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庸十二讲/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价值观论丛
0.00     定价 ¥ 52.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10119142
  • 作      者:
    编者:王诚德
  • 出 版 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汪荣有

汪荣有,南昌工程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著有《当代中国经济伦理论》《经济公正论》《初次分配公正论》《公共伦理学》等著作十余部。

 

王德成,山东德州人,汉族,南昌工程学院讲师,先后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致力于在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延展自己的“人本”思维视野,便于为更多青年提供“安身立命”的启迪与“探新”引路。

 


展开
内容介绍

丛书简介:

《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价值观论丛》立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五部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结合当前社会多元、多样、多变性的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情况,通过梳理文本,汲取经典中关于人格的修养理论、修养方法及修养途径的精华,每部均从十二个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中国传统智慧,涵养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

 

《〈中庸〉十二讲》立足传统经典《中庸》,基于日常生活实践,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课程挖掘《中庸》思想内涵,辩证把握其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影响再次,重点梳理中西方人格理论的产生及发展,力争对大学生人格完善予以理论上的借鉴与指导;最后,在有针对性的论述中提出中庸思想对大学生人格完善的借鉴措施,进而提出当代大学生人格完善的具体方法。


展开
精彩书摘

 

与2500年前的社会相比,当今已经发生了“大不同的变化”,至少也是种显著区别于“四书必读”的科举年代。《中庸》是儒家的四书之一,是中国传统士大夫们入仕的必读经典。抑或讲,过去社会上出人头地的人物多数是与《中庸》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也可以讲他们都是实践《中庸》的代表性人物,当然,还有很多人虽然没有金榜题名,但是在《中庸》氛围的点点滴滴熏陶中铸造了自身的精神世界。

今天对待《中庸》,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兴趣,这是接近、学习《中庸》的前提条件,必须首先予以肯定并引起注意。一方面这反映出在《中庸》学习方面的一知半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养成对于《中庸》经典学习态度方面的谦虚谨慎。《中庸胶一经典在今天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精彩妙句,值得我们去拼读,去琢磨,何况对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而言!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倍加推崇《中庸》的学术价值与地位,《中庸》也算是经受住了2500多年历史的检验。当前,很多人对于《中庸》往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认识,甚至不少人将《中庸》误认为就是“做老好人的无原则”“墙头草”,当然也有极少数人将《中庸》推崇到一种“完美无缺的地位”。其实《中庯》虽然有强调“适度”的一面,但是其内容博大精深,也并非一两句话可以概括出来,比如《中庸》中的“至诚”“慎独”“博学”“审问”“明辨”“慎思”“笃行”等等观点,又岂能是普通人可以轻易参透的。所以,我们对待《中庸》需要保持一种专注的态度,需要有一种持续性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越发接近《中庸》的真实本身。

当代人,特别是青年群体要在学习《中庸》中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敢于接触中庸。不能仅仅对《中庸》保持一种传统经典领域“想当然”的态度,要通过熟读《中庸》、揣摩《中庸》,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对中庸》相关的问题思考点、兴趣点,围绕《中庸》及关键词、语句以及时相关进行深度分析。反对将《中庸》完全放置在书阁当中,反对将《中庸》作是一种古人思想世界的纯粹思辨,需要将其拿到现实世界当中去对接、一种新时代的《中庸》。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走近《中庸》

 

 

第二讲

何为“中庸”

一、生活中的中庸8

二、字面上的中庸9

三、代表性学者的中庸观11

 

第三讲

子思的《中庸》思想源头探寻

 

一、中庸思想的源头17

二、子思是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性人物19

三、子思是孟子之师爷21

四、子思的安贫乐道性格22

 

第四讲

子思的核心观点

一、子思的中庸观点26

二、子思的五行观点27

三、子思的诚观点27

四、子思的天命观点28

五、子思的天人合一观点28

 

 

第五讲

《中庸》何以可能?

一、中庸=道32

二、中庸=中和34

三、中庸=善35

四、中庸=君子之道37

五、中庸=庸德、庸言39

六、中庸=鬼神之德40

七、中庸=大德42

八、中庸=诚者43

九、中庸=圣人之道46

 

第六讲

《中庸》的逻辑

一、《中庸》的道德逻辑内容51

二、《中庸》的四个道德逻辑形式52

三、诚是子思道德逻辑的核心54

 

 

第七讲

《中庸》始言一理

一、天命之谓性56

二、率性之谓道59

三、修道之谓教60

四、君子慎其独61

五、恐惧乎其所不闻62

六、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63

七、喜怒哀乐之未发65

八、发而皆中节谓之和65

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66

 

 

第八讲

孔子“十曰中庸”

一、中庸可知矣”原则70

二、“中庸鲜能久”原则72

三、中庸辨知愚73

四、中庸之道不行76

五、舜之道77

六、中庸不能期月守80

七、颜回之道81

八、中庸不可能83

九、中庸之强85

十、真正的圣人之道89

 

 

第九讲

“贵而隐的中庸”散为万事

一、道:从夫妇到天地94

二、道:不远人96

三、君子居易以俟命100

四、君子之道重在积累104

五、鬼神之德104

六、舜之大孝107

七、文武之道111

八、祭祀之道116

九、三达德121

 

第十讲

诚之道:复合一理

一、自诚明与自明诚142

二、唯天下至诚144

三、普通人至诚149

四、至诚前知152

五、诚者自诚153

六、至诚无息155

 

第十一讲

圣人之道

一、修身164

二、明道170

三、明辨176

四、知法182

五、修身186

六、诚意195

七、《诗》七曰193

 

第十二讲

《中庸》的现代意义与不足

一、现代伦理之困点202

二、现代伦理之困因203

三、现代社会伦理之需求204

四、中庸思想的历史价值205

五、子思思想的现代价值挖掘206

六、中庸思想的扬弃213

 

结语215

参考文献216

致谢22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