地主/231
大观园有多大/233
嵇康的辩术/236
左青龙右白虎/239
那些羞涩的豪宅/241
元代四种小户型/243
住在木桶里/245
隔墙有耳/248
我的厕所我做主/251
当马桶代替厕所/254
李赤的坐便器/256
墨子的卫生间/259
合作取暖/261
男人在左,女人在右/264
五亩之宅/266
给死人办证/268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