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消失的古城 增订本 历史学家 王笛 成都 城市研究
0.00     定价 ¥ 79.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20183623
  • 作      者:
    王笛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1900—1950年,成都的城市民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街头文化

★现代化对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许多方面的影响

★20世纪初,中国许多城市的现代文明,以设立商业中心和公园为起点

★晚清民国时,成都的精英和大众之间充满着改造与被改造的矛盾

★晚清民国时,妇女在公共场所从事更多的社会活动

★对穷人抱以理解和同情

★本书的写作逻辑性很强,将成都晚清民国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此次增订,新写了前言“日常生活的记忆”,调整了结构,充实了内容,对插图进行了精选和新增,设计了藏书票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笛 

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曾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史的研究。

 

学术代表作有《跨出封闭的世界》、《街头文化》(中文版和英文版)、《茶馆》(两卷本,中文版和英文版)、《袍哥》(中文版和英文版)、《历史的微声》、《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著有历史非

虚构作品《那间街角的茶铺》、《碌碌有为》。

 

其作品2005和2019年两次荣获美国城市历史学会(UHA)最佳著作奖,并获首届吕梁文学奖、单向街书店文学奖、《亚洲周刊》“2022年全球华人十大好书”等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消失的古城(增订本)》是历史学家王笛对晚清和民国初年成都历史和成都人日常生活的生动讲述。作者以流畅的笔调,描绘了大众文化的丰富多彩,展示了这个城市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折过程。从书中,可以看到人们坐茶馆、逛庙会、庆祝节日等各种活动,茶客、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剃头匠、乞丐等三教九流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以及现

代化和社会变迁对他们的影响。

此次增订,新写了前言,调整了结构,充实了内容,设计了藏书票,并对插图进行了精选。全书插图共43幅,新增的16幅主要是人物

情景图,呈现了彼时公共空间和城市文化的生动画面。

这本书是对那座已经不复存在的古城的纪念。

本书金句:

 

1,成都这个内陆城市的确比沿海城市受到较少的西方冲击,因而保留了更多的传统。

 

2,街头文化代表在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活动,包括城市和街道的外貌、街头巷尾民间艺人的表演、集体的庆祝仪式、下层民众在街头谋生的方法等等,还有与街头有直接关联的店铺、茶馆和其他公共场所。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街头紧密联系,他们创造并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城市居民,特别是社会下层,依靠街头谋生、娱乐和举行庆祝活动。

 

3,在传统的中国城市,普通人是街头的主要使用者和占据者。成都居民把街头作为他们日常生活的空间,他们的房子与街头接近,因此他们的日常生活经常就发生在街头。

 

4,随着城市商业贸易的发展以及市民对街头和公共空间使用的扩张,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得以发展起来,这成为一个城市区别于另外一个城市最明显的特点。这种商业文化反映在商店的匾额、装饰、商品陈列、店铺与顾客关系、财神崇拜、工匠工作方式以及他们独特的商业语言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5,小商小贩不仅让城市生机勃勃、为市民提供了生活的方便,而且是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无数的街头小贩与固定的商店将街道连接起来,极大地扩展了城市的商业空间,对形成城市活跃的街头文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街头小贩、工匠、手艺人,以及各种临时雇工,为市民的日常需求而工作。如果没有他们,不但人们的日常生活会有许多不便,而且这个城市将会失掉许多生机,会显得沉闷而没有了蓬勃的气象。

 

6,成都与临近的乡村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一堵城墙将城市围了起来,但是城市居民不可避免地依赖与城外地区的交易。这样一来,一个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靠的模式建立起来。例如,如果没有周围农村,城市居民便不能享用新鲜食品和雇用来自乡下的廉价劳动力。

 

7,成都以及中国城市的居住模式,过去便与西方有明显的差别。根据法国年鉴学派大师布罗代尔在其著名的《1400—1800年的资本主义与物质生活》中的描述,在早期近代欧洲,像热亚那、巴黎、爱丁堡等城市都“朝着垂直方向扩张”,即在这些城市里,房屋总是尽量往天空伸展,多达五层、六层、八层乃至十层。而在过去的中国城市里,房屋多平行发展,一般一层或两层,人们的住家与街面经常只有一个门槛之隔,因此街头的商业活动很容易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8,谁是大众、谁是精英?我这里使用的主要概念是“城市民众”(urban commoners),指的是那些普通市民,这些人在街头寻求生计和娱乐,他们所创造和欣赏的文化是“庶民文化”(plebeian culture)。虽然他们的名字在历史上早已被忘却,但他们的确曾经是街头的主要占据者,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街头文化。那么谁又是精英呢?在西方中国史研究领域,“elite”是一个常用词,但是它在中文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一般翻译为“精英”。但 elite 的范围远比“精英”广泛得多,它包括士绅、知识分子、商人、大中小地主以及其他全部在地方有财富、有权力、有影响和受过较好教育的人(哪怕他们的财富、权力、影响或教育也许很有限)。

 

9,成都精英阶层的代表是“社会改良者”(social reformers),特别是那些受现代化和西化影响的、并有意识地试图重建公共空间和重塑城市形象的那一部分人。一般来讲,这些精英继承了他们先辈关心“民生”的传统,并运用诸如赈济、教育、控制等方法来改造社会。但与过去的精英不同的是,他们都关心西学,有的还游历或留学海外,力图把西方或日本城市的形象转移到他们自己的城市中来。

 

10,中国知识分子和改良精英参与政治一般是为他们的理想和事业而奋斗,而下层民众加入政治斗争则通常是改变自己的处境和生活条件为直接目的。

 


展开
目录

 

 

前言 日常生活的记忆   1

 

第一章 有生命力的城市     17

一个城市,三座城墙     19

市民自治,远离王权     27

街坊邻居带来了安全感 37

日常的市场   46

小商小贩的自由世界     55

 

第二章 欢乐与忧愁  63

“街头爆竹响愁人”     65

街头就是极乐世界   80

让穷人有一条生路   93

底层穷人的反抗 109

对穷人来说,谈尊严太奢侈     122

精英眼中的“乌合之众”   141

 

第三章 女性挑战男人的世界   153

“锦官城东多水楼,蜀姬酒浓消客愁”   155

被污名化的女性 167

不甘受人摆布     182

 

第四章 拥抱新物质文化     191

新物质文化进入城市生活   193

开辟城市新空间 202

启迪民智,从改良娱乐开始     213

 

第五章 改良就是更多的限制   223

警察的横空出世 225

卫生的现代化     234

打麻将曾经是犯罪   243

改变边缘人群的生存状况   259

失去城市空间的使用自由   266

警察无处不在     275

 

第六章 日常生活不再平静 285

街头政治是怎样出现的?   287

日常生活的政治 299

为什么人民对革命不满?   306

生活在恐惧的时代   318

地方报纸的政治讽刺     330

市民的自卫   337

 

尾声 不得不说的话 353

 

跋 成都还有味道吗?   362

 

参考文献  368

 

后记    38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