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端午习俗》:
粽子在嘉兴端午饮食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时代的推移,部分端午饮食习俗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唯有粽子始终与端午节相伴相随。端午节,有时直接被称为粽子节,可见端午与粽子的密切关系。古谚云“不食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在时节转换之际,粽子是最重要的象征。
粽子古称角黍,“粽”是俗字,原字作“粳”。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学会了将水和米盛于竹筒,或蒸或烤,烹熟食物的方法,这是筒粽的源头。下一阶段的粽子,由筒粽发展而来,筒口被塞住,筒身由五色丝线缠缚。传说,之所以如此,是屈原的主意。东汉建武年间,屈原托梦给长沙人欧回(一作欧曲),让他改良粽子的形制,以免蛟龙窃食。屈原说:“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上,以五色丝转缚之,此物蛟龙所惮。”黄石《角黍考略》拨开神话传说的迷雾,如此解读:“吴均的传述,倒是代表了角黍演进的第二期,即拿楝叶堵塞竹筒的口,并拿五色线裹扎。后世不明转变之故,因幻作一段神话,说是遵屈原之嘱,以慑蛟龙。屈大夫生而为英,死当为鬼雄,就令蛟龙争食,岂有争而不胜之理?那白日见鬼的欧回(或欧曲)显然是发明改良粽子制法的无名英雄无疑了。”接下来,粽子脱掉竹筒的粗笨外衣,改由树叶、竹叶或芦苇叶包裹,其形制已接近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粽子。由于史书缺载,不能确定这一转变发生于何时。
但“角黍”的名称,透露了一定的信息。角者,有棱有角之谓也,筒粽无棱无角,严格来讲不能称为角黍,用叶子包裹的粽子,棱角分明,才真正符合“角黍”之本意。黄石《角黍考略》:“考‘角黍’之名见于载籍者,大概以宗懔《荆楚岁时记》和周处《风土记》为最早。”这可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简粽也许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有棱角的粽子已经出现。
唐宋时期,粽子成为端午节流行的美食和馈赠礼品,不仅家家要做,市面上也有各种米粽出售。唐代诗人郑谷写道:“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唐明皇吃了“九子粽”,赞不绝口,吟出了“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诗句。唐代粽子有锥形、菱形等各种样式,流传到日本,成为时尚,日本文献中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代有“蜜饯粽”,苏东坡说“时于粽里见杨梅”,看来也别具风味。令人惊叹的是,宋朝人还用粽子堆成亭台楼阁、木车牛马的形状做广告,以招徕顾客。元明以降,粽子的品类更加丰富,也更接近今天的口味,豆沙粽、猪肉粽、松仁粽、蜜枣粽、胡桃粽等已经出现。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四》认为粽子不仅是节日美食,还是药膳食品,具有养生价值。
嘉兴有七千年的稻作生产历史,嘉兴人种稻食米,讲究精耕细作,食不厌精,作为嘉湖细点典型代表的嘉兴粽子更是内外兼修、精益求精,是享誉海内的地方美食。嘉兴历来有端午食粽的风俗,明万历《秀水县志》载:“端午,贴符,悬艾,啖角黍,饮蒲黄酒。”清项映薇《古禾杂识》卷一记端午风俗云:“是日食角黍。”按形状分,嘉兴粽子主要有三角粽和四角粽,四角粽又称枕头粽。嘉兴本土居民多包四角粽,绍兴等地的外来移民多包三角粽。三角粽较小,重量一般不超过100克;四角粽较大,重量一般在150克以上。主料是糯米,可以在糯米里面填以各种馅料,制成风味各异的粽子,嘉兴人常吃的粽子有红枣粽、赤豆粽、蚕豆粽、黄豆粽、肉粽、蟹黄粽、蛋黄粽、火腿粽、笋干粽等。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年代,寻常百姓家吃得更多的是不加馅料的灰汤粽和白水粽。灰汤粽的制法如下:“选比较好的稻草(不腐烂,没经过发酵,颜色青黄,梗硬实,有亮泽)或者老蚕豆壳、桑树条烧制成灰。然后将灰用纱布包住放盆里用热水浸泡,待沉淀后滤出清水待用。取少量灰汤水泼入糯米里搅拌均匀,然后用来包粽子。粽子包好后放锅里,将剩余的灰汤水倒入锅里煮三个小时,之后再焖三个小时就好了。”粽子放在灰汤里煮,是一种古老的烹制方法,《玉烛宝典》引《风土记》云:“先此二节(指端午、夏至)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白水粽则是直接在清水里煮熟,由于未加任何馅料与辅料,需要蘸着白糖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