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石挥谈艺录(演员如何抓住观众)(精)
0.00     定价 ¥ 99.8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0295261
  • 作      者:
    作者:石挥|编者:李镇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7-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出身名门,家道中落,自小混迹京城天桥,少时饱尝世态炎凉。
  投身艺术,自成一派,未竟十载名扬四海,成为影剧无冕之王。
  黄佐临与他亦师亦友,称他为稀有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给他宝贵指导,看了他的表演动容落泪。
  张爱玲读过他的小说,把他与高尔基相提并论。
  老舍与他是莫逆之交,艰难时刻给他精神支持。
  他是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日出》《原野》《秋海棠》《大马戏团》)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表演大师(《太太万岁》《哀乐中年》《假凤虚凰》《腐蚀》《夜店》《艳阳天》)
  他执导的电影堪称影坛珍宝(《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我这一辈子》)
  ------------------------------------------------------------------------------------------------
  锁线精装
  首次公开与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等京剧大师的讨教实录
  特别收入石挥撰写的《雷雨》《原野》、滑稽戏等6篇罕见剧评
  内含《秋海棠》等10篇演出手记,条分缕析角色塑造全过程,堪称石挥表演艺术的揭秘档案
  完整辑录14篇石挥探讨演技层次提升的文章,系统呈现石挥对表演理念与技法的独到认识
  内含近30幅罕见的话剧剧照、生活照、报刊广告等图像资料
  收入石挥翻译的西方表演专著:《演技教练》《一个演员的手册》
  依最初发表之样貌保留旧时体例,按文章类型与发表时间重新整理
  遍览京津沪多家图书馆,搜求齐备,校勘精当,注释详尽

展开
作者简介
  石挥(1915—?),原名石毓涛,天津杨柳青人。中国影剧史上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天才,视艺术为生命的、纯粹的现实主义大师,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影坛巨擘。作为演员,代表作有话剧《大马戏团》《秋海棠》及电影《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作为导演,代表作有《我这一辈子》《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1957年,石挥被划为“右派”,后登上“民主三号”邮轮悄然离沪,从此再无音讯,谜案至今未解。其创作生涯虽短暂,作品却历久弥新,影响了几代人。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石挥系统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理论的尝试。全书集结了1939年至1957年石挥公开发表在《影剧》《万象》《杂志》《中艺》《剧场新闻》《舞台艺术》等报刊上的文章,以及近30幅罕见的话剧剧照、生活照等图像资料,展现了他在表演领域的重要贡献。
  石挥为了艺术呕心沥血、潜精研思,他立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演出经验,努力汲取传统表演艺术的养分,译介、钻研西方的表演理论,全面探讨了生活与艺术、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演员与观众、个人修养与人物塑造的关系等话题。很多真知灼见,至今仍具指导意义。

展开
精彩书评
  石挥演的鲁贵,比我写的都好。
  ——曹禺

  有几个人能够像高尔基像石挥那样到处流浪,哪一行都混过?
  ——张爱玲

  他的《秋海棠》是契诃夫式的《天鹅哀歌》,演出了哲学意味。
  ——赵丹

  一个演员,能够在角色身上把人物与自我融化得如此之协调,是难能可贵的,而他在众多人物身上都取得了这种和谐,不能不说是个具有艺术魅力的、技巧娴熟的天才表演艺术家。
  ——黄佐临

  我崇敬石挥,他拍的作品我都喜欢。他的表演艺术理论和实践,对我启发很大。他是一个对工作一丝不苟,创作充满了灵气的人。前辈当中还有许多大艺术家都值得我去学习继承。
  ——黄磊

  我深深地感觉到,石挥在演戏的时候,有非常强烈的享受……尽管演的是不同的人物,但是他其实很会抓所谓戏的那部分,也就是人失控的部分,而人失控的部分往往是暴露本质的时候。
  ——姜文

