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尊师爱生,与他们情深义厚;他著书立说,校勘学首屈一指;
他铁骨铮铮,直面怒斥蒋介石;他心系家国,以笔为枪敢为人先。
他是一位求学问的爱国者,亦是一位爱国的学问家。
世人仅以为刘文典“狂”,其实“狂”之外,刘文典还有诸多面相。本书对其学术成就、尊师重教、家国情怀等各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解读,尤其是对刘文典的爱国情怀,进行了比较系统地集中梳理和展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刘文典。
刘文典(1891—1958),近代著名爱国学者,素有名士风范,颇多传闻逸事。刘文典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巨大变局,从早年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到后来致力于高等教育,个体的命运与时代的风云紧紧相连:一方面,心系家国命运,以新知识、新思想启蒙国人,始终抱定爱国热忱;另一方面,潜心国故整理,造诣精深,著述宏富,以手中之笔传承文化薪火。
本书系刘文典之子首度系统梳理、回忆父亲一生的文字,既有对刘文典革命生涯、学术生涯的历史爬梳,也有对其待人接物、尊师重生的温情回望,更有对诸多坊间演绎的严谨回应。书中所提到的很多细节,独具亲人视角,是难得的一手文献资料。
写在前面的话
1958年7月15日,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我的父亲刘文典在昆明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我们。
那一天,我收到母亲发来的电报,得知父亲仙逝的噩耗,犹如晴 天霹雳、五雷轰顶。我这七尺男儿,眼泪禁不住哗哗流出。我简直不 敢相信,父亲还未到古稀之年,怎么就撒手人寰、离我而去了呢?从小到大,父亲对我一直宠爱有加、百般呵护、悉心教育。我与父亲之 间,有着情深似海的感情,难以言表。
父亲在世之时,我一直在外求学,一心打算等大学毕业后好生敬 奉他老人家,以尽孝道。哪知天不遂人愿,就在我即将跨出校门参加工作之际,父亲竟驾鹤西去,与我阴阳两隔了!这成为我今生一大憾事。
为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我谨记父亲的遗愿,在他去世一年后,将其骨灰从昆明送回原籍地——安徽省怀宁县(今属安庆市),安葬在县郊;后又与母亲一道,将父亲生前收藏的名人字画等十余件珍贵文 物赠予家乡人民政府,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这也是代替父亲表达对 故乡的赤子之情。
1994年之前,因忙于工作和生计,我只是在余暇之时将父亲生前的著作、书稿、信函等散落于世的遗物收集起来,加以妥善保管。退休之后,离开了忙忙碌碌的工作,赋闲在家,有了充裕的时间,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系统整理父亲的遗著、书稿和信函的工作之中;同时,广泛搜集全国书籍、报纸、杂志上刊载的有关父亲的文章,从中获得了大量珍贵的信息,增长了更多的见识,对父亲的学识、人品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十多年来,我积极支持和配合安徽大学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 社等出版机构将父亲的著作、译作、诗文等编辑成书,先后编辑出版了《刘文典全集》《刘文典全集补编》《刘文典诗文存稿》《刘文典全集》(增 订本),等等。此外,我还向热心研究父亲的多位学者提供大量资料和素材,协助、推动出版了《狂人刘文典——远去的国学大师及其时代》(章玉政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刘文典年谱》(章玉政编著,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刘文典笔下的日本》(章玉政、刘平章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刘文典研究》(马仁杰、黄伟、刘伟著,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9 年版),《叔雅先生》(张昌山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8 年版),《印象刘文典》(章玉政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等等。同时,我尽己所能,通过查阅报纸杂志上有关父亲的文章,于2002年编辑出版了《刘文典传闻轶事》一书,引起各界不小的反响。通过多年努力,我愈加明白父亲为什么受到那么多 人的崇敬和爱戴,且有越来越多之势。
如今,我已是年届九旬的耄耋老人,心中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在我有生之年,将我心目中的父亲及其生平告知世人。为此,我竭尽全力,与我的堂弟明章、安徽章玉政先生共同整理、撰写了《我的父亲刘文典》一书。我以为,这是我对父亲表达的一点孝心,以此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写在前面的话……………………………… 001
第一章 热血青春………………………… 001
第二章 新潮澎湃………………………… 017
第三章 学问立身………………………… 032
第四章 中西沟通………………………… 063
第五章 师生情深………………………… 073
第六章 家国情怀………………………… 104
不是尾声的尾声 ………………………… 164
附录:三伯父刘文典被劫藏书追踪记……… 170
整理后记 ………………………………… 209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