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历史常识
0.00     定价 ¥ 49.8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3814827
  • 作      者:
    吴晗
  • 出 版 社 :
    岳麓书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 史学巨擘吴晗领衔主编,联合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何兹全、戴逸……等十余位史学名家共同审订,品质过硬的历史入门读物。

★ 增补版中国历史教科书,既贴合教科书的课程脉络,又延伸点到即止的教材内容,夯实历史认知。

★ 精炼289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识,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经典读本。

★ 知识点广泛扼要,科学性与趣味性并重,深入浅出、形式活泼。

展开
作者简介

吴晗(1909—1969)

原名吴春晗,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先后担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

生平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对明史造诣尤深,是为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一生始终以史学家的身份,躬身实践历史知识的普及,他希望“使人人懂得点自己的和别的国家的历史,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自己的前途”。

展开
内容介绍

吴晗于1963年至1965年间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如知名历史学家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胡厚宣、阴法鲁、何兹全、戴逸等,他们一起整理、编写了这部《中国历史常识》,大家编“小”书是保证本书高质量的重要前提。

作为一本历史普及读物,本书形式活泼,各个题目之间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内容简短精悍,给读者以必要的历史常识;取材广泛,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概况、著名人物及历史掌故,不同于教科书和辞书;有趣好读,内容中穿插故事情节,生动呈现有温度、有态度的中国历史。

全书上溯至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下止于中华民国创立初期,时空跨越 50 万年,几乎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识、典章制度,是学习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

展开
精彩书评

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一些特点 :

第一是形式活泼。针对着读者对象,为读者设想,这部书不能像历史教科书那样写法,要不,已经有了那么多套教科书了,何必重复?

第二是取材广泛。由于形式比较活泼,不必拘泥于一定格式,在一般教科书中所不可能接触到的题材,在这部书里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第三是文字通俗。所有作者都在写作中力求通俗,有些专名如人名、地名、官名等,其中有些较生僻的字难于避免的,也用汉语拼音和汉字注音。在讲述中还穿插了一些有关的故事情节,做到比较生动活泼,容易阅读。

——吴晗

展开
精彩书摘

殷墟 甲骨文

“殷墟”是指现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五里小屯村北面洹河两岸以及附近一些地方。这里是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后半期从商王盘庚迁都以后直到纣王灭亡二百七十三年间的国都所在地。商代灭亡后,这里就成为废墟,后来人们就称它为“殷墟”。

“甲骨”是指乌龟的背甲和腹甲、牛的肩胛骨和肋骨。商王和贵族奴隶主是最迷信鬼神的,不论有什么疑难的事都要用甲或骨来占卜,占卜后就在上面刻写下占卜情况的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当时通用的文字,也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种文字,研究这种文字的学者称它为“甲骨文”。甲骨文是1899年(清朝光绪二十五年)在“殷墟”开始发现的。

根据殷墟的发掘和甲骨文的发现,再结合古书中有关商代历史的记载一并研究,我们更清楚地知道:商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奴隶制文明大国,共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当中又以盘庚迁殷(小屯村)为分界,分为前后两期。这时的社会经济,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使用的农具大部分为木、石、蚌类制成,同时也开始使用青铜制成的工具;种植的农作物有黍、麦、稷、稻、粟等。畜牧业也很发达,猪、马、牛、羊、鸡、狗已成为驯养的家畜,并且还能够驯养大象。捕鱼、打猎的技术也有了进步,用镞(箭头)、用弹丸、用网打鱼,用车攻、火焚、箭射、陷阱等方法捕捉野兽。

青铜的冶炼、铸造,陶、石、玉器的制作等手工业已脱离农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有了规模较大的作坊进行生产。尤其是青铜器,种类非常多,有日常生活用器,祭祀用的祭器,生产工具和兵器,器物形制很精巧,花纹清晰美观,达到了我国古代青铜工艺品制造的高峰。有名的后母戊大方鼎(祭器),重875千克,就是这时期的代表作,也是目前我国和世界上发现的最古最大的青铜器之一。

我国古代早期城市的规模在商代后期也比较完整。具有民族形式特色的宫殿建筑遗址,在“殷墟”也发现了。

商王和贵族奴隶主是商代的统治阶级。他们有一套完整的统治机构,有维护奴隶主政权的军队组织。他们过着剥削广大奴隶的寄生生活,吃的是酒肉,穿的是华丽的衣服,住的是宫殿和漂亮的房屋,整天歌舞淫乐。而广大奴隶们的生活是很悲惨的,吃的是猪狗吃的食物,住的是茅屋土坑,成天不停地在田里和作坊中劳动,有的在劳动时还要戴着锁链,而且连生命也得不到保障。从甲骨文中就可以明白地看出:商王和贵族奴隶主还把奴隶当作牲口屠杀来祭祀天帝和祖先。从发掘殷墟许多墓葬的结果看出,杀殉奴隶是经常的事。有一次,在一个大奴隶主的墓葬里发现,被杀殉的奴隶就有一百多个。

