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厚原叫洒戛竜
孙玉发
文山市德厚镇位于文山市西北端,面积305平方公里,东接红甸、马塘,南连薄竹镇,北与砚山县平远镇相连,西与红河州蒙自市的鸣鹫乡接壤。
德厚原叫洒戛竜,林茂山秀水源丰。
傣民始垦富庶地,交趾古道过寨中。
商贾杂客集如蚁,市景繁华藏疽痈。
尘世沧桑风云幻,旧称新名载史功。
德厚原来的名字叫洒戛毫。“洒戛竜”是摆夷族语言,意思是“大河边的寨子”。“洒戛竜”是大寨、下寨两个寨子的统称。
摆夷族就是现今文山地区的傣族。摆夷族开垦洒戛竜这块宝地的时间,据说,应该有五六百年了,大约是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前后。《文山县志》载:(摆夷)古为西双版纳的茫蛮,为避战乱、灾祸或谋生,明代、清代由西、南入文山地区有水源的半山区定居。这与老人们的口头相传是相符合的。他们开垦这块处女地,地名由摆夷族语言得来,顺理成章。
随着交趾古道由蒙自、鸣鹫、洒戛竜、马塘、文山、小锡板、麻栗坡,然后出境到越南,人马流量的增加,洒戛竜就成了重要的大驿站,吸引了较多的外地人来此谋生定居。观音山北侧的村子就向东面扩张。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地方被开发建起了住房、商铺,一条洪沟两边商铺鳞次栉比,高高的石阶把洪水锁在狭窄的沟内,而这沟在无洪水时又变成了街市。有些外来经商者在洒戛竜盖起了住宿商铺合一的楼房,专门经营洋货。在此经商的四川人较多,建成一条“四川街”。外来谋生者定居下来后,与摆夷族和其他民族通婚生子,加强了民族团结。所以,尽管洒戛竜的人员复杂,都还能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1910年4月,滇越铁路通车后,交趾古道空前地热闹起来,马帮及过客成几倍几十倍地增长,军队过往也较频繁,洒戛竜的服务能力似乎已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人满为患。马店、客栈更多,饮食店、流动食摊处处可见,有人开起了赌场、鸦片烟铺。各种卖艺的、耍猴的、卖狗皮膏药的都涌人洒戛毫来淘金。外地人员的渗入,响马盗贼的猖獗,流氓文化的影响,给洒戛竜地方的治安带来了极大危害,地方政府虽已治理,但收效不大,世风每况愈下,老百姓怨声载道。
洒戛竜成了坏人的逍遥宫,被喻为“小香港”,而广大贫民受尽欺凌,人间的文明、道德水准被践踏。有人把洒戛竜繁华中的“疽痈”说成是因地名不吉利才造成的。分析洒戛竜名字的弊端是在“洒”“戛”两个字上,说“洒”与“傻”“杀”同音,“戛”为戈部,意指杀头兵器。说白了,“洒戛竜”这个地名成了“傻子操戟杀人”,很不吉利。这种胡诌得到了包括当时地方官员在内的相当人数的认同,舆论向着“洒戛竜必须改名字才能好转”的方向发展。1930年,当时的区长王子和召集洒戛竜陈子鉴、段嘉谷、甘书锦、张希平等几位有名望的乡绅,共同商议更名之事。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改一个能提升地方民众道德水准的名字,促进地方民众道德品质的提升,让每个人能成为“德行厚道”之人,故取新名为“德厚”,区政府行文报告文山县府,文山县府批复同意更名,从1931年3月起,洒戛竜正式变身为“德厚”。
地名更换了,德厚的世风几年内未得到归正,地方混乱、匪患猖獗的形势照样存在,穷苦人民仍然生活在痛苦之中。乞丐满街、饿殍遍野,跟未更名时一样,没有达到更名的目的。
1950年1月10日德厚解放,人民才从精神上真正改变了命运。教育、文化诸事发展了,人们的道德水准逐渐提升,人们的“德行”才真正“厚道”起来。
如今,名副其实的德厚人民,继承李国栋时期的光荣革命传统,正在为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而奋斗。
山环水抱洒戛竜
李志恒董应国
傣语中的“竜”意为森林或山箐。长期以来,在傣族中承传着悠久的“竜林文化”。与山水相依的生活习性,让傣族人民对自然和生命始终怀抱着最为虔诚的初心,在他们朴素的世界观中,“竜”既代表上天的意志与灵魂,也蕴含着生命的祝福与安慰。有“竜”在,一切疾病、瘟疫甚至是自然灾害,都能于无声之中慢慢消弭。他们认为“竜”的圣洁能免除疾病、预防自然灾害,有“毫”环抱的村寨,百姓便能够健康长寿、衣食无忧、康泰吉祥。而寨民们便生活在“竜”所环绕的寨子中,大自然的赋予与馈赠,让他们能以福泰安康的心境,走完自己的一生。因此,傣族的先民们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他们在哪里安家扎寨,就在那里植树造林。还要把林中最大的那棵树列为寨子里的保护树,称它为“竜树”。“竜树”周围的树林被称为“竜林”,被“竜林”覆盖的山坡称“竜山”。
在傣族的宗教信仰中,对“竜”的图腾崇拜,源于傣族人民的农耕稻作文化。因为“竜”中流出的清泉,是稻作的首要条件。“竜树”的萌发与枯荣,传递着大地四季变化的物候信息,是安排水稻耕耘种植的时间表。“竜”不仅能祛病免灾,保佑人们健康长寿,而且能指导傣族人民春耕秋收。因而,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傣族人家都要“祭竜”。对“竜”的崇拜,反映着傣族人民朴素的天人合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