  我参加了1982年在意大利举行的中国电影回顾展回顾展,发现了中国电影,也发现了石挥。
  ——让·米特里

  过去我只知道中国有个赵丹,现在我发现还有石挥。
  ——佐藤忠男
展开
精彩书摘
  演员如何才能抓住观众[1]
  “在古希腊时代,每逢有节祭的时候,当地的土民都要做一种仪式,或舞蹈,或歌唱,这就是戏剧的起源。”这种最原始的演剧可谓为“自我演剧”,因为没有表演技巧,没有舞台,同时更没有观众,所以不用“抓住观众”。后来就有了变动,而产生出一种所谓“戏”一类的东西,演一些侠义英雄的事迹,观众也渐渐地有了,观众席是高搭于四周,好像今日的运动会的看台,那时候的表演完全注重在大动作与高声呐喊,而大动作与高声呐喊的目的就是要“抓住观众”。
  自有舞台以来,观众席由旷野移入屋内,由高看台变成低座位。舞台由平野广场搬到屋内高台,因为受了剧场与舞台的限制,所以不能表演“万马奔腾,人山人海”一类的戏了,而“抓住观众”的方法也随之变更,台上也添了背景,挂上幔幕,自然高朗的声音与阔大的动作仍是主要条件。自光影被搬上舞台以后,便给予舞台以生命,以时间,因此更有助于“抓住观众”了。
  [1]本文原载于《中国公论》,第1卷第5期,1939年7月25日;作者署名毓涛。这篇文章在杂志的目录中题为《演员如何抓住观众》,正文题目为《演员如何才能抓住观众》。
  [2]嘉波,今译为葛丽泰?嘉宝(GretaGarbo,1905—1990),1936年曾主演乔治?库克导演的电影《茶花女》(Camille)。
  [3]手投,疑为“手段”。
  说到戏剧的演变,到现在已经成为藉各种艺术为表现手段的一种综合艺术了,它把诗歌、文学、音乐、舞蹈、光影、建筑、绘画、雕刻……都溶在一个舞台上,演员只不过是占全部艺术中的几分之几而已。戏剧是一种动的艺术,而戏剧艺术所以能动的主线却完全操在演员手里。但是在刚一开幕时演员无须使舞台活动起来,因为当时观众的情绪完全贯注到欣赏各部门的艺术上面,他们会交头接耳地说:“布景很好,道具不讲究,色彩很调和,光影不够强,表现的时间不真切……”这种情形是必然的,也是一刹那的,又可称为剧场中的一种变相的骚动,但是时间可以克服他们,用不着演员耽心,待观众静下去以后,演员就要担负整个戏剧活动的责任了。
  演员是推进戏剧在舞台上活动的主人。第一,演员应该知道如何能使观众明瞭这个戏剧活动,注意这个活动,否则会立刻被观众摒弃的,所以演员要设法先“抓住观众”,然后再把观众送到戏剧活动中,使他们也成了戏剧演出中的一份子,这样可使观众很直接地了解剧情与接受刺激,所以演员在舞台上必须“抓住观众”,在演出的过程中要一贯的“抓住观众”,闭幕后更须永远的“抓住观众”!
  观众不是像小孩一样的听任你的指挥与摆布的人群,观众不是简单的组织,观众从来不受演员的欺骗,观众对演员最亲切,最体贴,明瞭这几个要素是演员演剧的基本条件。
  “抓住观众”的方法很多,用声音,用情绪,用动作都可以,有时可以利用布景,道具,灯光,效果,化妆……但是切记不可用鬼脸,大声呐喊,或是做一个滑稽动作,那是最要不得的东西,那是戏剧艺术中最下流的,虽然有时候做一个鬼脸可以抓住观众,但站在艺术立场来说,实在是要不得的!
  第一印象(TheFirstImpression)的好坏,是一个演员能否抓住观众的先决条件。所谓第一印象就是演员在舞台上最初与观众见面的一刹那。如果我们仔细的分析当时观众对你的心情,是复杂的,是多方面的,明白点说,观众在当时绝没有功夫来欣赏你的演技,他们先要看你的服装如何,化妆如何,更把你与剧中人分开来谈论,就好像当我们看嘉波[2]的茶花女时一样,在嘉波给我们第一个镜头时,我们会不约而同的说:“这是嘉波,就是那位神秘女郎!”但是把玛格里特给忘掉了。所以演员在才一上场时应该给观众一个时间来容他们欣赏,然后再开始演戏,但这是自然而不是造做的,并不是先要你站在台上来一次时装表演然后再演戏。
  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需要演员一上场就说话,剧情不允许你给观众一秒钟的欣赏时间,在这时候“抓住观众”的手投[3]看来是比较难的,实际上是更容易的,更收效果,因为剧情开展使观众需要你上场,需要接受你的刺激,所以上场后即使高潮的演技来抓住观众,不给观众以一丝的休息。