同时从甲骨文中也可看出:商代统治阶级对广大奴隶的这种残酷压迫和剥削,也受到了奴隶们的坚强反抗;奴隶们以逃亡、暴动等方式来进行斗争,此伏彼起,再接再厉。商代就是在这种斗争中灭亡的。



安史之乱

唐朝从高宗(649—683年在位)以来,边疆一直有重兵屯戍;从睿宗(684—690、710—712年在位)开始,唐政府又陆续在边境设置了节度使。到玄宗(712—756年在位)时期,节度使已增加到十个。节度使起初只管军事,后来日渐发展成为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军事、财政和行政大权的封建割据势力。

唐玄宗统治的后期,朝政先后被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操持。他们骄纵跋扈,排斥异己,贪污腐化,残虐百姓。唐朝的政治日趋败坏,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兼领平卢(治所在营州,今辽宁朝阳)、范阳(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市)、河东(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利用唐政权腐朽的机会,以诛杨国忠为名,率所部兵十五万人,从范阳长驱南下。安禄山的军队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很快地就渡过黄河,攻陷了洛阳。唐政府临时招募起来的军队一战即溃,安禄山军逼近了潼关。唐朝朔方(治所在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节度使郭子仪、新任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进兵攻打河北;常山郡(在今河北省正定县一带)太守颜杲卿和平原郡(今山东省平原县东北)太守颜真卿也在河北起兵,袭击安禄山的后方,安禄山军军心动摇。安禄山怕后路被切断,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回军河北。但是唐政府没有利用这种有利的形势,进行有效的抵御。756年夏,安禄山的军队攻下了潼关,唐玄宗闻讯后,偷从长安逃往四川,走到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市西)时,军士们愤恨杨国忠祸国殃民,就杀死了杨国忠,连玄宗的宠妃杨贵妃也被逼缢死。此后,玄宗逃到四川,太子李亨逃到灵武,即皇帝位,就是唐肃宗……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中国猿人 / 003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 005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 007
黄帝 炎帝 蚩尤 / 009
尧 舜 禹 / 010
夏 商 / 012
殷墟 甲骨文 / 013
文王 姜子牙 / 015
周 公 / 016
春秋 战国 / 017
五霸 七雄 / 018
管 仲 / 022
子 产 / 023
卧薪尝胆 / 024
商鞅变法 / 025
…………

第二编
秦灭六国 / 063
秦始皇 / 065
灵 渠 / 067
孟姜女哭长城 / 068
陈胜 吴广 / 070
约法三章 鸿门宴 / 072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 074
汉初三杰 / 077
汉武帝 / 080
司马迁 《史记》 / 082
赵 过 / 084
苏武牧羊 / 085
昭君出塞 / 087
王 莽 / 088
绿林 赤眉 / 090
…………

第三编
隋朝的建立 / 139
隋朝的崩溃 / 141
隋末农民起义 / 143
贞观之治 / 145
魏 徵 / 146
文成公主 / 147
武则天 / 149
唐代的长安 / 151
安史之乱 / 154
黄巢起义 / 155
刘知幾 杜佑 / 157
李白 杜甫 / 158
白居易 元稹 / 162
唐代著名书法家 / 164
唐代著名画家 / 165
…………

第四编
元朝 忽必烈 / 215
文天祥 / 217
元 曲 / 218
郭守敬 / 220
黄道婆 / 221
红巾军 / 223
朱元璋 / 224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 225
明初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227
靖难之变 / 228
迁都北京 / 230
土木之变 / 231
于 谦 / 232
戚继光 / 234
澳门被占 / 235
…………

第五编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正式纪年 / 269
我国历史上的朝代 / 270
我国的民族 / 271
首都北京 / 273
六大名都 / 274
天干 地支 / 275
我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 / 276
我国历史上的赋税制度 / 278
我国古代兵役制 / 281
世卿政治 官僚政治 / 283
从秦汉到明清的中央官制 / 285
从秦汉到明清的地方官制 / 288
古代选拔制度 / 290
科举制度 / 292
三教 九流 / 295
…………

第六编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353
鸦片战争 / 355
林则徐 虎门销烟 / 357
关天培 陈化成 / 360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 363
《南京条约》 / 365
《望厦条约》 / 366
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 / 369
拜上帝会 / 371
金田起义 / 373
《天朝田亩制度》 / 375
太平天国的北伐 / 376
杨韦事件 / 378
石达开 / 380
曾国藩 湘军 / 382
…………

第七编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 417
洋务运动 / 419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 420
天津教案 / 422
中法战争 / 424
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帝斗争 / 426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 427
邓世昌 / 429
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 / 431
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 433
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 / 434
门户开放 / 436
公车上书 / 437
强学会 保国会 / 439
《时务报》 / 441
…………

第八编
新政 预备立宪 / 473
派遣留学生 / 475
日俄战争 / 477
英国侵略西藏 / 478
1905年的反美爱国运动 / 480
中国同盟会 / 482
三民主义 / 483
保皇会 / 485
《革命军》 《警世钟》 《猛回头》 / 487
苏报案 / 489
秋 瑾 / 491
中国最早的铁路 / 493
保路运动 / 494
长沙抢米风潮 莱阳抗捐斗争 / 497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500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