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烫金珍藏版 全本全注全译 畅销10年再修订 谋略智慧遥遥领先高启强
0.00     定价 ¥ 49.8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6433295
  • 作      者:
    [春秋]孙武,[战国]孙膑
  • 译      者:
    若水古社
  • 出 版 社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中国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之祖”。

孙膑,本名孙伯灵,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被称为孙膑,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一举奠定齐国霸业。

“三十六计”一语源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将檀道济(?— 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上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此书于何时由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若水古社”成立于2004年,正值青春好年华。故纸堆里淘国宝,新世界内老雕虫。20年来,团队秉承中式审美,奉献另类国粹。由当今古典文学研究名宿、国学世家陈书良先生任学术总指导,同时聘请众多古籍专家为长期顾问。已校点、出版《瑜伽师地论》《王阳明全集》《曾文正公全集》《山海经校诠》《四大名著》《文心雕龙》《古文观止》《世说新语》《史记》等数十种古籍类畅销经典,销路、口碑双优异。


展开
内容介绍

《孙子兵法》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论著,也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讲透了军事学著作需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战争观念、战略思想、战术思想和治军思想。它所揭示的战争规律及谋略精华,时至今日仍然适用。

《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被认为是《孙子兵法》之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内容涵盖了战争策略、战术运用、军队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

《三十六计》包含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军事策略,语出南北朝。

本书对这三部典籍原文进行注释和翻译,使原本艰涩的古文变得通俗易懂,不仅可以帮助读者领悟中华古代兵法精髓,更有益于古为今用,令传统智慧真实助力今人的日常工作、生活。


展开
精彩书摘

孙子兵法


始计篇

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兵:当名词用时,指士兵、军队、兵器;当动词用时,指用兵。此处指战争。

大意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首要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否要发动战争,以及如何作战,都必须经过缜密的分析、观察、研究后,再做决策。

故经①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②: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注释

①?经:古代指经线,在此作动词用,意思是衡量、分析。

②?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对两者的情况加以比较,以此探索双方胜负的可能性。“校”同上句“经”的意思一样,指分析、比较。计,古代指筹码,在此指下文“主孰有道”等几种情况。索,意思是索取、获得。情,指战争中的敌我形势。

大意

战争关系着国家的存亡,因此要分析敌我双方的五方面情况,对两者的情况加以比较,以此探索双方胜负的可能性。

这五方面情况,一是道。道就是战争的正义性,也就是君王的作战意志和臣民的意愿是一致的。国民支持战争,不惧生命危险,甘愿为君主而死。这就是有道。

二是天。天是指天气、环境、寒暑、昼夜等各种自然气象、季节等因素。

三是地。地就是地理环境,包括地势的高低、战场的路程远近、所占据地区是险要还是平坦,以及战场是宽广还是狭窄等,这些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

四是将。将就是率领军队的将领,将领要有作战的谋略和打仗的勇猛,对士兵要抚恤,同时须奖罚有信,军纪严明。

五是法。法就是整个作战部队要有层次分明的组织机构,每个组织要有法令制度来管理人员的编制、资源的保障、物资的调配等战争中的事情。

这五个方面,作为一军主脑的将领都要有充分的认识、深入的了解。了解的就能胜利,否则不能胜利。通过考察分析双方的各种情况,并据此加以比较,以此预测战争的胜负。哪一方的君王更贤明,民心更齐?敌我双方的将领谁的能力更强?哪一方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哪一方的军纪法规执行得更有力?军粮、武器装备等哪一方更充足?哪一方的士兵更能打仗?哪一方的奖罚分明?知道了这些情况,就能预判谁胜谁负了。

将①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②;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③,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④也。

注释

①?将:在此读jiāng,表示假设,意为如果。

②?留之:留下来(辅佐君王)。“之”在此作为音节助词,没有实意。

③?计利以听:计策有利而已经被听取采纳。

④?因利而制权:根据实际有利的情况,采取相应的作战行动。因,凭借。制权,采取应变的行动。

大意

如果国君听取我的作战计策,将其用于指挥作战,那战争就会得胜,我就留下来;如果国君不听我的计策,即使任用我,战争也会失败,那我就离开。接受了我的作战思想和方针,我还将从其他方面造势,以“势”作为辅助,使计策得以顺利地施行。所谓“势”,就是以“有利于我方”为原则,在战场上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兵者,诡道①也。故能而示之不能②,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③,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④也。



展开
目录

孙子兵法

始计篇 3

作战篇 10

……

火攻篇 84

用间篇 88


孙膑兵法

擒庞涓 95

见威王 102

威王问 109

……

雄牝城 208

五度九夺 211

积疏 214


三十六计

总说    221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223

第二计 围魏救赵 224

第三计 借刀杀人 225

……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251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251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252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25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