  第一印象是抓住观众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失之而不可复得,那以后的演戏会觉得费力,观众对你也感到不亲切。你应该在未上场以前见予观众的情绪加以分析与估计,明瞭他们的需要,“千万不要死守着排演时的成规”。尤其是上场的时间要精确的计算切实,节奏要紧凑,上场的时间,上场的力量,上场的心情恰恰是观众所需要的,这样你会立刻抓住观众。被你抓住以后的观众是对你同情的、关心的、亲切的,并且最奇怪的是他们会服从你的心情,他们会随着你的呼吸而波动,连神经也与你发生关系,脉搏、肌肉无一处不受你的支配,因为你是挚诚的,不欺骗,你给他们力量、刺激、启示、解答、满意与回忆,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没有给他们失望!
  这样观众就被引入戏的活动了,他们也成了戏的演出中的一份子,了解剧情是直接的,接受刺激是真切的,如果你有了这群观众,你的演出已经有了一半的成功了。千万不要失去他们!
  人类的欲望是永不能满足的,需要的程度是随着时间与环境而增加。观众更是怀着更大希求的人群,他们的欲望程度更来得苛求,所以你最初给他们的力量与刺激,在相当时间以后就失去了效果,必须以新的力量新的刺激,以后还要以更大的力量更大的刺激给他们,否则,一贯平衡的演下去必遭观众抛弃而失败!
  还有一个最大的事件不可一时或忘的,就是你给观众的力量与刺激,要使他们感得“满意”,但不可“满足”,永远不给他们以“满足”,使他们觉得你的演技并没有全盘托出,一定还有更美妙高超的演技将要表演,虽然你的表演已经使他们“满意”了,但还不够,而你却在质与量上要留下一些使观众无从捉摸不着边际的渴求与期待,这种效果是伟大而玄妙的。当你在场的时候,观众不希望你下场,当你不在场的时候观众时常希望你上场,在散场后脑海中所留的印象是悠远而深刻,这是一种超然的成功,至上的演剧艺术!
  当然每次演剧就有每次的创造,抓住观众的手段也是每次不同的。不要以为你最满意的那一手,每次都拿来用,轮廓、地位、外形是可以相同的,而情感、节奏、力量绝不相同!
  在场上继续表演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排演”与“表演”混在一起,“排演”是由导演计划地,安排地指导你在(干)什么是什么神情,说到那一句台词走到那个地方,什么时候坐下,什么时候立起来,你与其他角色之间是什么关系,互相的动作如何,地位如何。在“表演”时则不然了,你的面前是观众,没有导演,“剧的生命”已经由导演交给你了,你不能向观众说:“我坐在这儿对不对?”每次创造后即是已成的作品,绝没有导演或任何人来上台给你改正,所以演员在“表演”时只须记住“排演”时的地位、主要动作、情感、台词、主要节奏就够了,其余的小动作、情感、声调、节奏是随着剧场中的空气的高低而不时的导换,这样会和观众打成一片,为观众所拥护!
  为了讨好观众,而把导演所交给你的剧的生命与灵魂打碎毁灭是最要不得的演员!该记得莎翁曾为了一个演员做了一个奇特的表情而博得满场喝彩,当时要自杀于该演员之前的一段故事吧!
  “演员不能抓住观众就不能称为演员,就不要上台演剧,也不能上台演戏,抓住观众先了解观众,对‘心理学’不了解的演员无从了解观众,演剧不是容易事。”
  观众究竟是感情的,动作声音只能供给他们视觉上与听觉上的刺激,用情感才能真的抓住观众的内心。能使他们忘了一切,觉得你是那一刹那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你们所做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除了你,别的再也惹不起他们的注意,那才是真的成功!
  ……
展开
目录
代序 黄佐临
导读:勿忘石挥 李镇
壹 精进演技
贰 演出手记
叁 演员制度
肆 取法京剧
伍 观剧感悟
陆 他山之石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